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輕經典每月輕經典

【點閱數:10,986】

 

作者簡介
  周文龍Joseph R. Allen,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中國文學及文化研究榮譽教授,亦為該校亞洲語言暨文學系創系系主任。擁有多部著、譯作,包括《藉他者之聲:樂府詩研究》(In the Voice of Others : Chinese Music Bureau Poetry)、《禁忌遊戲與錄像詩篇:楊牧與羅青的詩歌》(Forbidden Games and Video Poems : The Poetry of Yang Mu and Lo Ch'ing)、《夢想之海:顧城詩選集》(Sea of Dreams : The Selected Writings of Gu Cheng),以及近期針對臺灣日本殖民時期攝影的系列研究。

 

譯者簡介
  陳湘陽,臺大外文系畢業,現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博士班,研究華文文學英譯及中英比較修辭。從事口筆譯工作多年,勇於挑戰各式各樣的翻譯任務。曾任世新大學及實踐大學兼任講師、創勝文教翻譯講師。酷愛文學、音樂與運動,偶爾沉溺閱讀寫作,對中西歷史亦極感興趣。譯有《Kiss!吻的文化史》、《覺知的力量:蛻變生命的金鑰》、《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合譯)、《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合譯)等書。

  蔣義,臺大外文系畢業,自由譯者,現就讀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熱愛旅行、喜歡歷史的基督徒,期許自己在翻譯的路途上不斷精進。

  (錄自本書內頁介紹)

 

 

 

文本閱讀測驗一:問答題

 

以下問題依序作答思考,沒有標準答案,但有助於加深閱讀文本印象。
一、請觀察以下兩張地圖,試比較兩者表現手法不同之處。

1896年繪製   

 

 


1897年繪製

 

 

二、閱讀以下文章,並說明作者比較兩張地圖表現手法不同為何?
   
  有一張臺北市雕版印刷地圖,雖然是在一八九六年印製且外觀稍具日式風格,但依我所見,卻還是反映出一八九五年以前中國看待臺北的觀點。這張地圖主要依中國傳統的製圖學繪製,插圖也模仿縣地名錄上的畫法,而非採取日本慣用的表現形式。舉例來說,城內許多建築物在地圖上都以近乎圖例式的屋頂輪廓呈現,這種特徵在地名錄和早期的地景圖中都可觀察到。而且臺北城牆在地圖上的呈現方式遵循傳統,呈現一個朝向南方的方形(北門在地圖最下方),且整張地圖採用了「移動視點」的畫法。尤其是地圖上的各座城門,各自都呈現從城外看進去的樣子,因此最能體現這種具備多重視角的畫法。(節錄自第一章,頁51)
  在這個過渡時期繪製的其他地圖,則提供我們看待臺北的不同觀點,其中以《臺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為代表。日本繪製的地圖在內容及細節上和清朝時期繪製的地圖相去不遠,不同的是日本人採用全新的製圖法呈現出這些細節。地圖遵循明治維新時從歐洲引進日本的現代製圖學傳統,以平面圖的形式繪製:地圖的方位和清朝繪製的地圖不同(北面在地圖頂端)、以單一視角繪製、採取二維平面地圖設計,並清楚註明比例尺的標準和圖形符號的定義。地圖的繪製方式傳達的訊息是:我們不太清楚該怎麼運用這個空間,但務必要讓臺北成為望向東京和歐洲的另一雙眼睛,而非倒向大清帝國抑或當地的文化。(節錄改寫自第一章,頁53-54)

 

 

文本閱讀測驗二:寫作題

 

