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輕經典每月輕經典

【點閱數:28,026】

作者簡介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國際知名的暢銷作家,連續六本書籍榮獲紐時暢銷排行榜第一名,包含聲勢不墜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艾爾邦亦曾創作獲獎的電視影集、舞台劇及電影劇本、音樂劇,並長期撰寫全國性報紙專欄。他的虛構及非虛構出版作品,全球累積銷量超過三千六百萬冊,翻譯成四十五種語言。他成立並監督S.A.Y. Detroit這個傘形組織,統合管理九個慈善機構。此外,設立一家非營利點心鋪及食物生產線,提供底特律急難市民救助計畫。在海地太子港長年開設一間孤兒院。現與妻子潔寧住在密西根。

 

譯者簡介
  吳品儒,師大翻譯所畢業,現職譯者。譯有《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寂寞出版)、《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六根藍色魔弦》(大塊出版)。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34970)

 

 

 

短文寫作: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問題。

 

  那時,安妮四歲,坐在晚餐桌前,父母在吵架,她把玩著叉子。

  媽媽說:「我不相信。」

  爸爸說:「事情就是這樣。」

  安妮問:「我可以吃冰淇淋嗎?」

  兩人同時叫安妮「去旁邊玩。」安妮又問:「我可以吃冰淇淋嗎?」父親吼叫:「閉嘴!」

  安妮低下頭。母親起身離開餐桌,快步穿過走廊。父親跟在她後面大吼,「你到底要我要怎麼樣?」「我要你記得你己經結婚了!」母親大聲回嘴。

  現在安妮身邊沒人了。她從椅子上溜下來,踮著腳尖走到冰箱邊,拉開冰箱門把手,門嘩的一聲開了。

  裡面的空氣好冷,但一整盒冰淇淋就在那。她好想吃,但她知道自己不該吃。她看到底層有兩條爸媽愛吃的冷凍巧克力棒。她拿了一條要給他們,搞不好他們吃了就不會吵架,說不定就會給她冰淇淋吃。

  安妮往後退,看見冰箱門關上----她被兩隻大手粗魯地抓起來。

  「蠢豬!」爸爸大吼,巧克力棒掉了。「跟你說過不准這樣。」

  安妮感覺自己被打了一巴掌。張不開眼睛,世界變暗了。又是一巴掌。眼淚開始聚集。再一巴掌。她哭得好大聲,連自己的耳朵都痛了。再一巴掌。安妮開始暈眩。

  「不要打了!」媽媽趕過來,厲聲阻止爸爸。他鬆手,安妮跌坐在地。父母互相咆哮,伴隨著她的嚎啕大哭。

  隔天一大早,爸爸就搬出去了,臨走還甩門。安妮知道他為什麼要走,因為她想吃冰淇淋,所以爸爸才會離開。

(改寫自「安妮犯了錯」《在天堂遇見的下一個人》P45-47)

 

  

題目:

一、安妮認為爸爸會搬出去,是因為她想吃冰淇淋,都是她犯的錯。請細繹文章脈絡,推論爸爸搬出去的原因真如安妮所想嗎?如果不是,那麼原因可能是什麼?(文長30--50字)

 

二、或許你有經歷過或聽過朋友類似的經驗:和朋友吵架了,心裡想:「都是我的錯。」;被父母責備考試沒考好,心裡想:「是我不夠好。」;最愛的人離開我了,心裡想:「因為我不值得被愛。」……。把一切的挫折都歸因於自己犯了錯,是自己的問題。

 

  請你從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以「我犯了錯」為題,寫一篇文章,內容必須包含:上述類似經驗的敘寫、當下心裡的感受,後來面對相似狀況時,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個人對上述經驗的感受或看法。(文長不限)

 

教學文章由馬公高中 林麗芬老師提供

老師評語

     從《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到《在天堂遇見的下一個人》

 

