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輕經典每月輕經典

【點閱數:18,627】

作者簡介

須文蔚

  1966年生於臺北市。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博士。

  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是華語世界數位詩創作的前衛實驗者,集結創作與評論在《觸電新詩網》。著有詩集《旅次》(創世紀)與《魔術方塊》(遠流)、文學研究《臺灣數位文學論》(二魚)、《臺灣文學傳播論》(二魚);編著報導文學《那一刻,我們改變了世界》(遠流)、《臺灣的臉孔》(遠流);合著《烹調記憶:做一道家常菜》(遠流);繪本《月牙公主》(秀威少年)等。於2005年開始擔任大專資訊志工,進入偏鄉服務,2007年開始輔導花蓮數位機會中心,帶著數位科技走進山風海雨邁向第15年,這段豐富之旅,讓他起心動念,寫成《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時報文化)。曾以部落繁星計畫在2009年獲得電子化成就獎「縮短數位落差」類專案優選,教育部大專資訊志工團隊金質獎。並以廣播節目「部落繁星:搶救數位落差大作戰」獲得多項新聞獎。

  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兼任數位文化中心主任、宜蘭花蓮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主任、教育部普及偏鄉數位應用計畫推動團隊主持人。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資料來源:博客來網站作者簡介)

 

引導寫作

  二○○七年秋天,接到一通來自教育部電算中心的電話,邀請我承接「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DOC)輔導團隊。DOC要做的,就是請大學的團隊,協助花蓮五個社區的電腦教學、文化記錄、產業輔導還有社會照顧。

  接下挑戰後,從輔導西寶、秀林、花蓮市、鳳林跟瑞穗開始,一年後,又增加了新城和卓溪,一共七個鄉鎮。花蓮狹長一百三十七.五公里,當時為數不多的設置社區,最北的點在秀林鄉的西寶國小,最南的點在卓溪鄉的古風村,一天來回的話,絕對印證了「披星載月」這句成語。總要分幾天,南北奔波,才拜訪完所有社區,很像公路電影中漫漫無盡的旅程,先體驗平面長一百三十七.五公里的概念,還加上海拔超過九百米的高度,晴天都是美景,颱風天偶有泥石流。走完一圈後的心得:輔導全縣「少少的」七個機會中心是道阻且長的工作。

  空間距離本來就是城鄉差距的天敵,教育、文化與經濟條件的差異,才是「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的輔導計畫最大的挑戰。

  先搭乘時光機,回到二○○七年的臺灣,當時全國曾經使用過電腦的民眾只有七成,有上網經驗的也只有六成五,如果把焦點放到偏鄉,則曾經使用過電腦的比例降到五成五,換句話說,在花蓮的民眾中,幾乎有一半沒有接觸電腦的經驗,更不要說上網了。教育環境的差異,加上從事農林漁牧業的鄉親,根本沒有學習網路的意願,也就自然成為資訊素養不足的一群。

  二○○五年和同學們服務阿美族部落的經驗,讓我發現,臺灣數位落差遠比想像中的嚴重,對家裡沒有電腦的孩子來說,他挑戰未來的競爭力已經輸在起跑點,絕對比過去更嚴峻!以前鄉下孩子只要把書讀好,熟習解題的技巧,還有機會跟都市孩子一爭長短;到了資訊時代,部落小朋友從小家中沒有電腦,社區沒有書店,學校圖書館沒有新書,缺乏尋找資訊、語言學習以及製作專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足,很難拉近與城市孩子的距離。

  眼前的輔導工作不是單純的教育訓練,讓老人家或農民體驗資訊設備,具備基礎的操作技能都還不夠,我們要讓自己更為強大,還要具備電子商務、影像記錄、資訊傳播等各項技能。所以做中學,成為一項功課,也是一大樂趣,同時觀察:如何要能以各社區為主體,以他們的社區或生命經驗喚起熱情進行文化、社會或農業銷售的改革,運用數位科技達到目標。

