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輕經典每月輕經典

【點閱數:10,393】

作者簡介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一九六九年生於瑞士蘇黎士,在瑞士和英國兩地受教育。會說法文、德文及英文。現居於倫敦。
  一九九三年,狄波頓的第一本小說《我談的那場戀愛》甫一出版,即廣受好評。隔年,第二本小說《愛上浪漫》名列法國費米娜獎的最後決選名單。第三本小說《吻了再說》以傳記藝術為題,於一九九五年出版,同樣大受各界矚目。
  《擁抱似水年華》是他的第四本書,也是第一本非小說,一九九七年於英、美出版,隨即成為暢銷名作。《哲學的慰藉》是他完成於二○○○年的傑作,他還以這本書在英國電視第四頻道上製作哲學節目。
  狄波頓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在書寫主題上也力求變化。這使得他不僅風靡英倫,其他國家的出版社也爭相出版他的作品,目前已有二十多國語言的譯本。 
  書評人康納立(Cressida Connolly)讚歎,狄波頓是「英國文壇的奇葩」;另一位書評人葛雷茲布魯克(Philip Glazebrook)認為:「這種奇才作家,恐怕連掃把的傳記都寫得出來,而且這柄掃把在他筆下絕對是活靈活現的。」
  《旅行的藝術》是狄波頓的最新力作,在英美兩國一出版便榮登暢銷書排行榜,成為廣大讀者心靈之旅的完美去處。 

 

譯者簡介

  廖月娟,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潛心翻譯近十年,譯作有《擁抱似水年華》《急診室的瞬間》《一個細胞的告白》《旁觀者》《槍炮、病菌與鋼鐵》《改變世界的藥丸》等多部。

(錄自《旅行的藝術》書封摺頁)

 

 

文本應用寫作測驗


  好奇是由一連串小問題所結成的,不斷向外延伸至長遠之地。好奇的軸心就是幾個沒來由的大問題。小時候我們會問:「為什麼這個世界有善也有惡?」「自然是怎麼運作的?」「為什麼我會生做這個人?」在環境和個人氣質的配合之下,這些問題可能延續至成年時期,我們對這個世界越來越多的地方感到好奇,最後達到什麼都覺得新鮮、有趣的階段。(節錄自〈好奇〉)

 

  請閱讀上列文字,請以「我要對世界問一個問題」為題,寫一篇首尾俱足的文章,說明為什麼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對你的人生有什麼重要性或影響。

 

 

教學文章由北一女中 鄭元傑老師提供

老師評語

《旅行的藝術》推薦文


  通常我們推薦閱讀時,希望每個人直接取得書籍,不預設立場、無需事先準備即可閱讀。但是這本《旅行的藝術》,我希望讀者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再來閱讀:1.你喜歡自助旅行,即使只有少數經驗,但認為自己未來的旅行方式就是如此;2.你一直喜歡旅行,即使是團體行程,但有一天你突然索然無味,覺得到哪裡去都沒新鮮感了;3.你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對於人云亦云的景點有種「我何必去」,或者根本不想去;4.你想增加旅行的深度與廣度,讓每一次的回憶歷歷在目;5.你總是無法同時兼具時間與金錢,因此阻止自己動身旅行。如果你未能符合,我建議你之後再來閱讀也不遲,而且,更能藉由本書體悟旅行的藝術,進而感激旅行的意義,不枉本書之所以為好書。

  多年以前,我喜歡看的旅遊書籍從按圖索驥的工具書轉而個人經驗、主題鮮明的內容,剛開始是好奇別人的旅遊角度為何,也希望藉由他人的體驗加強(或補足)自己旅行的深度與廣度。閱讀久了居然發現每個人的旅行其實就是「找自己」,但敘說的方式與哲思流於表面或點到為止,已經無法滿足我找尋「旅行自我意義」的答案,從此,任何個人的旅行探索對我而言只是不痛不癢,甚至無病呻吟的書籍。