  「天堂,是為了讓你認識你在人間的一切。這是上帝送給你的最佳禮物:讓你有機會了解你一生中發生過哪些事,並解釋原因。這是你一直在尋找的那份寧靜。」(米奇.艾爾邦)

 

  2004年,米奇.艾爾邦因他的艾迪舅舅引發創作靈感的《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在台灣出版,討論人的存在及生命中事件發生的意義。2018年,同一個故事的另一角度《在天堂遇見的下一個人》出版,除了延續前書的主軸之外,更嘗試帶領讀者了解「自我價值感」。

  作者的艾迪舅舅是個自以為一輩子都沒做過什麼大事的小人物,書裡的主角----艾迪也是。他在兒童遊樂園當了一輩子的維修工,覺得自己的一生白費了,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在他83歲生日時,他犧牲自己,救了差點被掉落的遊樂設施砸死的小女孩----安妮。在天堂裡,維修工艾迪遇見生命旅途中曾與他交會的五個人,從這些人身上,他學會與自己和解、寛恕,也學會了解自己對他人的貢獻----縱然他自己渾然不覺自己有多重要。

  但被搭救的小女孩安妮到底是生是死?書裡並未揭曉,直到2018年,《在天堂遇見的下一個人》出版,謎底揭曉。作者以安妮為主角,寫她倖存之後的生活。

  本書一開始就是故事結局,長大後的安妮將在14個小時後,從天上掉下來。她正在說結婚誓詞,新郎是她的小學同學保羅。小時候,安妮因搬家成為轉學生,母親對她嚴格管教,不准她出去玩;因為遊樂場的意外,受過傷的手外型特殊,時常被同學嘲笑,種種原因導致她沒有朋友。正當安妮沮喪得想躲起來的時候,保羅主動和她打招呼,他們成了朋友,度過一段快樂的學校時光,直到保羅因家庭因素轉學。時隔多年,長大後的他們又在工作場合遇見,彼此滋生情愫而結婚。在安妮上天堂前的14個小時,他們結了婚,準備出發去度蜜月,看來一切都很美好,卻不知生命已經開始倒數計時。

  全書有兩條主線交互穿挿,一條是從安妮剩下的 14個小時開始寫起,寫她的婚禮,寫她從天上掉下來的熱氣球意外事故,寫她進入天堂之後,她遇見的五個人,寫她和這些人的故事及她的學習。另一條是從安妮小時候開始寫起,標題都是「安妮犯了錯」,內文均以楷體印刷,從她的父親抛棄家庭開始,她在遊樂園差點死掉,母親帶著她搬家⋯⋯直到她長大,不管安妮遇到什麼事,都是因為「安妮犯了錯」。「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夠好」、「我得到的一切對待,都是應得的,因為我犯了錯,因為我不夠好。」這些念頭深植在安妮的腦海裡。於是她自卑、自責,長久處於低自我價值感中。

  隨著安妮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我們了解她在遊樂場意外存活下來的意義,母親為什麼對她嚴格教養及保羅回來找她的原因,體會到她的生命價值,我們也跟著安妮自責了一生。但最後,我們終能和安妮一起明白一件事:所有的挫折自有其意義,而我的存在即是價值----也許我們全然不自知。

  安妮在天堂最後遇到誰,我想邀請讀者親自去看看。但在現實生活中,安妮似乎也住在許多人的腦海裡。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追求好,還要更好。考試考了99分,會被責備「為什麼沒有考100分,差那一分是怎麼回事?」競賽得了第二名,會被責備「不夠盡力,不然怎麼會沒有得第一?」這種「不夠好」的鞭策,讓我們自我要求更高,戰戰兢兢、不敢或忘的努力,但得到成就並不會使我們得到快樂,因為「我還不夠好」。於是,我們也成了「安妮」。

  闔上這本書之後,我深深期待:有一天,我們都可以不再是「安妮」。不必等到在天堂遇過五個人的那一刻,就能得到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那份寧靜。

更多輕經典回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