  「符號」和「城市」之間的連結已有數十年歷史,最早出現在一九六O和七O年代的都市符號學(urban semiotics)論述,……羅蘭•巴特主張城市空間是一種「真實文本」(true text)、「人類刻畫在空間中的印記」,他更認為「城市是一首詩」。(我受過中國詩學的訓練,因此對這想法很有共鳴)不過巴特認為城市作為一個文本或一首詩,應該擁有一些能產製意義的「都市體素」(urban tissue),而非只是一些「表意詞彙」(lexicon significations)。……讓我們回到「符號」最直覺的定義:那些在城市裡四處可見的實體,告訴我們街道的名稱、建物的功能、雕像的主題,抑或警告我們別在捷運上吃東西。這些符號幾乎完全透過語言流通,因此是符號系統中最易察覺也最微妙的一部分。就像建築一樣,這些符號植基於「功能」之上,而「功能」正是一種「直接意義」――以清楚的語氣聲明某事某物,然而這些符號也寄寓著一些「間接意義」。如同建築一般,這些符號的間接意義╱隱含義可能比其直接意義╱意圖來得強而有力。比如臺北捷運上用中文、台語、客語和英語報站的「廣播系統」,每分每秒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聽得到,但它們不只是在提醒下一站叫什麼名字,更是在證明、在宣告這座島嶼上語言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過去受到長期的壓制);車上的廣播在告訴我們,捷運是個體現多元文化主義的嶄新空間。(節錄改寫自〈後記  理論依據〉)

 

  請閱讀上列文章,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根據引文所述,城市裡充斥著各式符號,請從畫線標記羅蘭•巴特的說法中選擇一種,說明你的詮釋。

問題(二):請以「我的城市符號學」為題,寫一篇的文章,描寫你生活的城市裡,哪些符號在生活中息息相關,又造成什麼影響或思考?

 


