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輕經典每月輕經典

【點閱數:1,716】

作者介紹

  洪愛珠,本名洪于珺,1983年生,成長於新北市蘆洲五股,倫敦藝術大學傳播學院畢。資深平面設計,大學設計學院兼任講師。工作之餘從事寫作,以記舊時日、家常吃食與經過之人。曾獲台北文學獎首獎及推薦獎、林榮三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作品入選《九歌一○八年散文選》。2021年出版首部散文集《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短文寫作

  與男子往來一段時日,多約在台北城內的咖啡館和戲院。好感若干,是否生情還說不定,但總之止於禮。這日他說,想到我家附近,看看我常提及的寺廟與市場。

  「你來。一起到寺裡拜拜,拜完去吃麵。」我說。雖說彼此手都沒拖過,相約在鄉里拜拜吃麵,已是交淺言深。

  寺是湧蓮寺,麵是切仔麵。

  切仔麵伴我三十多年,但鮮少與朋友一起,恐顯得太過親熟隨便。因此帶人吃去切仔麵,意思近乎於,家裡隨便坐坐,吃個便飯。如今人們在社群媒體上,輕易積累數百上千位朋友,能隨便一起吃碗麵的對象,百千之中,實沒有幾位。

  外公鍾意大廟口的切仔麵。他晚年跌壞了腳,此後只能短程走路。因此外公想吃麵,晚輩們速去駕車,一家人浩浩蕩蕩陪著他去。

  我們一家進店,坐店堂深處兩張大圓桌,長輩一桌,孫輩一桌。在切仔麵舖,沒人純吃麵,都切小菜。因此老闆娘問:「切啥?」「攏切來。」外公說。

  攏切來。意即店裡的所有切菜全部要一份。人多,切菜就豐富,瘦的腴的滑的脆的皆得。蘸大廟口的獨門豆醬,以粗味噌、豆瓣、辣椒製成,是日治時期遺風,稠濃清甘。豬肝剛斷生,帶粉色,潤滑夾脆。肝連環一圈薄筋,慢慢嚼,能嚼出韻。此舖三層肉可說是蘆洲最好,每桌點上。僅是烚熟的一清二白豬肉,竟那樣甜。瘦肉也可試,如此不柴,如此收斂而精細。

  外公外婆仙去多年。年過三十的單身女子,若貌似無憂無慮,旁人就開始比妳著急。安排好的相親不叫相親,改說「去交個朋友」。我既是挑剔外公的長孫女,自知秉性,不會妄想真能交上什麼朋友,更遑論婚嫁。唯有一心願,看似微渺,而根本難。運氣若可以,求一位吃麵的同伴就好。

  見了其中幾人。其中一位男士,帶我到專售鵝肉的店,卻只要了一碗麵,倆人以細碗分食。此外全店的鵝肉、鵝下水、鵝頭鵝屁股,這位先生全數略過不點,最後點了生魚片,上桌時魚仍含霜。

  另一位男士挑了義大利麵舖。培根雞蛋麵(Carbonara)遭廉價鮮奶油滅頂,慘白一片。對方倒是吃得很香。

  家教使我保持微笑,把麵吃了。心裡拿定主意,再見再見再也不見。

  憑藉吃麵,看清彼此的參差,有我趨吉避凶的直覺,和頻繁進出本地寺廟,可能的庇蔭。總之見識過感情逐漸成災這樣的事,多是從生活裡的碎石細沙,靜悄悄崩下來的。事先有兆,不好自欺欺人。

  話說回來,早先那位約我一起吃麵的男人,後來怎麼了?

  是這樣。我倆現在還一起吃切仔麵,三天兩頭去。不吃麵的時候,就在家吃飯。最初的拜拜吃麵之約,事後看來,也可謂是一種兆頭。吉兆。終得一位能辨滋味,同桌吃麵的生活伴侶。謝天謝地,好不容易。              (改寫自洪愛珠〈吃麵的兆頭〉)  

 

這是洪愛珠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散文佳作的作品,請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

本文題目是「吃麵的兆頭」,請問「兆頭」二字,在此所指為何?有何意義?

