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輕經典每月輕經典

【點閱數:1,214】

作者簡介

郭佩宜/主編
  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芭樂人類學》主編
王宏仁/主編
  任職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巷仔口社會學》主編
林開忠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
張雯勤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郭佩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宏仁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趙綺芳
  倫敦羅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Roehampton)舞蹈系
莊雅仲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容邵武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龔宜君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
顧坤惠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邱韻芳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人類學碩士班、原住民專班
林秀幸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作者簡介、圖片資料來源:博客來網站

 

短文寫作

學習歷程百字簡介撰寫:

  田野研究不僅僅是一種資料收集的取徑,更是一種理解文化、反思自我的過程,也可作為一個學習歷程的主題與方法。請嘗試選擇身邊的一個文化現象或社群,進行一次小型的田野調查,例如家鄉的傳統節日、社區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或學校社團等。調查過程中藉由觀察、訪談形成問題意識,總結所收集到的資料,分析該文化現象或社群,並闡述在調查過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田調完成後,請為以上的探究歷程,書寫100字的介紹。其中可以包含五部分:

  1.引言:簡要介紹研究對象和研究計劃。

  2.田野調查過程:簡述田野調查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3.自我反思:調查過程中的個人感受和思考。

  4.結果與分析:總結調查結果並進行簡要分析。

  5.結論:反思田野研究的價值和個人收穫。

 

教學文章由新豐高中 蔡承君老師提供

老師評語

推薦文

  當我們聽到田野調查(fieldwork)時,第一個想法會是什麼呢?到某個偏遠地方訪查?深入特殊群體的生活當中?或是和異文化碰撞出火花?無論在何種年紀,提到田野,總是帶有一層朦朧又真實的想像。在這本書中,田野不僅僅是一個地方,更是一種理解的過程。我們將一同經歷由數名研究學者聯袂撰寫,充滿挑戰和啟發的田野故事合集。從台灣、東南亞到大洋洲,從原住民到台商,涵蓋法律與地方制度、移民網絡、台商策略、社區運動、轉宗經驗、命名政治、民間宗教、地景與歷史觀等,豐富多元的田野案例不僅展示了研究者所歷經的種種挑戰,也呈現了他們對當地文化的認識與詮釋。透過與當地人共同生活、學習語言和文化、參與觀察,研究者也必須經歷數年的田野洗禮,才能「轉大人」。

  在閱讀田調文章時,我們往往關注如何深入了解「現象」或「群體」,而研究者的「自我」容易隱匿在背景之中,只能透過他們經歷了什麼挑戰,如何蒐集資料、獲致研究論點、最後寫成學術論文的歷程中,一窺研究者在田野調查中的定位與成長。其中,〈後台故事:做田野與寫文章〉一章中,作者龔宜君詳述了如何融入東南亞台商的田調過程,也思考選擇台商作為研究對象,對自己、學術界和台商有什麼樣的助益?為什麼會關心這些現象?又能帶給台商什麼回饋?有趣的是,起初台商請作者帶幫忙帶東西回台灣,但作者腦海不禁浮現帶違禁品出境而入獄的電影情節後,才明確自己所應做的「回饋」不是實物上的幫助,而應以公共事務的方式來提供研究成果的進展,或傳遞相關議題的資訊。而在書寫田野的經歷中,成為寫作動力的往往是針對論文問題意識的「解謎」:確立現象、重深描述、領會了解。作者認為可以先領會研究對象言語行為的涵義後,再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因為缺乏領會時,人們看到的現象描述容易流於表面或抽象,從而陷入書寫者的自言自語。

  而在〈田野意象與祖先的凝視〉一章,提到在田調中「同理」是如何逐步發生的。一開始,作者林秀幸自言置身「理性客觀」的立場,觀看台灣鄉鎮宗教活動,從對其失序與缺乏公信力的恐懼排斥,到認知某些宗教儀式正因感覺到他人的存在,故創造一個天地眾神的空間,鼓勵人們向外溝通,找到連結與整合。而回到日常生活,作者體會到人、物之間必有關係、脈絡,人們其實具有多重感知能力,如超出理性和感性的對立,或既非理性也非感性,才能深化對事件的感受。由此,作者也不時反思:現今科技語言的時代中,機器簡化了事實,「崇尚機器權力的時代,人手一部攝影機,不知道有誰還願意「活」給別人拍,「活」給別人詮釋?」人們如何在「事實」中安靜片刻、延伸想像,品味自我在各種層次的變化?最後,作者總結田野意象:除了做為知識建構的一種途徑,「田野企圖維持一種接觸——面對面的過程,隨之而來的要求:耐心、重新面對、不輕易說再見的戀情。」本章從開篇學術語言濃厚的敘述,隨著作者軟化理性的稜角,進入宗教祭典和日常生活中發現「神會」的意義,最後竟然,令人驚喜地賦予田調一個觸手可及的定義與溫度!

  田野,不只是外在的「工作」,它轉化了研究者對知識、對世界和對自我的認識,也是自我追尋與成長的歷程。而身為教師的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將田野的技藝運用於教學。透過田野的理解過程,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人、世界,以及自己。或許,這本書能成為教學中的寶貴資源,啟發學生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行為的好奇心,並培養其研究知能與跨文化交流能力,讓田野不僅僅是一個地方,更是一種同理的過程。

更多輕經典回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