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戰場上,我們無須揮兵萬里,卻常被一念之間的情緒左右勝負;一場爭執、一句話語或一個眼神,都可能引爆內心的硝煙。孫子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計篇〉提出「五事」、「七計」,強調在行動之前,應審慎評估形勢與人心。也正如心理學研究所言,情緒不是雜音,而是決策系統的一部分,影響我們思考的速度與方向。在這場無聲的情緒內戰中,「道、天、地、將、法」不只是兵法原則,更可作為我們理解情緒的座標系。當你在選擇之前有所察,情緒便不再是絆腳石,而是引導策略的前哨。
※請閱讀文章,並回答下列問題。
情緒對決策歷程的影響 一、情緒影響決策 隨著近年來對於情緒與決策研究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情緒扮演著幫助我們生存、適應環境、達到目標的功能性角色。人們也會因為處於不同的情緒狀態而採取不同的思考歷程,例如人們在正向情緒下會傾向於維持現況而採用過去一般性的知識、經驗法則、較有彈性的處理訊息;然而,當人們在負向情緒的狀態下,則會傾向於改變現狀以改變當下的負向情緒,而較仔細、小心的採用邏輯分析的思考方式去處理訊息(Schwarz & Clore, 1996)。 情緒亦會影響決策。Porcelli 等人的研究指出,當受試者處於壓力情境下會讓受試者的選擇更兩極化。該實驗發現,當受試者處於壓力情境時,會讓過去傾向選擇保守決策的受試者更趨保守,而在風險選擇的決策下,也更傾向做出具風險的決策(Porcelli & Delgado, 2009)。Lerner 等人的研究發現,除了壓力情境之外,受試者個人的情緒狀態也會影響決策。被引發哀傷(sad)情緒的受試者會傾向做出能夠改變現狀的決策;而被引發厭惡(disgust)情緒的受試者會傾向做出排除所有物的決策,如降低售出物品的價格等(Lerner, Small, & Loewenstein, 2004)。這些研究證據都顯示,不同的情緒狀態會影響受試者最終的決策結果。 二、情緒影響決策的解釋模型 過去學者提出幾種可能的解釋模型以解釋情緒影響決策的機制,這些模型主要可分為兩類:連結模型(Associative Model)與推論模型(Inferential Model)。研究結果發現,處於正向情緒的受試者,在判斷一個模糊情境時會傾向於將該情境解釋為正向(Niedenthal, 1990);而於面對負向詞彙,處於正向情緒的受試者在將正向詞彙拉近自己時其反應時間會較快(Chen & Bargh, 1999)。由此顯示,情緒的狀態可以引發自動化的反應歷程,即負向情緒可能會激發撤離(withdraw)的反應,而正向情緒則激發趨近(approach)的反應。 Loewenstein 與Lerner(2003)區分預期情緒(expected emotion)與立即情緒(immediate emotion),前者是由預期決策後果所產生的情緒,例如:一位投資者考慮是否要提取一些儲蓄的資金投資高風險的高科技股票,當他考慮萬一碰到崩盤,則會對資金投資高風險股票產生後悔(regret)的情緒,影響其做決策。而立即情緒可以由預期情緒引發,例如上述想到崩盤,後悔的預期情緒則會引發焦慮;亦可能是由與決策行為完全無關的刺激所引發。例如,研究發現,天氣的好壞會影響受試者評估生活滿意度(Schwarz & Clore, 1983)。另外,Au 等人(Au, Chan, Wang, & Vertinsky, 2003)的研究顯示,金融市場的交易員在好心情下會有較差的表現與過度自信,在壞心情下有較保守但卻較好的表現。可見情緒的好壞會被受試者視為解釋或評估的訊息。此模型認為,受試者會嘗試解釋自己當前的情緒狀態,但在過程中可能會有錯誤歸因的情況發生,進而影響決策。 (節錄自顏乃欣〈情緒對決策歷程的影響〉心理學門熱門前瞻研究2010年9月11卷4期) |
問題(一):文章中指出:「人們在正向情緒下會傾向於維持現況……而在負向情緒的狀態下,則會傾向於改變現狀以改變當下的負向情緒。」(Schwarz & Clore, 1996)有學者認為,負向情緒能促進更深入的分析與改變,甚至做出更審慎的決策。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請結合本文觀點與自身經驗,說明你對此看法的支持或反對理由。(200字以內)
問題(二):我們何其幸運,能在古人智慧中尋得一帖良方;若你能在怒火中看見自己的信念,在困頓中布局未來的退與進,那你已然是自己的「將軍」。請依照寫作提示,回顧你曾面對的一次情緒難關,如何在其中「謀而後動」,從衝動走向平靜,從混亂走向秩序。
自我分析表 |
||
A(事件): |
B(信念): |
C(情緒結果): |
|
|
|
2.接續你的分析,請從兵法中的「五事」──道、天、地、將、法,擇其一細細思量:在那段情緒湧動的經歷中,究竟是什麼最深刻地左右了你的抉擇?是心中的信念與歸屬感(道),時間與環境帶來的無形壓力(天),抑或人我之間關係的遠近、情境的複雜(地)?是你對自己的認識與當下所扮演的角色(將),還是制度規則與實踐的能力(法)?請以「情緒起風時──你如何安放自己的決定?」為題,描摹當時的情境,訴說你所深信的價值與信念如何激起那一波情緒浪潮,又如何牽動你當下的思考與行動。最後,靜心回望這段經驗——它教會了你什麼?倘若命運再度擺下相似的局,你是否願意、也有能力,選擇不同的情緒姿態,寫下另一種結局?(文長400字左右)
教學設計由高雄市立楠梓高中 顏嘉儀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