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藍博洲,一九六○年生於台灣苗栗。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曾任職《人間》雜誌,時報出版公司特約主編,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灣思想起》製作人,東華大學駐校作家,現專事寫作。一九八三年開始寫小說。一九八五年以短篇小說〈喪逝〉獲時報文學獎。一九九八年以〈幌馬車之歌〉獲洪醒夫小說獎。一九八九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旅行者》。二○○二年出版長篇小說《藤纏樹》,獲當年《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好書獎、《聯合報》年度最佳書獎。
出版作品:長篇小說《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藤纏樹》,報導文學《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幌馬車之歌》等,歷史報導《紅色客家人》、《台灣好女人》、《麥浪歌詠隊》、《共產青年李登輝》、《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一九一三─一九四五年》、《白色恐怖》、《沉屍、流亡、二二八》、《紅色客家庄》、《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灯》、《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尋找祖國三千里》、《老紅帽》、《台共黨人的悲歌》,散文《戰風車──一個作家的選戰記事》、《你是什麼派》等。
資料來源:《幌馬車之歌》封面裡的【關於作者】
短文寫作:閱讀以下短文,回答問題
蔣渭水的女兒、鍾浩東校長的太太—蔣碧玉女士,曾聽一個在軍法處與鍾浩東校長同房的難友描述鍾校長赴死前的情景,他說:「一九五○年十月十四日,清晨六點整。剛吃過早餐,押房的門鎖便喀啦喀啦地響了。鐵門呀然地打開。『鍾浩東,×××、×××,開庭。』我看見鐵門外面兩個面孔猶嫌稚嫩的憲兵,端槍、立正,冷然地站立鐵門兩側。整個押房和門外的甬道,立時落入一種死寂的沉靜之中。我看著校長安靜地向同房難友一一握手,然後在憲兵的押解下,一邊唱著他最喜歡的一首世界名曲—〈幌馬車之歌〉,一邊從容地走出押房。於是,伴奏著校長行走時的腳鍊拖地聲,押房裡也響起了由輕聲而逐漸宏亮的大合唱……。」
蔣碧玉說:「〈幌馬車之歌〉是我在帝大醫學部(今台大醫學院)當護士,浩東教我唱的,這是一首很好聽的世界名曲,歌詞大概是說:黃昏時候,在樹葉散落的馬路上,目送您的馬車,在馬路上幌來幌去地消失在遙遠的彼方。在充滿回憶的小山上,遙望他國的天空,憶起在夢中消逝的一年,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馬車的聲音,令人懷念,去年送走你的馬車,竟是永別。」
蔣碧玉又說:「浩東是個情感豐富的人,所以,他很喜歡唱這首歌。他曾經告訴我說每次唱起這首歌,就會忍不住想起南部家鄉美麗的田園景色!因為老家就在笠山山腳,由於故鄉的環境非常類似〈幌馬車之歌〉中『在充滿回憶的小山上』的情景;所以,浩東非常喜歡唱這首歌。」
1.鍾浩東校長赴死前一邊唱著世界名曲—〈幌馬車之歌〉,一邊從容地走出押房。你認為當時腳鍊拖地、走出響著大合唱押房的鍾浩東校長,他的心裡在想著什麼?並請說明原因。 (100-160字)
2.《史記》記載西楚霸王項羽在敗亡前慷慨悲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概括自己平生志業、表達對美人名駒的憐惜、抒發被漢軍包圍的怨憤。而鍾浩東校長赴死前既平靜又悲壯地唱著世界名曲〈幌馬車之歌〉走出牢房。
如果,臨死之前我們也有機會唱歌,能藉著歌詞、旋律、聲調來表達當時自己的心聲,你會唱哪一首歌呢?你為什麼會選擇唱這首歌?你會怎麼唱這一首歌?