教學文章由北一女中 鄭元傑老師提供


老師評語

《錯置臺北城:循著學者的路人視角,從公園裡的銅馬出發,探勘百年首都的空間、權力與文化符號學》推薦文
   
  先說說和此書相遇的機緣吧!
  因為課程的需要,我必須爬梳關於臺北市歷史、地理、商業與人文面貌演變的資料,交通方便地點絕佳的連鎖書店裡找不到具有深度廣度的此類書籍,最終在城市一角的獨立書店,透過店員推薦而覓得此書。此時竟有一種錯置感,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城市街頭,找不到城市的身世,反而在城市邊陲讀到來龍去脈的故事。「錯置」連結我的覓書感觸,也呼應此書的主軸。
  作者以「錯置」的概念分析臺北市的城市結構,「『錯置』的概念似乎與臺北市的整體空間狀況非常吻合,因此成為極佳的分析工具。……臺灣多變的地理、歷史和文化條件使錯置在這座島嶼上特別容易發生。」作者更以流體力學現象解釋文化錯置,讀者容易想像畫面,將抽象文化具體化:「將某物置入液體中,會排開一定體積的液體(如船身),藉此便能測出該物體的體積。我挪用這樣的物理特性,來探討一種文化形式或現象如何『排開』其他文化,迫其離開中心移至邊緣,但不至殘缺殘缺或消失。」錯置的概念放入臺北市的歷史脈絡,使本書能清楚解釋從清朝、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的文化、權力消長,理解臺北市建築、交通、公園等空間結構變化。副標題顯示此書兼具學者一絲不苟研究精神,但以路人視角輕鬆趣看臺北市。身為文學、文化研究教授,周文龍除了研讀文獻,更以鄉土踏查的方式,訪問相關人士並親眼見證書寫標的物。甚至因應主題需要,作者須跨入不同領域,例如第一章探討城市空間規劃,跨入地圖繪製歷史,了解地圖呈現手法,因為從中可以探索政府統治意圖。第四章講城市裡的公園,為了瞭解二二八公園裡官方地圖從未標示的土地公廟,遍訪了公園管理者、廟方人員,更要延伸探討廟宇與人民關係,最後因著人民的力量,解決公園與廟方對立關係。因為路人視角加上學者研究態度,本書文字不賣弄專有名詞,能以易懂的方式讓讀者收穫專業知識,跟著作者抽絲剝繭每一主題,有如旅遊深度導覽,看見風景背後的歷史文化。
  本書結構除前言外,共有七章主題,後記理論依據一章。前言從宏觀的歷史講臺灣命名由來及政權演變,幫助讀者迅速了解時間脈絡,有助於後續章節解讀空間時,定位時間點。主文七章以繪製地圖、城市影像、交通、公園、雕像探討臺北市空間規劃與人的關係,甚而延伸到統治者的權力消長。例如第一章以地圖為主題,一般人看地圖指是匆匆看過,頂多尋找與自己相關的地理位置,但作者提醒我們每一張地圖都告訴我們時代脈絡與視角。一張地圖有沒有把中國和臺灣相對關係畫進去,有沒有對於某處仔細繪製,有沒有把其他國家畫進來,在在標誌世界如何看臺灣。十七世紀以前中國地圖很少畫進臺灣,反映出當時中國統治者認為臺灣毫無價值可言。荷蘭人統治期間以臺灣西南部為重心,因此多受限於熱蘭遮城附近港口和周遭地區,奪取西班牙在淡水基隆根據地之後,視野不再限縮,更顯現荷蘭人將複製西南部經營成功的經驗,經營北部。日治時期的臺灣地圖會在北端以外畫進富士山,象徵母國。作者藉由地圖解讀,建構讀者歷史脈絡與政權關係,在地圖上也能看出錯置概念,也就是當新政權介入,地理空間即呈現舊政權被排除,而權力也轉移到臺北盆地。第一章表面上講的是臺灣,但與臺北市歷史脈絡不可分割,雖然作者提到閱讀時可以不按各章次序,但我建議仍以編排順序閱讀,先建立全面史觀,再聚焦細部主題。第三章講臺北市交通更令人耳目一新,臺北市是東南亞第一座拆除城牆的城市,城牆去除代表城市的視野與可及性增加,日治殖民時期在城牆舊跡開闢的三線路(註1) 讓原本的「侷限」空間變成「開闊」空間,拆除城牆闢建道路也是當時世界潮流,標誌臺北市成為現代都市。近代捷運又在日本三線路下方建設,如板南線某些段落幾乎完全按照當年城牆軌跡,而捷運更是全球化的象徵。據此論述,由城牆、三線路到捷運,可以對應時代下的帝國統治、殖民時期及全球化。錯置的概念在此表達出來:備受推崇的臺北捷運系統,事實上就是舊城牆的垂直錯置,讓臺北市民以這樣的方式航向新世界
  閱讀本書讓人有挖掘臺北市最深層秘密的感覺,更使市民看到的每日風景具有意義。因為在時代與權力、空間與時間的錯置下,許多真相被隱藏起來,舉例來說,二二八公園設計概念從東京日比谷公園而來,日本設立公園的概念又從歐洲而來,公園的概念是使人民健康,因此公園裡就有各式球場。(但二二八公園的球場已被更改為水池)日治殖民時期三線路及臺北市是依照奧斯曼(Haussmann)改造巴黎的經驗進行都市計畫,因此三線路有如香舍麗榭大道,在其周圍有大型建築及公共空間。而臺北城門保存雖歷經波折,但能夠留下來一方面保存菁英文化紀念價值建物以拉攏臺灣人,一方面也可能來自於統治者後藤新平在柏林目睹布蘭登堡門的啟示。原來臺北市的美相當具有歷史意義,也有歐洲文化影響,可是我們為什麼有時覺得臺北醜陋,甚至雜亂無章呢?書中也分別在不同章節進行論述,我在此交給讀者自行尋找答案。
  本書書末後記除顯示學者的嚴謹,更幫助讀者理解書中看似平凡的用語背後的理論依據,例如「錯置」一詞便以數頁篇幅解釋使用脈絡。各章的註釋全部集中於書末,建議讀者先標記以方便查找。而本書的譯者相當用心,翻譯同時也進行查證,力使本書資料正確,用語精確。本書可以說從二二八公園(作者使用「新公園」稱呼)開始,於二二八公園的一匹銅馬身世探索作結,雖然大部分文本敘述範圍在清朝城牆框起來的「城內區」,但城內的各種空間錯置背後的脈絡,不正是現今臺北市的身世嗎?不管你是不是臺北人,都應閱讀此書,你會發現街頭、公園到每一角落都有歷史故事,怎麼能擦身而過,忽視一座城市的身世呢?

 

註1:三線路大致為現今的中山南路、愛國西路、中華路、忠孝西路

更多輕經典回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