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

【點閱數:1,753】

兒童節˙給台灣孩子的一席話-林良爺爺傳授閱讀撇步

內容

兒童節˙給台灣孩子的一席話-林良爺爺傳授閱讀撇步
2011-04-03 中國時報 【佐渡守】
 
     (以下是第一人稱口述)兒童最早的閱讀經驗,其實就是看圖畫、聽故事。我最初看的圖畫書是《阿大找快樂》,當時我母親就用這本書,指著裡面一個個的字,跟我講故事。「原來這就是『大』啊…」,有天我把書拿起來,將書裡所有的「大」字唸了一遍,然後跟我母親說:「我已經會看書了。」

     〉〉看圖說故事

     大概小孩的歷程都是這樣的,從母親指著字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認識文字。學齡前或低年級小朋友,要讓他們能從書中自己再說一遍故事,就是靠圖畫,也就是「看圖說故事」。先從圖畫來學習講話,再從語言來學習文字。

     但學習文字沒辦法很快,要循序漸進、慢慢累積。我們的教育有個很特殊的措施,就是小一入學的前10個禮拜,要學注音符號,讓他在識字不多的時候,也可以靠注音學看書,這就是「鷹架理論」。就像蓋房子,孩子靠注音慢慢學會文字,房子蓋好,注音就可以拿掉、鷹架就可以拆了。

     幫孩子選圖畫書,要有特色、有童趣、不流於粗俗。圖畫本身還要具備說故事的能力,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外國書商來台購買繪本版權,不認識中文字,把書翻過一遍,若能從圖畫看懂故事,就會要求買下來,如果看半天還不懂,他就不會考慮,家長也可以參考這種做法。大人最好不要有偏見,無論寫實或虛擬都好,畫家有他用心的地方,不要用成見去破壞畫家的特性,許多東西一拘束就容易產生反面價值來。

     〉〉先認識家鄉

     至於內容,我認為小時候多認識家鄉是很必要的。例如圓山為什麼叫圓山呢?是不是山很圓呢?小時候我住在福建漳州,附近也有一座圓山,果然山頭很圓。像這樣從本地熟悉的事物開始,再慢慢擴大到全國、外國、全世界,有個學習順序,由近而遠、由親切到陌生,這樣興趣可以保持久遠。

     反過來說,若只看外國的故事,小孩就會變成了解外國比本國還多。例如小時候常看印地安人和美洲野牛的故事,但對我們自己的水牛卻說不出來;對本土的烏秋不熟悉,對台灣沒有的知更鳥卻知道很多,因為外國故事都這樣寫。所以最好還是從自己身邊開始,而且這種學習很切身,孩子會有興趣。

     〉〉大量閱讀

     前面說的是一個原則,實際上孩子看書很隨緣,不用限制他讀什麼,或某階段該讀什麼。本土的東西要讀之外,建議「大量閱讀」,只要小朋友愛看的,就給他讀,大人的書讓他去翻也沒關係,就算喜歡看字典裡的圖畫、或對字典裡例如木字旁的字感興趣也可以,讓他自由發展,慢慢他自然會組織起來。

     我看童書一直看到初中二年級,成人的書從沒涉獵過。同學問我:「這書你看過沒?你都看什麼書?」我把童書搬出來,結果他們都大笑,說這麼大了還看這個,我才開始去找他們說的書來看。同儕的影響很大,像同學介紹我看文學評論,看不懂我也硬啃,不過等大一點也都理解了。所以從童書過渡到大人書,我認為並不困難,超齡也沒關係,過一陣子也許就會懂了。

     〉〉不勉強孩子讀什麼

     我很感謝提倡白話文的人,如果我的少年時期,一切書都還是用古文來寫,過渡就很困難。現在各種領域的書都很白話,而且圖畫書到文字書之間,還有很多橋樑書,繪本的圖多字少,橋樑書的圖少字多,慢慢再過渡到純文字書去。選擇純文字的書,建議要注意不要過分艱澀雕飾,另外要有啟發性。有所感動,就是好的文字。

     家長不必指定書單,孩子看不懂或沒興趣的書,不用勉強。但有些我們認為對孩子目前有害的書,家長可以告訴他,說這種書少看、或看一本就夠了。例如談愛情的書沒有關係,但色情的書就可以告訴孩子不適宜的原因,或許孩子願意思考一下。但不要惡狠狠罵孩子,引起反感,搞不好會流入地下。

     〉〉作文貴在寫與想

     從前我在《國語日報》做過兒童徵文。現在許多社會上擔任要職的人,小時候都曾入選過「小作家」。當時我們選稿有個傾向,內容特殊的容易入選,平平板板很工整的反而無法入選。很多老師會指導學生怎麼寫才是「對的」,這樣的文章其實大多很平凡,評審因此較容易被新鮮的題材所吸引。

     我認為寫作重要的兩件事,是「寫」和「想」。那種教大堆成語或表現手法來指導孩子的方式,我是不相信作文應該要這樣。我教過幾年小學,曾讓孩子做很簡單的事,例如我會唸100字不到的短文,讓他們聽寫。因為凡說得出來的,就要能寫得出來,也就是「我手寫我口」,不能光是會說。這樣去習慣寫啊寫的,就是作文的基本能力了。

     另一個重要的是「想」。例如作文題目在說什麼?我要寫給誰?有什麼可以寫?想出來的東西,怎麼排順序?把想說的寫出來,這就是作文了。但我不是說如此之後,作文就會好得不得了,會寫會想,只是基本能力,想要作文寫得好,還是要多看書,大量閱讀與大量書寫,持之以恆,作文就會有進步。老師也可以下一些苦工,設計有趣的活動來教導孩子學習「寫和想」,跟學生玩文字遊戲,例如請小朋友如何將成語故事寫得很動聽…等等。

     〉〉佈置家庭氣氛

     我們過去的年代比較單純,大家有時間就拿來看書,現在這樣的時間好像都被電腦拿去了。習慣電腦快速的閱讀之後,許多孩子對文字書都覺得字好多、好困難。

     書籍作者對文字的責任感比較重、比較考究,電腦裡的信息就不一定了。電腦的優點是便利,但基本的閱讀還是很重要,電腦帶給你訊息,不是給你文學。例如我們可以從電腦快速查到「長頸鹿的脖子跟人類一樣有七節骨頭」,我不曉得有沒有人會因為讀到這個訊息而感動掉淚的。

     想要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不如給他一種氣氛。柴松林教授曾提過,他家有張大桌子,每天飯後,全家就來到桌前,各自選個角落,坐下來做自己的事,有的看書報、有的寫功課,彼此在一起,卻又不相干擾。其實小孩子喜歡模仿,家長拿起書來看,孩子也會學著拿書來看,過程中還可互相請教分享,這樣的學習氣氛就滿好的。

     註:林良近日出版:《小太陽》精裝本(格林)、《林良爺爺說故事-給斯努比的信》(麥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