  在城鄉落差巨大的臺灣,小小的DOC力量畢竟有限。從一開始,我還是從人文和資訊融合的角度問自己:DOC是什麼?DOC可以是一間電腦教室,但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小朋友一進來就會開始玩電腦,可能還沒學會文書處理就網路成癮了。所以我認為DOC也應當同時是一間小的圖書館,就跟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的「閱讀分享計畫」合作,募書放在DOC裡面,小朋友來這邊,要先讀書、寫心得、寫作業以後,才能玩電腦。
DOC有很多其他的可能,當新觀念進入了電腦教室,DOC可以是農特產的個性商店、凝聚社區民眾情感的地方、讓老人在這裡編織夢想。最重要的是,因為臺灣每個農村的年輕人都出走,社區開始老化,有沒有可能因為DOC的連結,創造更多工作機會,讓年輕人有機會可以回家鄉服務?(改寫自須文蔚•〈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

 

  請根據引文所述故事,點出作者遇到什麼困境,又如何突破難關,解決問題,並以「困境」為題,寫一篇文章,抒發自己的感受與啟示。

教學文章由高師大附中 許靜宜老師提供

老師評語

「太多人沒有去實踐他們的夢想,因為他們去實踐恐懼」

「只要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
  

  有那麼一群人,懷抱著滿腔熱血,用十五年的光陰,希望讓數位機會普及到偏鄉的每個角落,讓偏鄉也如同繁星閃閃發光,讓不為人知的英雄人物露出,讓正在發生改變的力量凝聚。

  在這座島嶼上,這樣美麗的故事正在持續發生。只要給機會,孩子總是接得住的。

  二○○○年的秋天,須文蔚老師來到東華大學,接下校園報的指導老師後,從辦一份大學報,到走進山風海雨,帶著編輯社的同學接下教育部「減少數位落差:青年資訊志工團隊計畫」,從電腦的文書處理到教小朋友寫作、拍照、製作部落格。這樣的成長過程首先要面對的,是如何改變學生習慣。當團隊深入愈來愈多部落,發現課餘時間,小朋友多利用電腦教室的設備玩網路遊戲,不少孩子連辨識國字與書寫都有問題,在推動閱讀的過程中,看見小朋友顯然對書本沒有興趣,要孩子們寫心得更是難上加難。幸而團隊沒有放棄,大家一起設計團康活動,用更活潑的活動吸引孩子,看著孩子從抗拒到慢慢接受,輔導經驗充滿挫折、爭執與調整,但在期末分享時,許多人都含著眼淚,分享相互支持的真摯友誼,不論是團隊之間,或是和這些偏鄉的孩子們,都譜出了令人動容的故事。須老師相信「年少的熱血是一生的燃料」,這些團隊成員在畢業後,即使各奔前程,也都能在各自的職場上,繼續發揮年少的熱情。

  須老師推動的偏鄉數位教育不只在孩子的身上發芽,在牛犁社區,團隊用google  earth帶著新住民回家鄉,透過網路擷取家鄉圖片,和家人與社區民眾分享自己的家鄉;在壽豐鄉裡,團隊為銀髮族們打造了桌遊開發、多媒體製作等課程,讓老人家製作拼布畫再現生命故事,同時以定格動畫配上阿嬤的口述旁白,讓一段段生命經歷更為催淚,這樣的作品甚至到日本大阪參加二○一八未知亞洲藝術交流展,讓阿公阿嬤的故事有了更多流傳機會,也更看見自己的價值。

  長期在偏鄉服務,經費不足是一大隱憂,但缺乏人力資源才是致命傷。在人力不足的狀況下,挫折感總是很深,於是須老師在二○一一年推動旅行志工活動,把社區的需求提出來,讓有心的旅人在旅行的同時能和偏鄉民眾接觸,增進更多城鄉交流機會。

  在這本書裡,有太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值得我們一一品嘗回味。更重要的是,看見須老師遇到問題或挫折時,如何在困境中突圍,並帶著大家突破思想框架,讓資訊教育用更多元更貼近當地人的方式,落實在社區的生活中,所以每個社區的故事都如此撼動人心,也更值得我們思考:在教育現場,能不能隨時觀察學生需求,給予其需要的能力,甚至能帶著學生思考如何在多元多變的世界,利用創意,勇敢挑戰各個難關!非常精彩的一本書,很想推薦給您!

更多輕經典回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