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輕經典每月輕經典

【點閱數:12,606】

作者簡介

任韶堂Dan Jurafsky

  史丹佛大學語言學教授,專長為社會與行為語言學,也是麥克阿瑟獎「天才獎助金」(MacArthur “Genius Grant”)得主。現居舊金山。參考網頁:http://www.stanford.edu/~jurafsky/

 

譯者簡介

游卉庭

  政治大學社會系學士,英國雪菲爾大學翻譯所碩士。曾旅居英國,並任職於網路傳媒及出版業,現專事翻譯。譯有《12週體內革命,糖尿病可以復原!》、《壞農業:廉價肉品背後的恐怖真相》、《思辨的檢查:有效解決問題的終生思考優化法則》等書。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短文寫作:

 

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問題。

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我們將聲音帶有意涵的現象稱為「語音表義」(sound symbolism)。語音表義的研究多與母音有關,特別是兩組母音之間的差異,及前母音(front vowels)、後母音(back vowels),兩組母音的分類是根據發音時舌頭的位置。母音﹝i﹞(如cheese)、﹝ɪ﹞(如thin)皆屬前母音。相反地,﹝ɑ﹞(如large)、﹝o﹞(如bold)、﹝ɔ﹞(如coarse)則屬於後母音。過去一百多年以來的研究也顯示,在諸多語言中,前母音通常用來形容小的、薄的或輕的事物,而後母音則多用在描述大的、胖的或重的事物上。(改寫自《餐桌上的語言學家》)

 

1.試用乙文的「語音表義」原則來說明甲文中「浩浩湯湯」音義之間的關聯及效果。(100字內)

2.依照乙文的說明,擇一空間或場景,運用「語音表義」原則來描寫你對此一空間或場景的觀察與體驗。(文長不限)

 

 

教學文章由新豐高中 蔡承君老師提供

老師評語

《餐桌上的語言學家》推薦文

 

  語言的奧妙無處不在,即便在人們日常的閱讀裡,也時常忽略文本背後隱含著大量訊息。而什麼文本看似平凡卻包羅萬象?就是「菜單」。每當在看菜單上「熟成老饕肋眼牛排」或決定買哪一種品牌的冰淇淋時,我們都「正以食物的語言對話」著。除了對食物本身的理解外,我們是否想過語言以什麼方式來呈現呢?例如,食物的命名隱藏了哪些秘密?菜單的字數多寡和價錢有沒有關係?作者Dan Jurafsky在《餐桌上的語言學家》說道:「食物的語言正是一道窗口,人們由此窺見這些「交會之處」──古老文明的衝撞、現代文化衝突、人類認知、社會、變革上所隱含的線索。」書中不僅提出有關食物的有趣問題,更展現了多元的文本內容──研究過程中,語言學家Dan Jurafsky透過蒐集一萬份菜單、五百萬筆評論所作的數據分析,來探討食物和語言、歷史、文化、人類心理學等之間的關係。

  首先,先來翻翻「菜單」。「菜單」恐怕是令人最想翻閱、讀起來也充滿好奇和興味的一種文本了,從中式到西式,從前菜到甜點,生難字詞似乎只存在於看不懂或不知道的食品名稱,除了合不合自己口味,價位滿意與否,菜單還可以讀些什麼呢?試看以下菜單內容:

金黃酥脆比利時格子鬆餅配新鮮水果

蘑菇蛋捲:以新鮮蘑菇製成獨家軟嫩蛋捲,佐以滋味豐富的蘑菇雪莉淋醬

鄉村蘋果塔:手工製作五吋法式奶油千層泡芙皮,熟成蘋果層層堆疊其上,烤至金黃

以上出現了哪些描述形容詞?如金黃酥脆、新鮮、獨家、軟嫩、滋味豐富、手工製作、熟成、層層堆疊其上、烤至金黃這些作者稱之為「填補語詞」(linguistic fillers)的詞彙,都具備「正向但語意模稜兩可」的空泛性質。這樣的字眼訴諸感官、個人觀感(軟嫩、滋味豐富),雖然多少透漏訊息(金黃與酥脆的意思不同),但卻沒有真正描述食材,換句話說,若要形容上等牛排或紅酒時,其實難以找到適當精準的詞彙來呈現。而就調查發現,除去外生因素,菜單用字與餐點價格之間存在相關性。越是廉價的餐點,或中低價位的餐廳越與空泛字詞密不可分。又如以下菜單使用「真材實料」、「真正的」字詞來描述食物:

