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賈桂琳.凱利 Jacqueline Kelly
出生於紐西蘭,幼年時隨雙親移居加拿大的愛德華島,在濃密的雨林環境裡成長,所以多年後,當她隨著家人再度遷移到美國德州時,炎熱乾燥的景象帶給她很大的震撼。她在大學裡先是學習醫學,後又學習法律,但現在發現文學創作才能帶給她真正的快樂。她目前跟先生以及一群貓狗,居住在德州的奧斯汀和芬翠思。
圖片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70860)
譯者簡介
鄒嘉容
年紀不小,卻仍然對生命中的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希望自己一輩子都可以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年輕人的活力,卻又擁有老年人的圓融和智慧。 平常最常做的事是讀書、畫畫、彈琴、散步和管兩個小孩。翻譯則是上帝交代的一項使命。代表譯作有《木屋下的守護者》、《十三歲新娘》、《地板下的舊懷錶》、《孿生姊妹》、《戰火下的小花》及《沉默到頂》等。
資料來源:《達爾文女孩》封底
作者的描繪是不落痕跡的,但閱讀的過程常讓人會心一笑。例如卡普妮雅一開始在筆記裡記下當天看到的小生物,只會寫一隻貓、幾隻蜥蜴、幾隻蚱蜢,其它什麼都沒有,後來慢慢進展成有細節的描述,還會發展出有趣的疑問,但爺爺並不會直接告訴她答案,反而要她自己把可能的答案找出來。這不正是科學的精神嗎?爺爺除了借她達爾文的書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帶著她親身接觸大自然,透過實地觀察,於是她的眼前展開了豐富的生命世界。
(推薦序:生命的第一堂啟蒙教育張蕙芬)
短文寫作:
教學文章由鳳山高中 陳子梅老師提供
《達爾文女孩》
在一次文學與植物、攝影的跨領域課程中,學生給了我這樣的回饋:
製作苔玉和移植鐵樹時我非常放鬆,主要是為了手中的生命感到無限喜悅。簡單來說我認為自己正與他們之間進行共筆交流。
在課程中我在影像植物和生命的相互對話間去探索文字塗抹之下全新的自身,感受變化帶來的驚艷。
這美好的經驗開啟了我開始大量閱讀跟自然生態相關的文學作品,這邊想推薦一本學生很喜歡的作品-《達爾文女孩》。本書是透過一位十二歲虛構少女:卡普妮雅.維吉尼亞.泰德的成長自述,勾勒出一名少女對於自然觀察的興趣啟蒙與觀察實踐,藉此向達爾文致上敬意。
卡莉是個11歲女孩,和家人住在農場中,她上有三個哥哥,下有三個弟弟,是家裡唯一的女兒,因此她總是一個人玩耍並觀察著住家周遭種種,在偶然間爺爺發現了卡莉這些喜好習慣,把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借她,教她如何做觀察筆記,如何使用顯微鏡,同時告訴她許多科學家的事蹟,引導她養成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例如在書中提到:她想出引蚯蚓出洞的方法,銷售給哥哥當魚餌,或是透過觀察發現不同顏色的蝗蟲其實有著不一樣的習性。
本書章節共分成以下幾個部分:如爺爺教卡莉如何觀察自然生態並實際培養植物(巢菜)的經驗;或描述卡莉與同學相處的學校生活,媽媽強迫卡莉必須學習女生該會的家事技能;也討論在這個新世紀的交會點,對於未來(西元1900世界末日)的恐懼。在科學故事的框架背景之後,更多的是,家庭生活的種種點滴、小女孩成長的煩惱與銳變。學生往往能從書本當中小女孩的成長歷程找到與自己相共鳴的學習經驗,進而一起一同思考,也或許還能進化改變。思索著是走在傳統符合正規價值的路途,抑或踏上充滿荊棘,卻是跟隨內心熱情的追夢之旅?在這個重視自我天賦的時代,相信我們都已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在一些名家推薦序文中,有些段落深有共鳴:
後來慢慢進展成有細節的描述,還會發展出有趣的疑問,但爺爺並不會直接告訴她答案,反而要她自己把可能的答案找出來。這不正是科學的精神嗎? (張蕙芬)
一個好的床邊閱讀指導者,當不能忽視這些故事的弦外餘音,岔開話題,試圖和孩子們討論。 (吳明益)
所以,如果能對這世界永保好奇心,並不斷的對諸多現象進行提問,而旁邊有個可以討論並給予智慧指引的人,這將是多麼幸福而美好的學習經驗。
這本書名為《達爾文女孩》,想當然爾和達爾文必有些許連結,作者將達爾文有名的《物種起源》一書的相關概念作為每篇的標題,配合卡莉的生活故事相互對照,在閱讀上不失為一種樂趣。從小說接近科學,藉由故事性的閱讀,慢慢靠近科學的有趣與奧秘。而書中也告訴我們科學的觀察是從生活開始,也許閱讀此書之後,我們就會開始留意這世界周遭發生種種變化的可愛,並進而去扣問隱藏於其後的真理。透過每一雙認真敏銳的眼睛、和每一顆多感纖細的心靈、了解到世界何其大,人類何其渺小,並且願意真誠地窮究一生,探尋這大千世界的繁花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