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

【點閱數:2,199】

落花水面皆文章──談取材的重要及方法/復興高中俞牡丹老師

內容

落花水面皆文章──談取材的重要及方法/復興高中俞牡丹老師

(轉載自翰林文苑第十八期)

一、文章材料何處尋
文章的取材,就像媽媽準備晚餐前的採購過程,想要做菱角排骨湯,就要先買菱角和排骨;想要做大蒜燒雞,就要買大蒜和雞
肉,至於豬肉、魚等,可以略去不買。材料可以說是寫作的基礎,有豐富的材料才能寫出精彩又有內涵的作品,所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也在下筆前,應該先做好「採購」──取材的功夫。翁森〈四時讀書樂〉中:「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自然界的人、事、物只要你多留意,到處都是寫作的好材料。以下談談取材的方法:
1.
從生活環境中收集
「生活」是寫作的主要材料,所以自身的經驗就是很好的資源。古人作品往往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取材,例如陶淵明〈歸田園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可見陶淵明的生活一定非常困頓,將困頓的生活幻化為優美的詞句,也使得陶淵明的詩展現豐富精采的人味。又如張讓〈回聲〉:「青炒茼蒿菜,新出爐的麵包,橄欖油爆蒜頭,迷迭香,咖啡,巧克力,爆香的紅蔥頭,剛採的草莓和玉米,冬天灑進窗來的陽光,大雪後的純白,春天第一個暖日,新砌的茶,兒子銀亮的笑聲,躺在床上看書,和所愛的人一起。」羅列生命的可愛,所有顏色、氣味、聲音、形象,不同濃度強烈的組合,在不同季節、不同時刻、不同年紀、不同心情、不同場合。而一般人生活範圍中有家庭親情、校園師生之情、同學之誼,對社會現象,如果細心體會,也可以萃取許多豐富的內容。
黃庭瑄同學描寫童年的跳繩回憶,她如此形容:「跳繩的遊戲非常多,除了一般單人跳、雙人跳,還有二迴旋、小皮球,或者乾脆大家一起跳..等數也數不完,花招百出,任君創造。我最喜歡和媽媽一起雙人跳,繩子馴服在媽媽手中,看起來安全極了,再加上每一跳都跟著媽媽慈愛的眼神,就像躺在夢幻中般幸福。」所以平時可養成寫小日記的習慣,大約一、二百字,敘述一個事件或一種心情,久了,便會有許多精彩的資料。
2.
從課本中收集
從小學到中學,從國文英文到地理歷史,每天接觸到的教科書,其實是我們寫作很好的材料。很多同學捨近求遠,反而忽略了手邊最豐富的資源。課本中的格言佳句、偉人及時代故事、自然科學中有關生命的奧祕、大自然的法則等等,甚至連數學公式,都可以是寫作的材料。例如渡也〈手套與愛〉,就是英文和寫作結合的例子:
桌上靜靜躺著一個黑體英文字
glove
我用它來抵抗生的寒冷
她放在桌上的那雙黑皮手套
遮住了第一個字母
正好讓愛完全流露出來
love
沒有音標
我們只能用沉默讀它
她拿起桌上那雙手套
讓愛隱藏
靜靜戴在我寒冷的手上
讓愛完全在手套裡隱藏
兩個英文單字,g l o v e l o v e,就可以做出一首意象豐富的新詩,所以說就只怕你不下筆,不動腦,不然材料到處可摭取。
例如描寫「看重自己、關心別人」這個題目時,陳昫璇同學便引用課本中的句子:「孝經中有言:『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不看重自己,第一個受害者不是自己,是懷胎十月的母親。」「閒」這個題目,陳依伶同學提到「『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整天忙於事業中,是得不到好效果的,『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或過長時間持續專心於某件事,會使得肌肉痠痛,注意力渙散。』是健教課本所提到的,造成傷害後,反而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調養。『如果眼睛一直注意某種物體或顏色,會產生視覺疲勞,之後,會有互補色來中和。』則是生物課本說的。我們的身體在無意識下,都能自動休閒保護,那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大腦休息一下呢?讓它偶而也能體會古人『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欣喜感受,為下一波的衝刺做準備,而不在一連串的忙碌中,盲目追求虛幻,茫然地迷失了自己。」