加州壽司卷:真材實料的蟹肉和酪梨

藍莓全穀鬆餅:搭配真正的楓糖漿

從詞彙的功能來思考,以上「新鮮」、「真材實料」在字面上的意思是鮮潔不陳腐、不作假;然而,餐廳提供新鮮、不作假的食物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這樣的說明不是有點畫蛇添足?由此,語言學家指出,這種過度解釋反而像是刻意證明、捍衛食物的高品質或真實性,這種情形在中價位餐廳較常見,而對於高級餐廳來說,顧客會預設其提供的餐點本該新鮮真實,甚至超越這個層面的疑慮,進而關注食材的精緻程度。因此在菜單上,語言文字和餐點身價一樣「簡單就是多」,不見多餘贅詞,避免填補用語,呈現字詞和訊息都趨精簡的美學效果。

  接著,點開網站上的美食評論。我們可以先來預測美食評論是以正面評論居多,還是負面評論較多?是正面用詞多樣化還是負面用詞多樣化?根據作者團隊的研究成果,很有意思的是:在五百萬筆評論中,正面評論多於負面評論,但負面用詞較正面用詞多樣化。前者牽涉到人類心理學──波麗安娜效應(Pollyanna effect)主張人類天性正向樂觀的論點。於此,在評論中人們所使用的正向詞彙雖種類較少,但比負面詞彙更常出現。後者肇因於人類在負面感受上會出現較大的差異,需要更多元細膩的形容詞來區別,相較於在快樂情境下感受類似,如美味、好吃、美好、超讚、可口、清爽、難以置信、極佳、完美等一些正向且模糊的詞彙即可概括,所需不多。而如要表示這杯飲料有多「差」,就會從視覺、味覺、嗅覺、感覺等不同面向來加以表達,就像《安娜‧卡列尼娜》的著名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更有趣的觀察是,餐廳的負評多有敘事體的傾向,內容多跟食物無關。心理學家提出人類受創後會有說故事的需求,用以抒發負面情緒,並常藉由「我們」一詞來尋求群體中的心理慰藉。因此,正負評呈現的語言特徵,例如人們會用情緒化、比喻性的用詞,或直率武斷的表達方式都和心理學息息相關。

  最後,你認為餅乾的英文叫cookie還是frosh,哪個比較適合?兩者的差別在前母音與後母音的發音位置。語言學家在發音與命名上有不同看法,一派是約定俗成,一派是自然論。然而,本書作者經由研究得出,餅乾還是叫cookie適合,frosh適用於冰淇淋品牌名稱。根據「語音表義」的原則,前母音的發音特質會讓人聯想到小的、輕的或薄的東西,反之後母音多用來形容大的、重的或厚的事物。所以,冰淇淋品牌有Haagen Dazs、Ben&Jerry’s等,而餅乾品牌則多叫Cheeze It、Ritz、Krispy等,由此可知,語音對食物命名甚至品牌行銷上影響很大。聲音帶有聯想和意涵的現象在文藝作品中也有同樣表現,例如綠巨人為什麼叫「浩克」(Hulk)而不叫kitty?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描寫洞庭一景的「浩浩湯湯」,其中聲與義的關聯是什麼?揭開了語言的面紗總讓人驚奇,因為得以用另一個角度觀看世界,而隱含的線索更必須跨越學科的界線,才能產生新的認知和更深廣的理解。

  《餐桌上的語言學家》對筆者來說,除了對「從菜單看全球飲食文化史」有所認識以外,這本書更是一部學識豐富、生動有趣的小論文集,就像一桌佳餚,選料嚴謹,作工精細,讀來是津津有味,十分感佩。語言學作為人文科學的一支,分析文本應該客觀、公正,要像科學一樣能被檢驗,所以需要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而作者運用了計算機語言學來釐清數據和詮釋意涵,並從不同學科領域中探究相關問題,試圖從日常生活的食物語言中打開一扇扇窗,窺見人和人、人和社會、文化和文化之間的關係,進而從連結彼此之中,更加了解人類。

更多輕經典回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