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

【點閱數:2,216】

丁亞雯:國中生閱讀 要更深入

內容

丁亞雯:國中生閱讀 要更深入
2011/11/04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臺北閱讀精進年教育新亮點閱讀學習論壇上午舉行,台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右)、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周慧婷與會座談交換意見。 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灣學生的閱讀素養表現大幅滑落,台北市教育局自行研發七大閱讀策略,要教出不僅「愛」閱讀,更「會」閱讀的學生,明年也要推動能與國際閱讀素養評比接軌的閱讀評量。

台北市教育局研發國小閱讀理解策略,包括預測、提問、連結、結構、摘要、心智圖及深度理解等七大策略,將分四年時間來培訓全市教師,讓教師回到教室,在各領域都可進行閱讀教學,從閱讀引發高階的理解與思考,明年將針對小學四年級學生,試辦以「加強閱讀理解」為主的閱讀評量。

台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今天參加「台北市閱讀教育論壇」座談時表示,國小階段的閱讀做得非常好,但國中還不理想,她希望國中校長要向國小校長學習如何推動閱讀,尤其在推動十二年國教後,國中要致力於閱讀的加深與加廣,就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周慧婷指出,大量閱讀後,累積的能力愈大,因為可以利用閱讀來學知識和能力。她有感而發的說,她讀小五的兒子因為動作慢,每天至少要花三小時寫家庭作業。因此要呼籲學校,不要出太多回家作業,壓縮孩子的閱讀時間,只要孩子喜愛閱讀,考試分數少10分沒關係。

周慧婷說,美國小學生標準的回家功課時間,小二是20分鐘、小三30分鐘、小四40分鐘、小五50分鐘;而台灣小學生回家寫功課的時間動輒兩、三小時,學校既然認為閱讀很重要,就應該留給孩子更多閱讀時間。

她告訴與會的國中小校長,如果有家長向學校提出少一點功課,多一點閱讀時間的要求,不要把家長當成「怪獸家長」,要以開放角度來看待,只要孩子能主動、大量的閱讀,其他學習不是問題。
 
只「悅」讀不閱讀 難怪學生沒深度
2011/11/05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去年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調查顯示,台灣學子「閱讀素養」排名大幅下滑到第23名,落後上海、香港、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與城市。台灣PISA計畫主持人洪碧霞指出,原因出在台灣學生只是「悅」讀,卻沒有「有效的閱讀」,缺乏深度、重點與策略。

台北市教育局昨天和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合作舉辦閱讀學習論壇,洪碧霞發表PISA資料庫的分析報告指出,台灣學生喜歡閱讀的程度,在全球僅次於上海,但閱讀素養僅排名第23名,原因就是出在沒有「讀到重點,言之有物」。

洪碧霞表示,去年曾到上海觀摩中學生的國語文教學,發現上海的中學,一堂課就教完一長篇選文或文言文,台灣卻要一個星期才教得完。

她認為,台灣的老師教得太多太細,還幫學生畫重點,參考書也都整理好重點,反而讓孩子沒有空間與機會發展自己的閱讀策略。

她指出,上海中學生國文課的節奏快,但上得絲絲入扣,學習量幾乎是台灣學生的三倍。相對之下,台灣的課文都太短。

另外,PISA測驗非常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上海中學生表達能力也比台灣優秀。一方面是因老師鼓勵學生上課多表達,另一方面則是考試引導教學。大陸和香港的升大學考試都考申論題,學生也培養出論述能力。

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表示,目前北市國小階段的閱讀做得非常好,但國中還不理想。

她希望國中校長要向國小校長學習如何推動閱讀,尤其在推動12年國教後,國中要致力於閱讀的加深與加廣,就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周慧婷指出,閱讀能力就是學習力。不過,像她讀小五的兒子因動作慢,每天至少要花3小時寫家庭作業,閱讀時間相對被壓縮。她建議學校,不要出太多作業,讓孩子有機會培養閱讀習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