 

問題二:

作者以吃麵貫串了家族場景與生活伴侶場景,文中為何在相親吃麵後說「再見再見再也不見」? 而她與篇首那位相約一起吃麵的男子結果如何?

 

問題三:

請問你可曾品嚐過一種可以獨享,二人分享或多人共享的食物?請描寫這種食物在不同情境下的滋味與記憶,文長不限。

 

教學文章由中山女高 李明慈老師提供

老師評語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一書,曾獲國立臺灣文學館2021臺灣文學金典獎,2021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獎,及博客來2021年度百大暢銷榜中文書華文創作。

  本為平面設計工作者的洪愛珠,是近年頗受矚目的散文作家。寫作之路開始甚晚,2016年陪伴照顧以往善於烹調、做菜宴客最有神采的罹癌母親,她以書寫自我療癒,寫吃,寫過去的飲食文化與時代,最後寫一本書紀念離去的母親。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在編排上以類相從,分為五輯。輯一「老派少女飲食與購物路線」寫記憶中的老食物、廚具、市場、採買街區、居家隔離式吃飯;輯二「粥麵粉飯」談澱粉類美食,如切阿麵、粽子、粥;輯三「明亮的宴席」說家中的宴席菜,如滷肉、炸物、高麗菜捲及北臺灣閩式宴席中的特殊年菜「兜麵」;輯四「茶與茶食」,敘述家族喝茶的種種,有香港茶、英國茶、臺北老鋪茶食(特別是老天祿糕餅,大稻埕龍月堂的綠豆糕和鹽梅糕) 及摩登土產鳳梨酥的飲食回憶;輯五「南洋旅次」則談家中南洋長輩的交誼,泰國華人的飲食習慣。

  「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是洪愛珠此書的宣傳金句,書中美食描寫細膩動人,但除此之外,可貴的是流露出文學寫作的人性溫暖,飲食購物的感情,與臺灣閩南家庭三代傳承的人情。

  本書以2017年初試啼聲,即獲二十屆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為名,這篇佳作開頭說:

  媽媽病篤。倒數時日,她愈是寡食少語長睡偶醒,往生命靜止方向深水潛游。彼時我每日問她想吃什麼,然後盡量張羅來,博她一點病中日光。媽媽談食物的時候,較能談笑,於是以此喚她回神,多望一眼我們這些今世家人。

  其後將主題拉回外婆、母親和她共度的時光。外婆在大稻埕長大,在此逛街購物是祖孫三代的共同的回憶,一到大稻埕就讓她們回到了少女心態。文中從容呈現迪化街、永樂市場的街區懷舊走讀、內行貨品探訪,和商家老店的那種買賣關係的傳承。文末說道: 

  外婆走了十年,以為會陪我許久的媽媽,刻下也正在分秒轉身。恍惚間她們鬆手,長長的百年的大街上,四顧僅餘我一人。

  以時光流逝當中,只剩她一個人的感傷雋永地收束,餘韻無窮。

  而入選108年年度散文的〈港島茶記〉,則藉自小與親人家常飲用的港島鐵觀音,來懷念外公與母親:

  當年的許多人已經走遠,就我和茶留下。憑一脈可循,成人獨立後的孫女及女兒,從一個島,到另一個島去找茶,或說找一點時間遺跡。往後多麼思念,也要將自己收拾好,偶爾專心地給自己泡茶,然後生活下去。

  懷舊風中呈現出人與物的連結,畫龍點睛地在時光流逝中抒發感懷,生命傳承耐人尋味。

  而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散文佳作的〈吃麵的兆頭〉,由一整個家族如何吃切仔麵一事,細膩布局、多方照應。更以吃麵看人品,說緣分,還曾掀起讀者探訪文中蘆洲麵店和湧蓮寺的風潮。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的筆觸含蓄蘊藉,有足尖點地的輕盈,時而幽默,時而感傷,寫常民美食、故人身影外,以淡筆寫濃情,穿插歷史感與家族記事,景深十足使它與眾不同,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佳作。

更多輕經典回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