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古典名篇閱讀

【大同與小康】

  選自禮記禮運篇。本文言大同與小康之治的不同,大同是天下為公,小康是以禮來治理國家。
  本文由禮記第九篇「禮運」節選出來,標題為後人所加。禮為儒家最高政治哲學,以禮治國,為儒家之政治實踐,禮運在說明禮之進化,至於大同則為儒家最崇高之理想世界。全文分三段,首段述孔丘參與蜡祭時,與弟子言偃的對話,二段為本文之重點,也是孔丘主張大同思想的出處,孔丘認為一個大功無私、賢能當道,男女老幼各有職責本分,各種失婚、殘障及老人福利一應俱全的「大同」社會,早在遠古夏、商、周三代以前便已產生,為儒家崇古思想及禪讓論提供了理論基礎。三段急轉直下,論三代以後家天下思想繼起,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天下為私,標榜禮、義,重視武勇,戰爭此而起,淪為小康的世界。

現當代名篇閱讀

【孔乙己】

  本文是魯迅繼〈狂人日記〉後完成的第二篇現代白話短篇小說。魯迅曾表示,這是自己最喜歡的一篇小說,主要原因是其描寫一般社會對於窮苦人物的涼薄,表現方法從容不迫,渾然天成。孔乙己是一篇以第一人稱倒敘法寫成的小說。全篇小說在笑聲中開展,亦在笑聲中進入尾聲淡出,孔乙己這個無法營生,窮到幾乎乞討地步的傳統文人,為了喝酒而竊物,被打斷腿,總是被當作眾人茶餘飯後打趣的笑柄,透過這樣一個潦倒一生的文人形象,嚴厲抨擊科舉制度的毒害,以及社會對底層人物之殘忍冷漠與麻木。
  <孔乙己>寫於民國七年冬天,隔年發表於《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後收入《吶喊》小說集。當時陳獨秀等人以《新青年》作為陣地,領導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向封建主義、孔孟儒家學說,進行猛厲抨擊。魯迅將視野放置在社會最底層的困苦生活,取材自此,意圖扮起社會的醫生。而本文寫作題材的設定,主要是對於中國歷來的科舉制度與儒家書生,提出最痛心的批判。
    中國科舉制度自隋代以降,一路發展而下,是讀書人改善家境,進入宦途的唯一機會,因此有著這樣的話語流傳著:「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但到了清代末年,中國受到西方文化衝擊的影響,原為當時考官所喜的「八股文」,已不合時宜,因此在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止了科舉制度。然而原先早已花費多時,準備經由科舉制度,進入仕途宦達的儒生,卻在科舉制度廢除後,頓失一生所立目標,而孔乙己正是這樣的人。孔乙己讀了點書,沒考上秀才,被人嘲笑,不受尊重,又失去可以一展長才的社會舞台,因此更加受到眾人奚落。
  魯迅不僅關懷孔乙己這樣被社會所遺棄的儒生,並同時設定「丁舉人」這個人物角色,作為「科舉制度下犧牲品」的對照面。丁舉人當然得利於科舉制度,從此宦達,然而做為士人該有的風骨卻蕩然無存:任意動用私刑,全鎮上下都知道丁舉人家的東西是偷不得的。魯迅透過丁舉人完全失去關懷弱者的「仁心」,殘暴打斷孔乙己的腿,更加強力批判中國舊有社會的儒家學說,以及社會大眾人心需要改革之處。
 

線上教室任你學

【鴻門宴】

說文體

說賞析

因材網線上資源

教育部因材網
【教育部因材網】

歡迎進入教育部因材網
https://adl.edu.tw/HomePage/home/

 
教學影片
2022因材網高中國語文四學模式「李清照其人其詞其論」教學示例

 
2022因材網高中國語文教材簡介與使用心得

 
2023年自主學習節——公開授課 臺南女中張珮娟老師

素養導向教學與多元評量

【國語文學科中心試題研發】中國書畫與文學作品中「留白」藝術手法之互證

本題旨在讓學生理解「虛實」於文章間的應用,「虛」未必是全然的「無」,反而可能透過「虛」,提供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除了可補充中國傳統書畫中的「留白」特質外,亦可搭配<晚遊六橋待月記>的寫景手法,再應用於寫作技巧中。

