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古典名篇閱讀

【漁父】

  本篇出自楚辭,又見於昭明文選第三十三卷。有關作者是誰,司馬遷認為乃屈原所作,並載入史記屈原列傳中,唯文句和本選文略有出入;東漢王逸及南宋朱熹都說是屈原的作品。但近人胡適、陸侃如、游國恩等則主張為後人所作,後兩者更以「屈原既放」之開題語證明為旁人之記載。傅錫壬新譯楚辭讀本更從楚辭用韻現象,將卜居、漁父歸為一類,和其它篇章不同,並強調「若云一人之作品,其用韻必有習慣上、感情上不自覺的統一性」證明此兩篇非屈原之作。 
   全文分三段,通篇以屈原和漁父的問答對話成文。首段屈原向漁父告白被放逐的原因。二段寫屈原向漁父表明堅持清白、固守原則,不隨俗同流合污的想法。末段漁父臨去以歌聲諷喻屈原應知所變通。

現當代名篇閱讀

【一桿稱仔】

  為賴和繼〈鬥鬧熱〉後的第二篇小說創作。全文透過賣菜小販一身悲苦的經歷,反映日本殖民者的對於社會底層人民不合理的欺壓,藉以批評殖民體制與資本主義的剝削導致臺灣人民生活無以為繼的悲哀。
  賴和聚焦於秦得參這名諧音「真的慘」的市井小民身上,表現身為日本異族高壓殖民統治下的臺灣百姓生活所受的不公不義。
  <一桿「稱仔」>其中的稱仔標上了「」,別有用心。「稱仔」本身具有公正「法」的象徵,而日據時期殖民者為台灣訂定了許多法條,並嚴格執行,在這樣的前提下,直接施行日本殖民政權的代表者──下級巡警硬生折斷代表度量衡依據的稱仔,等同親手毀壞殖民一方訂定的法律。試想:殖民統治下的臺灣,具有公平正義的價值標準嗎? 
 

線上教室任你學

【】

因材網線上資源

【】

從「四學」出發的多元評量

【】

2023-08-17
【點閱數:2,133】
2023-07-26
【點閱數:863】
2023-06-30
【點閱數:1,916】
2020-06-04
【點閱數:1,841】

作者:北一女中退休教師 孟慶玲老師

 

今月照古道《肆》目錄

一、編者序                     孟慶玲

二、習作目錄

三、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15       96年三儉真

四、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6─30      98年三孝書

五、我與古文閱讀心得習作        96年三儉真.98年三孝書

六、尚未習作之選文

 

2020-05-27
【點閱數:1,040】

作者:北一女中退休教師 孟慶玲老師

 

今月照古道《參》目錄

一、編者序  孟慶玲

二、習作目錄

三、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15   97年三愛御

四、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6─30  98年三孝書

五、我與古文閱讀心得習作   98年﹝上﹞三愛御.98年﹝下﹞三孝書

 

2013-09-05
【點閱數:14,668】

二.有無句:主語+述語+賓語

表示事物的有無或存在與否的句子。他的句刑和敘事句相同,只是述語一定是「有」或「無」,「無」在口語裡用「沒有」或「沒」來表示。

文法與修辭三、因果句
2013-09-05
【點閱數:15,881】

三、因果句

1.先「因」後「果」:句中有故、乃、以、以是、以故、所以。

 A.慎終追遠〈因〉,民德歸厚矣〈果〉。

 B.三折肱〈因〉而成良醫〈果〉。

 C.君子多欲〈因〉,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果〉。

 D.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因〉,故達〈果〉。

 E.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因〉,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果〉。

2.先「果」後「因」:句中有以、為、坐、所以

 A.停車〈果〉坐愛楓林晚〈因〉。

文法與修辭(二)設問
2013-09-30
【點閱數:15,694】

定義:講話行文,忽然變平敘的語氣為詢問的語氣,叫作「設問」。

1〉疑問:心中確有疑問,而答案不知道。

2〉激問:明知故問,而答案就在問題的反面。

3〉提問:為了提起下文而發問,答案就在問題的後面。

   

文法與修辭(六)頂針
2013-09-30
【點閱數:14,355】
定義:用上一句結尾的辭彙,做下一句的起頭,使鄰接的句子頭尾藉同一詞彙的蟬聯而有上遞下接趣味的修辭法,稱為「頂真」。

問題一:請依據上文,歸納說明「共享滑板車」的優、缺點分別為何?(文長150字,至多8行)(占4分)

問題二:你是否曾騎過UBIKE?或曾在街道上看過許多「共享」的腳踏車、汽機車?你認為這些共享的交通工具,帶來的是便利、節能?或是交通亂象?請參考上文,以「我看共享交通工具」為題,結合自身經驗或見聞,書寫你的看法與建議,文長450字左右。(至多19行)(占21分)

問題一、甲乙兩文書寫作者與家人相處的片段,請歸納比較作者哭泣的原因。文長100字以內。(占4分)

問題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收到來自長輩的各種期盼:有克紹箕裘、振興家聲,也有階級翻轉、以建新猷。然而,這些期盼,是否就成為我們必然的責任?又或者,因為家人的期盼,我們因此有所改變?請參考甲乙兩文,以「面對家人的期盼」為題,書寫家人對你的期盼,並抒發你的感受、變化與思考。文長不限。(佔21分)

問題一、請依據上文,分析說明「病人自主權利法」、「安樂死」與「醫生協助自殺」三者的異同。文長200字為限。(占9分)

問題二、在「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然施行的情況下,你認為臺灣是否仍有「安樂死」立法的需求?為什麼?請以「我認為臺灣安樂死應該(或無須)立法」為文章開頭,根據你的見聞,論述你對此議題的立場與看法,文長500字為限。(占16分)

問題一、請根據圖中老鷹的質疑,書寫國王可能的回答。字數以30字為限。(5分)

問題二、上圖中,國王手上的鴿子處境如何?老鷹的處境如何?誰才是弱勢的一方?依據上題所設計的對白內容,請你結合自身對目前社會上弱勢動物的了解(例如石虎、穿山甲之類體型較小或數量較少的保育類動物),或是曾有過關懷協助弱小動物的經驗,以「我看見牠的需要」為題,闡述個人的見聞與體悟,文長約500字。(20分)

2023-09-01
【點閱數:80】

  喜歡,字面上意思是愛好。事實上,卻難以定義,是一種感覺,一種狀態,還是一種表現。這兩個字從小就在我們內心的小宇宙打滾,兒童時期喜歡物,上學時候喜歡事,青春期喜歡人。每個時期喜歡的人事物都不一樣,但不變的是喜歡從來不需要理由。

2023-09-01
【點閱數:49】

  喜歡,是願意靜靜地陪著他;喜歡,是願意答應所有無理的要求;喜歡,是願意無所求的改變自己。喜歡,是難以捉摸,難以定義的,是一瞬間,突然發生的,卻是最美的那段過程。

2023-09-01
【點閱數:95】

  喜歡不需要什麼理由。因為它帶來「喜」悅和「歡」樂,因為一點點喜歡,生活多了一點點期待。喜歡是無條件的偏愛,我們自幼年到成人,有過無數的喜歡,喜歡的東西會變,但喜歡的歡喜卻永恆存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