3.
從報紙、畫刊、電視中收集
平常接觸到的報紙雜誌中,有許多精彩的文章和專題報導,電視中也有許多奇風異俗的介紹,都可以適時引用,豐潤文章的內涵。所以平常養成收集佳句及資料的習慣,看到特殊的介紹或報導,就可以馬上抄下來,久而久之,就有豐富的資料庫了,甚至連捷運、公車、火車站或街道兩旁的廣告、招牌、告示語,也是收集的對象。例如張慶勳〈人生成本常被人遺忘〉:「在報紙上看到一位教授用成本觀念談檳榔西施問題,他說,目前西施是在同年齡層中屬於高收入族群,但若以人生成本來看,西施的職場生涯如夏日之蟬,若現在不懂得充實自己,未來除非從事特種行業,否則很難有穩當工作,當然也不太可能自食其力的積蓄養老,而加入特種行
業,更是人生一大損失。」
而這種人生成本無處不在,有人還日日增加耗損自己的成本,卻樂在其中。
例如前幾天我去北縣辦事,在天臺廣場對面有好幾家電玩店,老中青玩得忘我,耗損的健康、時間與金錢,都是虧本生意。對在學與就業的人來說浪費一天耕耘,就是未來升學或財富累積成本增加。
例如郭崇英同學曾寫過這樣一篇文章:「『天哪!怎麼會有這種事?』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新聞時,所發出的驚訝聲。不錯,一位獸醫師說他曾在動物園裡解剖過一隻病死的鴕鳥,居然在牠體內發現七十個易開罐拉環。試想:如果你我的肚子,天天被銳利的鋁片刮來割去,怎麼活得下去?」
4.
從旅遊參觀中收集
古人曾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參觀旅遊,增廣見聞,是增加寫作材料的好方法,所以有許多作家總是喜歡到處旅遊,在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人文風俗。中學生出國的機會較少,但至少可以利用假日到臺灣各地旅行,學校所舉辦的郊遊、參觀,都是可以收集材料的方法。增加生活經驗,不僅用眼睛看,更要用心來看,用筆來看,相信寫出的作品自有個人獨特風格,歷代文人不都是在遊玩中體悟到人生哲理嗎?柳宗元的〈永州八記〉、蘇軾的〈前後赤壁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學創作是種審美活動,只要你能將完美的東西記錄下來,那就是「美」。
例如一文:「臺灣玉山有一種圓柏,生長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貧瘠的山稜上。高山的氣溫,冬天會降到零下十度,而夏天往往高達四十度,臺灣的夏天又多颱風,而稜線無遮蔽,連岩石都會被狂風暴雨蝕解崩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玉山的圓柏把它的根深深紮入岩塊礫石中,穩固自己,吸取養分,依舊長得盤曲夭矯,清榮峻茂。」(選自《揭開作文的奧祕》)
二、取材的方法
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擷取到寫作的材料後,同學們還要進一步了解有哪些取材的方法,否則宇宙萬物各種人事何其遼闊,從何下手,可能又要傷一下腦筋了。同學可以依照下列幾個思考方向來選取材料:
1.
全方位的思考透過有關的「人、事、時、地、物」來聯想,例如「常懷感謝心」這個題目,就可以想一想:什麼「人」該感謝?什麼「事」可以感謝?什麼「時候」別人有恩於我?在什麼「地方」我接受過別人的恩惠?天地萬「物」不也於我有恩?這些都值得感謝。以華航客機失事為例,那是全中國人心中的痛,要從哪一個角度來切入表達?生命雖然如此多變、令人悲痛,但是路還是可以走下去的。可將各種角度的思考一一羅列:

從上表中四個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這個事件,然後再依段描述心中的感受。相信你的材料會更完整豐富。
2.
從六官的感覺來聯想六官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一般同學大都只從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來描寫,所以文章內容大同小異,如果能再用其他器官的感覺來選擇材料,相信文章會更精彩。例如
〈街頭一瞥〉
眼:一個感人畫面、一場車禍、擁擠的車潮、人潮..
耳:蟲鳴鳥叫、汽車喧擾聲、攤販叫賣聲、音樂聲..
鼻:撲鼻香味、惡臭味、汽油煙味..
舌:飲料、麵包、甜不辣、冰淇淋..
身:擁擠、燥熱、黏膩、汗水、寒冷、酷熱..
意:愉悅、不安、氣憤、不滿、擔心..
例如詩人商禽便以五官作為寫作的題材:
〈五官素描〉

說什麼好呢

吃是第一義的

偶爾也唱
也曾吻過
不少的
酒瓶

只有翅翼
而無身軀的鳥
在哭和笑之間
不斷飛翔

沒有碑碣
雙穴的

梁山伯和祝英台
就葬在這裡

一對相戀的魚
尾巴要在四十歲以後才出現
中間隔著一道鼻樑
這輩子怕是無法相見的了
偶爾
也會混在一起
只是在夢中的他們的淚

如果沒有雙手來幫忙
這實在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存在
然則請說吧
咒罵或者讚揚
若是有人放屁

是鼻子的事
3.
從三WH來思考「三WH」即「是什麼」道理?「為什麼」
會這樣?該「如何做」?三個疑問句。由這三個疑問句展開收集
資料的方向,就能很具體地整理出所需的材料,例如
〈心安最幸福〉
是什麼:什麼叫做心安理得才會幸福?
為什麼:為什麼心安才會幸福?
如何做:如何做才能心安理得?
三、取材時應注意事項
你是否常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為什麼分數還是不高呢?」如果你自認為文筆流暢,思想見解佳,而分數依舊不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和取材有關。取材的方向、精粗,不僅會影響文章的風格,還會反映出你的人生觀和思想內涵,而思想內涵的深淺,正是一篇文章好壞的主要關鍵。以胡適先生的「母親的教誨」一文來說,主題很簡單,描寫母親對他的管教,他只取用了兩三件事情就將嚴父和慈母的角色形容得生動鮮明,我們來看看他選了哪些材料:


嚴父督促課業:天剛亮,便叫我披衣坐起,便對我說昨 天我做錯了什麼,說錯什麼,要我用功讀書。
行為糾正:晚上人靜後,她罰我跪下,重重地責罰 了一頓。她氣得坐著發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

慈母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我母 親心裡又悔又急,聽說眼翳病可以用舌頭舔去,有 一夜她把我叫醒,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