2024-06-24
【點閱數:948】
2024-05-20
【點閱數:939】
2024-04-29
【點閱數:1,093】

作者:北一女中退休教師 孟慶玲老師

 

目錄

  1. 前言………………………………………………….孟慶玲
  2. 紅裙識趣又通文─聲律啟蒙語文習作序………….洪澤南
  3. 自序………………………………………………….孟慶玲
  4. 我與聲律啟蒙………………………………………三御愛善莊孝書
  5. 聲律啟蒙語文習作
  6. 聲律啟蒙語文習作解答
  7. 小考卷

作者 :北一女中退休教師 孟慶玲老師

 

目錄

  1. 前言……………………………………………孟慶玲
  2. 紅裙識趣又通文─聲律啟蒙語文習作序……洪澤南
  3. 自序……………………………………………孟慶玲
  4. 我與聲律啟蒙…………………………………三御三愛三儉三真
  5. 聲律啟蒙語文習作
  6. 聲律啟蒙語文習作解答
  7. 小考卷

作者 :北一女中退休教師 孟慶玲老師

 

目錄

  1. 前言………………………………………………….孟慶玲
  2. 紅裙識趣又通文─聲律啟蒙語文習作序………….洪澤南
  3. 自序………………………………………………….孟慶玲
  4. 我與聲律啟蒙………………………………………三儉三真
  5. 聲律啟蒙語文習作
  6. 聲律啟蒙語文習作解答
  7. 小考卷
2013-09-05
【點閱數:16,299】

二.有無句:主語+述語+賓語

表示事物的有無或存在與否的句子。他的句刑和敘事句相同,只是述語一定是「有」或「無」,「無」在口語裡用「沒有」或「沒」來表示。

文法與修辭三、因果句
2013-09-05
【點閱數:17,168】

三、因果句

1.先「因」後「果」:句中有故、乃、以、以是、以故、所以。

 A.慎終追遠〈因〉,民德歸厚矣〈果〉。

 B.三折肱〈因〉而成良醫〈果〉。

 C.君子多欲〈因〉,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果〉。

 D.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因〉,故達〈果〉。

 E.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因〉,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果〉。

2.先「果」後「因」:句中有以、為、坐、所以

 A.停車〈果〉坐愛楓林晚〈因〉。

文法與修辭(二)設問
2013-09-30
【點閱數:17,322】

定義:講話行文,忽然變平敘的語氣為詢問的語氣,叫作「設問」。

1〉疑問:心中確有疑問,而答案不知道。

2〉激問:明知故問,而答案就在問題的反面。

3〉提問:為了提起下文而發問,答案就在問題的後面。

   

文法與修辭(八)轉化
2013-09-30
【點閱數:16,299】

定義: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描述的。

 

EX
1
〉擬物為人
2
〉擬人為物
文法與修辭(四)排比
2013-09-30
【點閱數:14,961】
定義: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語氣一致、字數大致相等的語句,表達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象,叫作「排比」。易和「類疊」、「對偶」相混淆。

問題一、依據上文,請分析「鳳梨莖、葉」的哪項特質能使其從農業廢棄物轉變成環保材料?並說明再利用之後對環境的影響。(文長120字,占6分)

問題二、聯合國永續發展十七項目標之一「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其子目標提及「2030年前,透過預防、減量、回收和再利用,大幅減少廢棄物產生」,許多企業遂致力於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產品研發。然而,資源回收容易,資源再利用就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根據你的見聞並參考上文,請以「廢物大變身」為題,分析要讓廢物變身寶物應具備的條件,並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作為佐證。(文長500字以內,占19分)

問題一:請依據上圖,想像你是下方挖礦者的朋友,你知道他就快要挖到礦,對於他的放棄,給予一段安慰與鼓勵的話。文長限120字以內(至多6行)。(占7分)

