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輕經典每月輕經典

【點閱數:2,118】

作者簡介
口述:唐鳳

  現任臺灣數位發展部長,也是開源軟體工程師、公民黑客。從小因為先天心臟病,數次在學校突然昏厥,進而反思人生的意義。之後接觸中外哲學思考,成為穩定人生的力量。從幼稚園到小學,讀過九個學校。國中二年級得到全國中學科展首獎後,決定離開學校,在網際網路中自學。此後加入國際網路社群,參與制定網際網路標準的討論,在國際程式社群中學習、成長。十九歲成為創業家,二十四歲決定跨性別。之後以數位遊牧族的身分,以臺灣為基地,應邀加入矽谷的科技公司工作。隨後成為蘋果(Apple)公司顧問,參與Siri開發。同時參與臺灣第一大公民黑客社群g0v,共同提案並維護網路中文字典《萌典》至今。2016 - 2022年擔任數位政委期間,將公民科技導入政府運作中,建立開放思考及溝通的管理模式。倡議創新,透過〈總統盃黑客松〉鼓勵公務員回應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提出新的專案,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國際視野,並將創新成果分享到國際。2019年,入選美國《外交雜誌》(Foreign Policy)全球百大思想家(100 Global Thinkers)。

執筆:丘美珍

  品學堂文化長、專欄作家。著有《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歷任記者、編者、作者、譯者、編劇,曾榮獲文化部電影優良劇本獎、基督教華文創作金獎。曾任《經理人月刊》總編輯、《數位時代》編輯總監。

以上節自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0878

書影出處:博客來網站(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0878)

 

短文寫作

  在14歲決定從學校休學前,我曾經獨自去山裡面的小木屋閉關。閉關時,我主要在想的是,面對當時我所處的三種社會環境,我要如何調和衝突。哪三種環境呢?第一個是線上的環境,第二個是平常自己所在的現實的環境,第三個是我自己感興趣的環境。

  當時,我心裡的疑問是:我是不是一定要擁有某種社會的身分,才能繼續走下去?

  這個社會上的眾人,因為想要擁有一個身分認同,一種在社會上可以被辨識出來的社會身分,大家會要完成一個學業文憑,去找到一個工作的職位。因為,只要這樣之後,我不用特別說明,社會就知道怎麼跟我相處。

  那麼,如果我完全沒有這種讓別人可以產生社會認同的身分,會怎樣?這是我當時自問的問題。我後來的答案是,我想用「共同經驗」來取代「社會認同」。

  意思就是,與其說我是某個研究所的研究生,不如說我有跟某某老師研究的經驗。就像我現在不會說,我是男生或女生;而是會說,我什麼時候經歷了什麼樣的青春期的經驗。

  為什麼我捨棄「認同」?因為,認同就是「排除」。就是說,當我認同的是這個東西時,我同時也排除認同別的東西。當有人認同自己是在這個學校取得某某學位時,他同時也是在說,他「不是」在其他大學拿到的。所以,當有框定時,當然框定的範圍會比較小,所以,他同時在說的是,他不是框外的。

  但是,現在我如果不是用框定,而是用感受,我去分享「我曾經在這個時候有這種感受」。人們本來就是會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體驗,所以,這就沒有排除性。只要我在過去的某個時候,跟你在過去的另一個時候,曾經有過類似的體驗,這樣就夠了。我覺得,這就不是基於身分認同而產生的交流。

(節錄自〈我的99個私抽屜:我想度過一個「不需要身分認同」的人生〉)

 

請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請依據上文,試說明作者為何認為「認同就是排除」?並在日常生活想想看有沒有這樣的「小事」,舉一例簡單說明。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

問題(二):作者提到自己曾經思考面臨三種社會環境,該如何調和衝突。這三個環境分別是「線上的環境」(網際網路中)、「平常自己所在的現實的環境」(現實生活)、「自己感興趣的環境」(指的是個人興趣領域所形成的社會環境,如動漫世界、登山領域、某某明星應援團體等等)。請根據自己的經驗或所見所聞,至少選擇其中兩個社會環境,說明在這兩個(或三個)社會環境中,有哪些自處的技巧或方法?而若在這兩個(或三個)環境中的身份,有彼此衝突的情況,又該如何調和?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