在三四十年的歲月中,母愛的表露是無所不在的,不可能將每一件事都寫出來,所以胡適先生只舉兩件事:一是對課業行為的督責、一是生病時的關懷,不寫空泛的感恩,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在母親教誨時的言行舉止,取材簡單,但卻深刻地勾繪出嚴父慈母的形象。所以我們在練習取材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才能寫出別具心裁,又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
1.
不要落入習慣的窠臼中:
現代作家林文月的《飲膳札記》一書收錄作者近年來藉由自我烹飪經驗,以回味往昔師恩、友誼、親情的寫作方法就獨樹一格。大家都寫過的題材,要再寫得好並不容易,所以在取材上就必須特別下工夫,以「飲食」取材,的確頗有創意。一般人描寫母愛,就一定選擇母親的白髮、皺紋或是無微不至的照顧;描寫老師,就一定選擇上課、批改作業的情形為題材。這些材料不是不好,而是被用得太熟爛了,已經失去新鮮感,所以不如另外選擇一些新穎或獨特的內容,材料越新穎,就越能顯出你獨特的眼光。例如「天空」一文以賭城拉斯維加斯的人工天空,來襯托真實天空的活力與傲氣,取材就頗新穎的:
在狂人和夢想家的天堂拉斯維加斯,真的有一個有天空的商場兼賭場,甚至還有明暗的變化,行走其間,差一點以為身處室外。然而它終究是死的,是人工的,一旦失去能源,一樣也會失去了身為天空的傲氣,所以它只是一條街的天空。
2.
是否具有創造性:
因為不落入窠臼,所以才能具有創造性。有人說:「第一位以花形容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位以花形容女人的是蠢才。」的確,第一位發現的是創造,第二位就是模仿了。你是否發現你所寫的許多文章,都只是在重複別人的說法而已。所以有創意的取材,是同學們要努力的一點,例如〈少年小樹之歌〉中有一段描寫大自然新陳代謝的內容就很具創意:
如果大自然發現有棵樹已經搖搖欲墜,而且被寒冷的冬風吹得只剩下乾枯的樹枝時,她知道她該來一次大掃除了。他會用強風把那棵樹連根拔起,拋到山腳下去。她還會用風當作她的手指,穿過樹梢和灌木叢觸試它們的生長狀況,然後她又揚起狂風,把一切脆弱不適合生存的東西,全給清除乾淨。
3.
文章是否具有獨特性:
沒有兩個人的知識思想會一模一樣,所以寫文章時,也要能顯現出你的獨特風格,就好比王之渙擅長描寫邊塞雄偉風光的詩,孟浩然就擅長描寫山水風光和田園景色。張秀亞也曾評論過琦君的散文:「她以色調淡雅之筆,娓娓寫來,若不經意,若不著力。形成了這不見斧鑿痕跡的藝術妙品,光彩相宜,晶瑩圓潤。」平靜簡約的淡雅之筆,便是琦君的風格,初學者不可能馬上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所以可藉由大量閱讀前輩們的作品,尋求每個人立身處事的生命觀,久而久之,你也會有個人的風格出現。同樣是描寫「感動」一文,林怡萍如此寫著:「小時候,在外頭和鄰居玩耍,不知為何跌倒,膝蓋流血,一位慈祥的阿媽把我扶起,想向她道謝,哭泣中的嘴巴卻不聽使喚。現在一回想,心中便油然升起感激之心。」而蔡欣如則寫道:「他說:『這是我在學校花圃裡找到的新品種,葉子很大很漂亮,送給你。』不知道是不是沒有人這樣對待過我,所以我格外的珍惜,格外的感動。」不同的際遇,各自牽引出一段令人難忘的感動經驗,這絕不是憑空想像就能完成的佳作。
4.
是否能凸顯思想深度:
思想深度代表一個人的成熟度,也是文章境界高低的關鍵。培養成熟的思想有時是需要歲月的淬鍊,我們不能要求一個高中生寫出六、七十歲老者的睿智,但卻可以要求他寫出十七、八歲年輕人應有的智慧。取材的時候,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成熟度和品味。例如「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大部分的同學都從蟲鳴鳥叫中道出自然之美,但沒有將自然之美再回應到自己的修養陶冶上,但有一位同學就寫著:蘇軾說得好:「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讓蟲鳴鳥語趕走經心煩事吧!挪出時間並不困難,枯燥的人生缺乏樂趣,缺乏彈性,容易風乾脆折,若能調配時間,調整急促的步伐,雖不能做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地步,但至少我已是豁達自在的閒者。
深度的表達,就看你如何選擇材料組織材料,這當然也要看你平日多讀書、多觀察、多練習的功夫。
取材練習
文章中要證明的論點是:學習使人變得更聰明,請問以下七個名言中,你認為哪幾句可以印證這個論點?
1.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
學兒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3.
人必須學習已變化氣質,正如同樹木須經歷修剪始能成形。(英.培根)
4.
人如果有學習的決心,便能夠完成奇蹟。(詹姆斯.派金斯)