問題二:在我們從小到大的過程中,無論是師長或者書籍,常常都強調做事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態度,認為中道而廢無異於自我放棄。然而,無論堅持或放棄,其實都在一念之間,在關鍵時刻選擇放棄,有時需要很大的勇氣。請參考上圖,以「最後一哩路」為題,引自身經驗為例,書寫你在某個關鍵時刻最終選擇放棄的原因,並抒發事後的感受與體悟。(占18分)

問題一:請依據上文內容,說明圖一中「骷髏」所表示的意義。文長150字為限。(占9分)

問題二:「深偽技術」若深度運用於生活之中,將對人類帶來很多的影響,小至個人的喜好,大至社會信任感,都會因此動搖。為什麼「深偽技術」的影片能夠騙過我們?面對越來越精細的「深偽技術」,我們該如何看待?如果眼見不一定為實,我們又該如何分辨訊息的真偽?請參考上列圖文,以「揭開深偽」為題,闡述你對深偽技術的看法與因應之道。文長400字為限。(占16分)

問題一、請依據上文,說明敘事者「我」與爸爸感情變得疏離的原因為何?(文長至多80字, 4行)(占6分)

問題二:根據上文故事,「我」透過檔案的瀏覽,以機器人爸爸的視角重新看到父親對孩子的牽掛,進而懂得父親未能說出口的愛。如果你是小說中的機器人爸爸,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可以留下一封信存在硬碟給你的人類孩子,你會跟他說什麼?請以「孩子,我想跟你說」為題,發揮想像力,書寫一封留給孩子的信。(文長400字以上)(占19分)

 

問題一、根據上列圖文的線索,推論圖中男子所言為何,並說明推論的理由。文長80字為限。(占4分)

問題二、無論是扶助老人反遭索賠醫藥費,或是下車幫忙自撞事故卻遭誣告肇事逃逸,這些事例都反映出一個我們不想承認的現實:助人是有風險的。在此前提之下,當你面對需要協助的情況,你會怎麼處理?請參考上列圖文,以「路見有難」為題,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說明助人與否的最終決定,並闡述你的看法。文長400字為限。(占21分)

問題一、請依據上文,說明故事中三隻螞蟻的結局有何寓意?文長限120字。(占4分)

問題二、動物寓言故事的作者往往透過動物的行為,藉此諷刺人事或寄寓人生的道理。例如柳宗元的〈蝮蝂傳〉是藉蝮蝂喜背重物的行為,表達對貪得無厭者的嘲弄;〈黔之驢〉透過驢的行為比喻人如果技能拙劣卻還要逞能,結果將招致失敗。請以「蟻喻」為題,根據上文以及你生活中對螞蟻的觀察,寫一篇寓言故事,並在最末一段以「論贊體」的方式,寫出你藉此則故事寓託的想法。文長限500字。(21分)

2023-09-01
【點閱數:1,215】

  喜歡,字面上意思是愛好。事實上,卻難以定義,是一種感覺,一種狀態,還是一種表現。這兩個字從小就在我們內心的小宇宙打滾,兒童時期喜歡物,上學時候喜歡事,青春期喜歡人。每個時期喜歡的人事物都不一樣,但不變的是喜歡從來不需要理由。

2023-09-01
【點閱數:843】

  喜歡,是願意靜靜地陪著他;喜歡,是願意答應所有無理的要求;喜歡,是願意無所求的改變自己。喜歡,是難以捉摸,難以定義的,是一瞬間,突然發生的,卻是最美的那段過程。

2023-09-01
【點閱數:874】

  喜歡不需要什麼理由。因為它帶來「喜」悅和「歡」樂,因為一點點喜歡,生活多了一點點期待。喜歡是無條件的偏愛,我們自幼年到成人,有過無數的喜歡,喜歡的東西會變,但喜歡的歡喜卻永恆存在。

2024-06-26
【點閱數:177】
2024-06-16
【點閱數:13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