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命題 寫作命題

【點閱數:36】

114年六月份國寫測驗命題與佳作講評-知性題(竹東高中 林君儀老師)

內容

  上個世紀196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工業化帶來了眾多的就業機會,讓許多人湧入城市與工業區謀生。然而,造鎮的速度趕不上人口洶湧而至的速度,大量違章建築因應而生,特別是未經規劃、先有建築後有路的擴張方式,讓許多地區的建築擁擠雜亂、道路狹窄彎曲,連帶也使得後續的土地規劃多半破碎而缺乏整體性。

  198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人口的組成與生活型態跟著不同,土地勢必要重新規劃以因應生活的需求,然而,在公共政策不夠完善、改建經費有限以及畸零地坪數太小無法建築等情況之下,各地都出現了公有土地閒置的問題。這些空地因缺乏管理往往伴隨諸多狀況,例如垃圾亂丟、寵物棄養、雜草叢生、被人侵占擺放私人物品等,成為公共衛生與安全的隱憂。於是,要如何活化這些閒置的公有土地,使其成為對民眾有益的生活空間,便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圖一、

圖片出處: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新作坊.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請閱讀上列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請依據上文,說明公有空地的問題與土地活化的意義。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問題二、假設你家前面有一塊約六坪(二十平方公尺)的公有閒置空地,因為長時間缺乏整理,不僅有滿滿的雜草與石塊,還被人棄置垃圾而臭氣沖天,而現在政府開放讓民眾可以提出公有空地活化方案,你會如何設計與規劃門前這塊空地?請參考上文,以「空地大改造」為題,將圖一綠籬內的空地作為標的,提出你的具體改造計畫,以及設計的理念和期望。文長400字。(占21分)

 

參考答案:

部分公有土地受限於政策、經費與面積,無法有效建設管理而荒蕪,因而成為公共衛生與安全的隱憂。活化公有空地的目的除了要解決這些問題,還要更進一步為民眾的生活帶來助益。(78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