請以「生命樂章最終回」為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教學文章由大理高中 許碧惠老師提供
《幌馬車之歌》是描述台灣白色恐怖與政治迫害的報導文學經典之作,曾獲一九八八年洪醒夫小說獎、一九九一年《聯合文學》十大好書作家票選第一名。書中描述基隆中學前校長鍾浩東與妻子蔣碧玉相識相戀、患難與共、尋訪原鄉、加入抗戰等等,在一九五○年代的政治撲殺運動中,鍾浩東結束短暫而熾熱的生命。本書作者藍博洲集史料、記錄與文學於一體,將冰冷的歷史還原重現,讓我們能以全新的視野,貼近這些即將被湮滅的臺灣史與臺灣人,反芻那段傷痛與遙遠的記憶。相關情節曾被侯孝賢導演放入電影《悲情城市》,並改編為電影《好男好女》。本次改版作者增加近二百幅珍貴照片與手稿,包括鍾理和日記手稿、鍾浩東最後的家書、鍾浩東等人叛亂罪等歷史文件。(以上節選自博客來網站的內容簡介)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就迷失了,竟不自覺掉進歷史魔幻漩渦中出不來,籠罩在一團會嚴重窒息的時代氛圍中,跟著書中的人物經歷著、痛苦著、卻又微甜著。第二次閱讀這本書又迷失了,不自覺走入作者奇特魅惑的奧妙編排,聽見一堆沉重的歷史資料在表述、說明、吶喊並嘆氣,隨著史料的翻頁激動著、酸楚著、卻又火辣著。第三次閱讀這本書我沒有迷失,終於能比較理性的看待這本報導文學,跟上作者「目錄」的節拍,聽見響在心底的樂章:先是「序曲:伴著腳鍊聲的大合唱」,充滿希望的嘹亮響徹雲霄;再來分別是「第一樂章:故鄉」、「第二樂章:戰雲下的戀歌」、「第三樂章:原鄉人的血」、「第四樂章:戰歌」、「第五樂章:歸鄉」、「第六樂章:二二八前後」、「第七樂章:白與紅」、「第八樂章:風暴」、「第九樂章:槍決前後」,幾聲刺耳的槍響如夢人生;最後弟弟鍾理和悽愴發出「尾聲:和鳴!你在那裏?」充滿不捨。所以,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每次都能翻攪出不同況味的神奇書。
這本書有非常龐大海量的資料蒐集,卻不會妨礙讀者的胃口,因為作者藍博洲歸納分析的整理功力令人驚嘆,書中脈絡到底是以人物、時間、事件、還是地點串成的呢?好像不全然有卻又都具備,而且結果很特別:會讓讀者感覺極度靠近那段臺灣歷史的現場,很真實、很緊張、很惶恐、很不安、很不捨,翻到最後一頁會心軟:這些都是我們的親人、都是臺灣人啊!竟然不知如何掩卷!這應該就是報導文學的魅力,它提供讀者相當大的空間獨自咀嚼最敏感的那個部分。掩卷後卻又會忍不住思緒澎湃翻攪著:「歷史到底最後都站在誰那邊?」當年讀歷史真的只懂為考試忙碌背誦事件年代,擠不出時間及腦容量來問這樣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但閱讀完《幌馬車之歌》卻認真地以為絕對有必要弄清楚,不弄清楚哪能對未來歷史發展有合情合理的想法?謝謝《幌馬車之歌》給了我很多想出答案的方向,也讓人更深信:真善美的信念及堅強的人性,總會是歷史最後的贏家。尤其在每個「用恐懼把真相模糊化、用權力把價值單一化」的時代。