  本書依照旅行的起心動念、過程到結束為脈絡分成五部:從開始的「出發」、「動機」,到所見的「風景」、「藝術」,最後是「賦歸」。每一部有單篇或兩篇獨立文章。雖然從哪一部哪一篇開始閱讀都可以,但我建議按照順序,因為上一篇將呼應往後篇章的內容,例如第四部「藝術」的〈眼界大開〉說的是藝術家開啟旅人的視野,下一篇的〈美的擁有〉說的是視野所見之美如何保存,答案就是「藝術」,呼應上一篇「藝術」之所以在旅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既然書寫的是「旅行的藝術」,作者即以自己旅行的經驗作敘述主軸,但未能讓我唾棄「又是一本自以為是的自我探尋書籍」,反而讓我折服,因為作者帶入每篇主題相關的「嚮導」,這些嚮導是副軸,他們的眼界與詮釋或推進旅行的節奏,或與作者產生反思對話,讓每一篇主題翻出新鮮哲思,而這些哲思進而解答了我自己的疑問。例如〈旅行的臨界空間〉談到「嚮導」美國畫家霍柏(Edward Hopper)對火車的興趣,尤其著迷於乘客不多、車廂寂靜,只有火車行進節奏聲音的氛圍。霍柏的畫作「第二九三車次C車廂」裡的女人正是這種氛圍,女人的視線在窗戶內外轉移著。他的畫往往以旅行中不被認為是重點的內容為主題,例如加油站、休息站等等,作者也是一位對於旅行中的「臨界空間」有著迷的人,他分析為何這些空間令他著迷,藉由觀察霍柏的畫作,作者提出解釋:「旅程是思想的促成者。運行中的飛機、船或火車,最容易引發我們心靈內在的對話。在我們眼睛所見與我們腦袋中的思想之間,有一種奇特的關聯,那就是思考大的東西有時需要大的景觀,而新的思想有時則需要新的地方。藉由景物的流動,內省和反思反而比較容易停駐,不會一下子就溜走了。在應該思考、只能思考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可能反而不願意好好思考。」這一段文字解答我多年來的「思考」,我為什麼喜歡旅行,甚至喜歡搭長途火車,寧願坐上半天以上,從倫敦到愛丁堡,從大阪到函館,一路上火車窗外景觀流逝著,火車的特性就是「看得到卻又不長時間停駐」,因此旅人可以看到片段而想像,在延伸想像的過程中,我不斷發呆、思考、觀察與睡覺,如此循環之中,對人生或許有回憶有觸發,「在火車上做了幾小時的白日夢之後,我們可能有回歸自我的感覺,也就是跟對自己重要的情感和意念接觸」,因為陌生環境與流動空間使我的舊經驗與情感在無意間連結起來,「這個我們不熟悉的世界微妙地把我們送至一個高處,讓我們仔細思考自己的人生,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無法做到的」。因為我喜歡火車長時間移動,所以能夠理解何以我也喜歡從新加坡坐上十多小時飛機到紐約或倫敦的旅程。

  本書除了解答我多年的旅行疑惑,更提供我旅行指南。我們常以旅遊工具書提示的景點或建議路線勾選有興趣的,最後付諸行動,但是旅行後留下的是什麼?作者提出欣賞藝術創作正是最佳的旅遊指南。因為藝術家觀察了風景的特性,放大、特寫給觀眾欣賞,因此,當你與畫作產生對話、興趣時,就是你起身出發或重新發現的時候。〈眼界大開〉的嚮導是梵谷,作者敘說自己對普羅旺斯沒那麼有興趣,甚至於不覺得如一般人說的美。但欣賞梵谷畫作之後,發現他畫的絲柏何以捲曲如火燃燒一般,原來是絲柏的生長特性使得風一吹來,每團葉片的舞動正如梵谷所畫。梵谷何以用色鮮明,不似當時畫家慣以調色使得畫面柔和,因為他觀察這裡的氣候乾燥但不枯旱,使得植物生長良好,普羅旺斯的顏色因此明豔而生動。因此梵谷大膽用原色作畫,對比色成為畫作的主要元素。因為欣賞藝術作品而對一地產生好奇或深入了解,藝術不只是藝術了,更結合旅行,「藝術家或作家是風景區最好代言人。……明年去哪裡旅行才好?藝術可能對於挑選地點頗有影響力。

  對於攝影,作者也有不同觀點。〈美的擁有〉嚮導人是藝術批評家、社會改革家羅斯金(John Ruskin),羅斯金一開始對於攝影推崇又熱衷,後來不再攝影了,因為攝影「取代主動、有意識的觀察,人們以為一張照片在手,自己就掌握世界的一部分,而不細心去看」,因此要保留美的風景與印象,應該用心觀察所見的元素與構成,素描就是羅斯金每次旅行必做的。作者受此觸發,在旅行中也試試身手,繪畫不見得要像到幾分,也不見得美到如何,而是繪畫能花時間細細觀察,建立自己與對象的關係,當你能夠描繪出細緻的石頭肌理、樹枝成長方向或天空顏色,美已經記憶在心裡,它永久保存下來了。同樣的,文字也有這種效用,因此每個人都能寫能畫,只要用心看,多問問題,就能漸漸勾勒美的事物,例如:「莖如何與根連結?」「霧從何處而來?」「為什麼一棵樹的色澤看起來要比另一棵來得深?」這些不正是寫作或繪畫需要的觀察角度嗎?

  作者更強調,出外旅行很好,但日常生活中也是旅行,只是我們常常因為習慣而抱怨「日常」侷限自己,想想看,當你第一次上班的時候,沿途的風景都是第一次看到的,公車的文字、道路的大小、捷運的站名等等引發無數想像,但日復一日習慣之後,你已視而不見,覺得單調而無聊。生活中因為失去「新鮮感」與「好奇心」而把自己過悶了,因此,旅行不在遠方,而在生活中常保新鮮與好奇,無處不是旅行!

  旅行找到自己,不只是某個風景名勝或大山大水這種「可見」的對象觸發自己,而是從旅行的準備、動念、過程,甚至回到家以後,都是旅行的藝術。本書除了解答我的旅行省思疑惑,更連結教學文本,當柳宗元進入柳州時,何以新的風景能解決他的失意?當作者明確記下某些日期的時候,他的人生其實在這一刻產生轉折,這轉折雖然不知往哪個方向,但至少突破現狀。我為什麼不愛市面上那些喃喃自語的旅遊書,卻愛這本《旅行的藝術》,因為作者攜伴的嚮導多不是旅行家,而是科學家、改革者、藝術家等等,因此本書的哲思廣泛而深入,加上作者本身實踐的體悟,使得原本冷硬的道理與知識親切而生活化。這本好書值得「準備好」來閱讀,更應時時帶著閱讀,讓生活多了旅行的藝術,樂趣自然源源不絕。

更多輕經典回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