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

【點閱數:1,525】

不相關事物的連結──想像力的強化/王窓賢

內容

不相關事物的連結──想像力的強化/王窓賢

轉載自國語日報2003.11.2615

趙天儀〈初秋的黃昏〉:「在淡紫透明的蒼穹上/新月是一把古老象牙的弓/正射出了第二顆晚星」,此段文字的意象極為精采,充滿了想像力。這種想像力來自不相關事物的聯結。黃昏時,斜掛的上弦月旁,常有一顆閃亮的星子(金星),時間久了,兩者的距離由近而遠。詩人藉由細膩的觀察,透過想像,將時間壓縮,想像成晚星是新月所射出,這就是奇思妙想,是常人想像不到的。因為兩個本不相關,是不可能產生聯繫,而詩人經由譬喻找到相關點,新月像弓,所以可以射,再配合「無理而妙」,星並非月所射,終成了月所射。

這種不相關事物的聯結技巧,古人已常運用了,如南宋四大詩人之一的楊萬里最擅長此法。〈羲娥謠〉:「一丸玉彈東飛來,打落桂林雪毛兔。」天剛亮時,月仍掛西天,直至啟明星升上東方,月才落下。兩者並不相關,楊萬里把它想像成月是啟明星打落,如此構思就遠出人意了。但要將無關的事物作聯結,就得找到聯結的媒介,將啟明比作玉彈,將月亮的神話故事「桂樹、玉兔」抽出,借代月亮,因而玉彈打落雪毛兔便自然成立了,讀來不覺突兀。倘若寫成「曉星東升玉盤落」,那楊萬里怎稱得上大詩人?楊萬里的寫法應是受到李白的影響,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秋風渡江來,吹落山上月。」本是月落天明,偏說風吹落月。

再舉楊萬里的詩,〈舟中買雙鱖魚〉:「江神挈月作團扇,一夜揮風卷波面。」楊詩所寫無非是「月下風來江波起」;月與風無涉,偏將月譬喻成團扇,因而風由扇生,兩者便相關了。又如〈霜夜無睡聞畫角孤雁二首〉之二:「梅邊玉琯月邊橫,吹落銀河與曉星。」所寫只是「梅邊月下吹玉管,直到銀河曉星沒」而已;詩人不甘意象平常,又將無關事物綰合,成為玉琯吹落銀河與曉星。又如〈謝郡德稱示淳熙聖孝詩〉:「崑崙為筆點海水,青天借作一張紙。」〈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濟寺晚泛西湖以歸得四絕句〉之一:「湖山有意留儂款,約束疏鐘未要聲。」皆是以此法豐富詩意。

宋陸游〈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裡鐘。」因九江廬山東林寺景色絕佳,鐘聲極悠揚,可惜未有好月色,便想招來美得令人難忘的湖北西塞山的月亮;兩者本不相關,一個「招」字「聽」字的轉化修辭使之接著,而飽滿了意蘊。陸詩上句係變化自李白〈送韓侍御之廣德〉:「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指陶淵明)。」但李詩卻非聯結不相關的事物。

鄭愁予〈北峰上〉:「歸家的路上,野百合站著/谷間,虹擱著/風吹動/一枝枝野百合便走上軟軟的虹橋/便跟著我,閃著她們好看的腰」。野百合與虹本無關,詩人竟用「橋」來譬喻虹,將之塑造成一體。

張曉風散文〈竊據〉:「呀!小小的水鳥在翠葉間施展輕功/美麗的紅蜻蜓也來認祖歸宗/他們是荷花的堂兄弟/互相追敘著屬於紅系的高貴血統」。簡單的「紅蜻蜓停在紅荷上」,卻詩化成認祖歸宗,依賴的是「紅系的高貴血統」這一句的牽連;無理因而有理,平凡因而神奇。

筆者所作七絕〈船遊漓江,適日暮月斜,倒影猶清〉:「漓江千筍兩邊青,鐮月彎身遲未割。暫讓遊人細細嘗,船夫體貼船刀捋。」亦是運用此法,先譬喻千山為千筍,新月如鐮刀,自然可以割,卻因「遲未割」,便無理而合理了,末句寫倒影,喻船為刀,再聯結一次。這種聯結不相關事物的手法較易使意象明晰,可供學生學習。

讀中山女高譚家化老師的高一學生邱鈺安所寫的〈菊花茶〉:「看著她緩緩舒張開了花瓣,沉沉落人杯底,彷彿與杯子一起想念泥土了!」不禁讚嘆她的想像力。但杯子本身是陶土或瓷土,所以可考慮改為:「彷彿想從杯子再續泥土的溫存」,這樣,兩物的關係就密切多了。

相關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