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層樓——作文培訓經驗分享
中山女高 陳智弘老師
壹、寫好文章的第一步——審題一、說明
同學下筆前務必要審題,思考題目重點是什麼,以把握寫作方向,同時看清題目的要求。以心測中心公佈的預試題目「一張舊照片」為例,寫作時只能選擇「一張」舊照片書寫,不可寫好幾張照片;至於「舊照片」,雖然「舊」的時間跨距大,沒有規定多久以前才符合舊的定義,但總不應該取材不久前才拍攝的吧。
又如高中模擬考曾有一個作文題目是「向水學習」,寫作時應該把握的重點是水本身的特質,而不是人如何運用、控制水,甚至描述水帶來什麼災禍。水有哪些特質呢?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又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是說明水的柔弱勝剛強。孟子說:「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這是說明水的積極進取。其他不管是「水往低處流」、「水隨著容器改變外型卻不失本質」或是「水清澈透明,可滌清萬物」,都是足以取法的特質,這些點都能構成筆下的好材料。文章必須揭示水的正面特質,並轉換成與人事有關的修養,如此才符合「學習」的意涵。
二、訓練:造句作為文章的綱領
1.題目是一個詞,如果這個詞是具象的,則思索其象徵意涵;如果這個詞是抽象的或概念詞,將之具體化
2.題目是一組詞,則可界定彼此之間的關係。造句時,詞彙可拆開
3.題目是一句話,可思考其定義(是什麼),或提出具體做法
貳、決定文章好壞的關鍵——立意取材
一、說明
立意就是決定中心思想,一篇文章有了中心思想,才能確立寫作的重點和方向。
當面對規定的作文題目,若一時沒有靈感,不知如何下筆,這時最好的構思方法就是環繞題目去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然後研審題目的重點,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讓題目由實到虛(如「橋」,可從跨越河流兩岸的橋發展到人與人溝通的橋樑),或從抽象落實到具體層面(如「心願」,可用具象的事物來類比,像「心願如指引航道的燈塔」),往往就能展開內容幅度。假設題目是「窗」,談透氣的窗、觀景的窗,可發揮的層次都有限,能思及無遠弗屆的電腦視窗,文章空間已經拓展不少,但還可提昇到抽象層次,境界才能擴大,如「以知識和經驗打造的『智慧之窗』可以掃除愚昧的陰影,以理想和志向打造的『希望之窗』可驅散絕望的悲情,付出和分享打造的『愛心之窗』則能為自閉的心房帶來新鮮流通的空氣」,以此為綱領再深入發揮,立意層次就提高許多。
二、立意訓練:提升文章的境界
(一)在一般的敘述中提煉出精要的人生哲理。
(二)從自然的景、物體悟人生道理
三、取材實作演練
(一)90年學測作文題目「最遙遠的距離」
從天文學的角度說:還在不斷擴大、無從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這取材自自然之物;遭遇天人永隔的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這取材自現實事件;作家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這也取材自現實事件。你認為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
(二)「舉例」練習
1.請各以人文及自然之美的例證一個,闡明「美是無處不在的」之道理。
【範文】
看茶葉在玻璃杯中飄浮、舒展,是美;看晨光尋著窗隙鑽入,是美;看微笑在眉頭深鎖的老人唇邊再次漾開,何嘗不是一種美呢?享受閒適的心情,以新奇的心迎接每個今天的到來;不拒絕生命的各種滋味。美隨著晴天、隨著陰雨而來;美,也在人與人彼此關懷的有情天地中,隨處可以發現。
參、確立文章的骨架——結構組織
一、直接破題,儘速導入重點
應考(比賽)作文閱卷時間有限,閱卷(評審)教師很難反覆詳讀一篇文章,建議行文直接破題切入重點,再以緊密的段落安排、舉例加強題旨,增加文章強度。
以國中寫作測驗預考題目為例:有人說「鄉村的空氣新鮮,生活悠閒簡樸」;也有人說「都市資訊充足,生活多采多姿」,對鄉村、都市各有偏好,如果可以選擇,你希望住在鄉村或都市?請就鄉村與都市生活的優缺點加以討論。這是一道選擇性的議論題,考生最好一開始就表明個人立場,再陳述價值觀,亦即比較鄉村與都市優缺點後說明理由,若選擇都市,可於二、三段強調居住都市的優點及居住鄉村的缺點,凸顯選擇的理由。若同時說明居住都市的正、負面影響,就會令人不知何以要選擇都市;此外亦可舉例補充,最後再作總結。
二、精研範文,力求結構井然
完整內容請至國文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小組頁面下載
https://cerc.fg.tp.edu.tw/cerc/files/20080815151456-65878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