這本書另一個精彩點是每個人物都有自己說話的聲口,作者如實呈現,不會急著插話或重新潤飾,所以深富感染力。例如:蔣蘊瑜和黃素貞為抗日戰爭前往東區服務隊時,決心把孩子送人,蔣韻瑜是這麼說的:「我與蕭太太痛哭了兩天三夜,終於下定決心,把孩子送到始興張三姑家。那天下午,送了孩子,我們回到始興的客棧休息。晚上,我和浩東聽到消太太又在隔房哭。浩東於是輕聲警告我,說你比較堅強,不可以哭;你要是哭,她會哭得更傷心。依照當地風俗,人家既然領養了我們的兒子,我們就要和孩子斷絕關係。這次離別,不知何時母子才能見面?想起來,真是痛苦。」為了堅實的人生的信念,一個母親需要多狠的心才能做出這樣的抉擇啊!另外,基中學生連世貫說:「我們的校長鍾浩東被送去內湖感訓時,曾以絕食的方式,拒絕接受思想改造。他整天躺在床上,不參加朝會,也不上課。獄方拿他沒辦法便問他:『你想要怎樣?』校長說:『我的同志都死了!我身為領導者,豈有臉面苟活下去?』由於他的不合作,沒多久便遭槍斃。鍾校長這種捨身取義的精神,我至今仍十分敬佩。事實上,當年能參加組織者,必須具備兩項特質:除了頭腦要好外,還要是真正想為國家、人民做事的愛國主義者。」為了貫徹深信不移的價值,一個領導者需要多強悍的承擔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啊!蔣韻瑜的弟弟戴傳李說:「校長一連寫了好幾份申請退訓的報告,表明不接受感訓的堅定立場,要求政府另外發落。幸好,這些報告都被感訓隊一名廣東梅縣客家籍教官中途阻截,沒有再往上報。這名教官還一直勸校長,說國民政府認為,臺灣青年對大陸的狀況不明瞭,只是思想左傾而已。政府認為臺灣青年都是被誤導的,因此決定不『打』本省人,只『打』外省人。然而,校長不為所動,仍然一再填寫退訓報告。有一次,這名教官剛好出差。校長的報告被呈報上去了。」為了珍愛人才,一位教官需要多熾烈的溫情才能做出這樣的勸說啊!
作者藍博洲表示:「我的『尋找鍾浩東』之旅並沒有因為《幌馬車之歌》的發表而停止。相反地,隨著兩岸關係的相對緩和,我的尋訪足跡得以跨越海峽,深入廣東惠陽、梅縣、蕉嶺、韶關、南雄、始興、羅浮山區,以及桂林、北京等地,進行歷史現場核實與進一步採集史料的工作。隨著島內政治禁忌的相對寬鬆,一些受訪者也才有空間就原本有所保留的內容作出更全面的證言;而一些原本尋訪不到或不便露面的歷史見證人及加害者也通過不同的方式,就他們親歷或所知的歷史作了值得重視的補充。」因此在書中,我們除了可以用文字想像,還能藉由一張張今昔對應的照片,見證存在過這個時空的當代歷史,這些教科書上從來不寫的真實歷史。而且,看著書中這些斑駁文件及新舊交錯的照片,很像在翻閱自己家族祖宗長輩的老照片,感覺很親密。
臺灣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人文、人情的優勢,曾經在課堂和學生討論,如果有外國朋友問起臺灣的歷史,會想怎麼介紹?有人帶頭說:甲午戰爭、霧社事件、二二八、戒嚴、退出聯合國、政黨輪替、太陽花學運……。那如果用一個「字、顏色、聲音、溫度」來形容臺灣的歷史呢?他們不假思索、此起彼落的聲音說著:「臺灣歷史很淒慘很痛苦、充滿紅色的血、遍地槍砲聲哭聲、是冰天雪地的冷冽。」那身為現代的臺灣人感覺如何啊?學生很老實的說:「其實很幸福!」落差竟然這麼大!那我們現在的幸福從哪裡來?所以,我跟學生推薦這本《幌馬車之歌》,還跟他們說:「當我想像書中鍾浩東校長赴死前一邊唱著世界名曲—〈幌馬車之歌〉,一邊從容地走出押房、走出響著大合唱的押房,我腦海心底竟然也忍不住唱起屬於我們那個時代的歌曲〈明天會更好〉,那是一首很滋潤人心、對未來充滿希望、讓人覺得活著真有意義的歌曲!」那你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