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輕經典每月輕經典

【點閱數:12,015】

作者簡介
  肯.羅賓森 (Ken Robinson)為國際知名創新、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他的演說充滿熱情,鼓舞人心,以幽默勵志的方式傳遞深奧的知識。他告訴全世界讀者,在全球經濟的新形勢下,商業、教育與組織的需求應如何變化。2003年,因為對文化藝術所做的卓越貢獻,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2005年,被《時代》、《財富》與CNN聯合評為「主流之音」。

譯者簡介
  廖建容,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在外商公司工作與大學任教,目前專職從事翻譯工作。譯作有《自由書寫術》、《我是一枝愛寫作的鉛筆》、《喚醒心中的領導者》、《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天使歸鄉》、《學校沒教的10件事》、《慈悲‧覺醒‧每一天》、《一直在路上》⋯⋯等書。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短文寫作: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問題。

 

  「傳統教育的問題之一,是未能體察到學生的個別學習方式。

  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的學習風格可能會強烈影響你對自己天賦的看法。儘管人類學習方式有千百種,專家為我們精確定義出幾種。舉例來說,教育理論家大衛.柯伯依照學習風格將人分為四個類型。其一是聚合者,這種人能夠實際應用觀念、學習時不易動感情、興趣範圍狹小。其二是偏離者,這種人富有想像力,能夠從不同的觀點思考與看事情,擁有寛廣的興趣。其三是吸收者,這種人非常善於創造理論模式,精於歸納思考,比較關心抽象概念,而不是人。其四是適應者,這種人最大的長處在於「實做」,能夠承擔風險,臨危受命時能有良好的表現,能夠直覺地解決問題。「學習風格索引」的共同建立者理查.費德將學習風格分為八類。主動式學習者擅長透過應用或說明來學習。反思式學習者會將學習到的觀念先自行思考,再加以應用。感覺式學習者喜歡學習具體的實事,並擅長細節。直覺式學習者喜歡區分事物間的關係,而且擅長學習抽象概念。視覺式學習者最擅於記住看過的事物。口語式學習者最適合透過文字與口語學習。循序式學習者喜歡按照邏輯性的步驟,循序漸進地學習。總體式學習者喜歡做跳躍性思考,會不斷吸收資訊、直到弄懂為止。尼爾.弗萊明則將學習者分為四種學習偏好。視覺型:透過圖表、地圖等吸收資訊。聽說型:透過演講、錄製簡報與討論等吸收資訊。讀寫型:透過文字吸收資訊,來源包括書籍、網路、簡報等。動覺型:透過具體的個人體驗吸收資訊。

  儘管每位學者提出的模式不儘相同,但他們對兩件事所見略同。其一:幾乎沒有人永遠用同一種方式學習,每個人會綜合運用各種學習風格,在學習不同事物時,著重於不同的學習方式。其二:大多數人會在某個點開竅。雖然我們的學習過程綜合了視覺、聽覺、閱讀與動態等方式,當偏好的學習方式被觸發時,我們的學習效果會變得最好。(改寫自肯.羅賓森《發現天賦之旅》P.112~117)

 

 

  作者認為未能體察學生的個別學習方式,是傳統的教育問題之一。本文列出教育理論家們所提出的各種學習風格類型供讀者參考,以了解自己偏好哪一種學習方式。請敘述一個自身的學習經驗,包含過程、感受及結果,分析自己偏屬於哪一種學習風格。(無需命題,文長不限)

 

 

教學文章由馬公高中 林麗芬老師提供

 

老師評語

《發現天賦之旅》

  夜闌人靜時,你可曾疑惑自己忙了一整天,到底忙些什麼?做這些事快樂嗎?抑或只是不得不為,戴上微笑面具與世界相處?

  在眾聲喧嘩的熱鬧中,你可曾獨立於笑聲之外,為自己無來由的悲傷疑惑?為什麼不能和大家一起為「成功」乾杯?

  當你不滿足於現狀,渴望改變,身邊的人都說「你想太多了,這樣就很好了。」甚至責備你「這樣有什麼不好?你太不知足了!」此時,只能微笑。

  「快樂」是什麼?「天賦」是什麼?「熱情」又是什麼?如果找到答案,就能得到真正的平靜嗎?又或者你認為「快樂」就是「快樂」,「天賦」就是拿手的事情,而「熱情」可能只是一種浪漫的遐想。如果此刻正在讀本文的你是後者,那麼請立即關閉本網頁,也不必去讀這本書。因為它可能會推翻既有的認知及對生活的設定,也可能會令你產生疑惑—一定要發揮天賦,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嗎?但如果你是前者,那麼請繼續將網頁向下捲動。

  此書作者肯.羅賓森素有「世界的教育部長」之稱,曾在多場演講及其著作《讓天賦自由》中強調,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真正該走的路。他一再批判時下教育制度的單一及僵化,扼殺許多孩子的天賦,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中,使許多不同材質的孩子受挫,因受教育而泯然為眾人。

  原本以為《發現天賦之旅》也是作者一貫的理念宣傳,只是找出更多在不同領域成功的人來告訴讀者:讓天賦自由、讓天賦發光是多麼美好的事,更重要的是----它是真的可以發生的事。但翻開此書之後,我發現:錯了!這不僅僅是一本理念開展或翻新例證的書,更增添了很重要的內容—「發現」天賦的各種練習。這些練習環環相扣,逐步聚焦,帶領讀者逐步分析自我。每一個章節都會提供許多問題讓讀者問問自己。在練習探索的過程中,產生的重重疑慮,書裡有時會有答案,但更多時候沒有。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需要的答案並不相同,必須自己去發現。

  雖然作者一再批判教育體制圈住了所有人的基本發展,孩子們被教導不要去冒險,不能違逆社會既定軌範,也不敢相信自己有突破框架的機會和能力。但作者並非要鼓勵所有人「離經叛道」,他也強調發現天賦不一定要冒險,更不是要㰻吹放棄現有的一切。他只是想提醒讀者認真的檢視自己,並捫心自問是否已徹底發揮天賦及熱情。試想,若能在生活中開闢一個小花圃,讓天賦在花圃裡自由生長,轉身就有不同的生命風景,那是何等美妙的事。

  因為與書中許多理念發生共鳴,也更確定一直堅持的教育理念—尊重每個孩子。身為教師該做的,不只是教書本的知識,更要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及自我探索。雖然大多數時間,教師必須完成體制內的任務,而要求半大的孩子們遵循內心的渴望,投注熱情,去發現自己的天賦,又是何等困難的事。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中,要保持信念並不容易。時下教育政策鬆綁,教學改革喊得震天價響,這本書可以為那些尋覓「更具體的方法」的教師及家長,提供概念、練習及提問。若能適時運用,可協助孩子甚至個人去探索自我。雖然實際行動時,會遇見種種困難,但若不嘗試改變,不僅目前現場的教師無法掌握劇變的教學環境,正在受教育的學生們是否能得到面對未來的能力,更令人擔憂。

  在教育現場及生活的現實中,每個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多兩顆墊腳石。它為我們釐清觀念,了解歸屬於天命的基本原則與規則,說明為什麼應該這麼做,並提供工具及問題,協助讀者自我檢視--了解自己,盤點現況,尋找改變的契機。

  對於生活,如果你曾有那麼一絲絲疑惑,只要在心底曾有那麼一點點不安,就把這本書找出來看看,進行書中提供的練習,拿裡頭的問題來問問自己。當然,不見得會得到答案,但我要說聲「恭喜」,因為你已經聽從內心的呼喚,踏上發現天賦之旅。

更多輕經典回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