 

教學文章由景美女中 江家慧老師提供

老師評語

推薦文

  從去年底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發布後,在全球重新引起了對AI的進一步討論。最近(2023年6月中)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名為《人工智慧法案》的立法草案,這是西方第一部全面的AI法規。這部法案的起草,代表著人類已全面跨進AI時代,不能停頓且無可回頭。這樣的科技進展,挑動演化的興奮,也勾起生存的恐慌,在文明的風景達到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時,我們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抵達浪尖卻不被吞噬呢?

  《我的99個私抽屜》這本由唐鳳口述,丘美珍撰寫的的集子,短小輕薄,分享了唐鳳對AI時代的生存心法。唐鳳何許人也?他是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也是一位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野島剛曾言「日本人看唐鳳,就像江戶幕府時代的人,在看明治時代的人!」這意味著他認為唐鳳在AI時代的腳步與眼界,在我們多數人之前。

  本書分為思考抽屜、學習抽屜、網路抽屜、工作抽屜與人生抽屜等五大部分,共有99篇短記。在思考抽屜中說明了他慣有的思考方式,「涵融」是其思想的主軸;所謂「涵融」指的是找到共同經驗與溝通之處,不否定他者,更重要的是自由平等的參與、容納。

  成長過程長期自學的經歷使唐鳳在學習抽屜中,提出了非常引人深思的討論,她說「知識必須經過自己的創造歷程而產生」,而「關鍵字」就成為求知的起點。書中舉例提到:

  之前,我剛好接到疫苗相關任務,腦子裡就出現了「疫苗」這個關鍵字,如果是要規劃疫苗接種證明,需要電子簽章,我就會先去看,例如,歐盟是如何處理,目前碰到什麼爭議,歐盟為什麼會這樣定?也許是WHO有給一個什麼規範,上面每一項後面的有相應的網頁或規範,也會有別的延伸資料,所以我會繼續追查的它的參考資料(reference)。裡面如果有某個概念我看不懂,我就再去找資料,把那個概念看懂。因為對我來說,如果沒有追到底,我並不是真正瞭解前面的大概念,怕有誤解。

  由上述可以知道,對唐鳳而言,學習就是從關鍵字的大概念出發,到資料的檢索,再到提出疑問(如何、什麼、為什麼),再到資料延伸追查,在這「不斷發散、收斂的過程」,將零碎訊息,形成大概念底下的一系列綿密網絡,完成屬於個人的系統化。這樣的知識的系統建立,是靠著自己創造的歷程而產生,並非先照著別人所設計的路徑進行學習,連結成屬於個人的知識地圖。而理解關鍵字的最後一步,則是「實踐」:「在別人提供的知識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實作經驗,作為驗證,加深理解,或是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這樣的學習方法,對於年輕的「螢幕腦世代」學習者來說,無非是明亮的一盞燈火。

  至於工作上,唐鳳認為創新的主要技巧在於不立刻做出判斷,不帶主觀判斷地去閱讀、聆聽,把所有訊息都是為材料,才不會失去探索的空間。在工作協作的會議中,最重要的則是追問「核心問題」。「核心問題」就是立場不同的狀況下,存在的「基本共識」或是「無可否認的底線」,以「核心問題」出發,就能在會議中發展出解決的方法。在書中,作者提出如何跟AI一起工作的重點方法,以及未來AI發展的方向若能處於「連結人跟人」的狀態,則不會產生取代的問題,當人的協同能力增強,所產出的結果將會遠遠超過「個人競爭力」。

  在人生方面,作者大量運用了老子的哲學,融入其生命體驗,為讀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本書最後的附錄是在2021年9月東京大學的全球領袖計畫的對談紀錄,提供讀者對創新與領導,有進一步的認識。讀完全書,你會發現,對於AI時代的來臨,有著較為沈穩的底氣,無論風頭與浪尖,掌握時代心法,就能滌除玄覽,靜觀自得。

更多輕經典回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