5.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彩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6.
愛你自己,同時不要忘記愛人;不能愛人的人,絕不能理解愛自己的意義。(西諺)
7.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尚書)
請以「生命的意義」為主題,將選擇下列五個材料,並且完成一篇五百字的文章(至少利用到三個材料)
1.
我們處於什麼地方沒有關係,最要緊的是我們正朝向什麼方向移動。(和謨茲)
2.
人生的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於能屢仆屢起。(法.拿破崙)
3.
人生到處之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宋.蘇軾)
4.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
5.
夜遊,良有以也。
6.
我孤伶的站在世界邊緣周遭因不停的摩擦而爆裂!一滴淚垂落到地面時,燃起一蓬火!(楊平《我孤伶的站在世界邊緣》)
為題材找主題:下面所引各為作家的名言佳句,請以根據他們所引
的材料中,訂定一個適宜的題目:
1.
花在開放的時候,不曾料到有凋謝的一日。但即使料到有凋謝的一日,難道就不開放了嗎?沒有開放,當然也就無所謂的凋謝;但不開放的花,還能算是一朵花嗎?(馬森《十句話》)
2.
學問的功能有「通」與「專」。治數學即應用於計算數量,這是學問的專用;治數學而變成思想縝密,性格和諧,善於立身處世的人,這是學問的通用。就智慧說,學問是訓練思想工具;就性格說,學問是道德修養的途徑。中國儒家講學問,素來全重立身行己的功夫,一個學者應該是一個聖賢,不是如現在所謂的「知識分子」。現在所謂「知識分子」的毛病在只看到學的狹義的「用」,尤其是功利主義的「用」。學問只是一種干祿的工具。
(朱光潛《談修養》)
3.
那是杜鵑!她繡一條錦帶,
迤邐那青山的青麓;
啊,那碧波裡亦有她的方躅,
碧波裡掩映著她桃蕊似的嬌怯
沙揚那拉!
但供給我沈酣的陶醉,
不僅是杜鵑花的幽芳;
倍勝於嬌柔的杜鵑,
最難忘更嬌柔的女郎!
沙揚那拉!
我愛慕他們體態的輕盈,
嫵媚是天生,嫵媚是天生!
我愛慕他們顏色的調勻,
蝴蝶似光豔,蛺蝶似的輕盈
沙揚那拉!
我是一隻幽谷裡的夜蝶;
在草叢間形成,在黑暗裡飛行,
我獻致我翅羽上美麗的金粉,
我愛戀萬萬里外閃亮的明星
沙揚那拉!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裡有甜蜜的憂愁
沙揚那拉! (徐志摩詩)
4.
在春風不在回來的那一年,
在枯枝不在青條的那一天,
那時間天空在沒有光照,
只黑濛濛的妖氣瀰漫著
太陽,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間。
在一切標準推翻的那一天,
在一切價值重估的那時間,
暴露在最後審判的威靈中
一切的虛偽與虛榮與虛空:
赤裸裸的靈魂們匍匐在主的眼前
我愛,那時間你我再不必張惶,
更不須聲訴,辨冤,再不必隱藏,
你我的心,像一朵雪白的並蒂蓮,
在愛的青梗上秀挺、歡欣、鮮妍
在主的眼前,愛是唯一的光榮。(徐志摩詩)
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
那兒屬於熱帶,屬於青青的國度
淺沙上,老是棲息著五色的魚群
小島跳響在枝上,如琴鍵的起落
那兒的山崖都愛凝望,披垂著長藤如發
那兒的草地都善等待,鋪綴著野花如過果盤
那兒浴你的陽光是藍的,海風是綠的
則你的健康是憂鬱的,愛情是徐徐的
雲的幽默與隱隱的微雷
林叢的舞樂與冷冷流歌
你住的那小小的島我難描繪
難繪那兒的午寐有輕輕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將帶著我的牧杖
那時候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畫做螢火蟲
以我的一生為你點盞燈(鄭愁予詩)
請參考「全方位的思考模式」以「有水之時當思無水之苦」作一個十字型的取材練習。不同的取材方法,會呈現不同的文章風格,以下是楊牧和徐志摩就「偶然」一題所呈現的不同情感,請分析比較兩位詩人的取材技巧,文字約一百五十字。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楊牧
祈求你離去,把髮那麼一甩
啊!離開我吧
馱記憶的駝馬在橋上候你啦
依稀,晨光里撒著細雨,在南方成虹
就是那一天,當我們踱過那一家燈光朦朧的
小森林
你就哭了,那只是偶然,唉
你說:何不走公園街呢?何不漠然賦別呢?
何不為自己低唱一次「偶然」呢?
為此,我把那一頁五線譜遽然翻過去
在你的眼瞳抹上一層
詫異
讓詫異溢出了,即席飲了吧
像一尊刑前酒,祭我的人會令我
令我忘了斧金重哉,黃泉迢迢哉!
祈求你離去,當我聽到
小森林裡有「偶然」
我的呢喃亂了
我未付郵的信們黃且蝕了
我的眼睫遽然夾在你的嘆息了

相關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