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天地自學天地

【點閱數:12,589】

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逆境中的超拔生命

導覽
1.石德華〈貶謫文學〉一文中,作者認為貶官士人的政治悲劇對他們的人生有何意義?文長約50字。 2.人生有如一條長遠的旅途,其間有寬廣平坦的順境,也有崎嶇坎坷的逆境。貶謫文學是前人面對人生逆境時的所思所感,呈現屢經災難卻仍超然可敬的生命。請思考曾經閱讀過的貶謫文章,說明你最欣賞哪一位前人的智慧,並說明原因與對自己的啟示。文章約200字。
內容

短文寫作:逆境中的超拔生命

〈貶謫文學〉(節選)石德華


  屈原放逐,作憂思無窮的〈離騷〉;賈誼被貶,作自憐自傷的〈弔屈原〉、〈鵩鳥〉諸賦;堅強的韓愈也不免在〈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中低沉地說出「好收吾骨瘴江邊」;在朗闊曠達之前,蘇軾曾在〈寒食帖〉流露「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的悲傷;劉禹錫曾對白居易說:「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至於白居易,他在領受江州歲月「三泰」的前一年,曾在一個蘆花搖盪、江心月冷的夜晚,因一曲琵琶而淚溼青衫;而柳宗元,他似乎一直未曾真正擺脫貶官的陰影。在南荒柳州病弱的身影不停辛苦勞累,即便他的治績讓後來到柳州的官都不敢怠惰,但任何人都能感受得到他的不快樂。西山上心凝形釋的境地,只屬夢還未死絕的永州,在柳州,他拚了命地工作,是為了遺忘;長安,是他塵封的,永不敢再觸碰的記憶。
  人人都會哀怨軟弱,但自覺的人,會拒絕讓生命只止於哀怨軟弱,生命總會自己找出路的,但必須得先正視自己的災難,承認自己的軟弱,感受挫折的承受力,然後才能真正找到托起或托高自我珍貴生命的正確方式。自覺,是對生命最深沉的省思,承認軟弱,正面迎視軟弱,才能成功轉化軟弱。在陰影下站了會兒,決定不只如此,便勇敢站出來,站在陽光底下,這是最貼近人性的心靈歷程,最勇敢曠達的人也都如此;自覺與正視,改變的開始。
  他們被冤屈、被拋棄、被拘困,乃至逐漸趨於荒廢的感覺,始終啃齧著謫官們的內心,使他們飽受折磨與煎熬。他們背井離鄉,拋妻別子,既憂又懼,面對的是艱苦的旅途,等待他們的是無法預測的未來,這又是另一種苦。苦,令生命深邃。這正是他們在朝廷為官時所到不了的生命境地。
  許多士人曾遭到多次或者長期的貶謫,有的竟然死於貶所,如著名文人張說、李邕、王昌齡、劉長卿、韓愈、蘇軾、王禹偁等被貶都在兩次以上;劉禹錫長期被貶在外,蘇軾亦大半生都是貶謫歲月所度過的;柳宗元等更是在流貶地齎志而沒的。貶官士人的政治悲劇更激發了他們對現實的認識,使得一些人對功名逐漸淡漠,一切淡然處之,在悠遊山水中追求一分心靈的恬靜,把返歸自然當作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儒與道合一,這何嘗不是生命另一重的柳暗花明?
  貶謫期間的文人,接近人民、深度體察社會生活,使得他們能更加真切地關注朝政、體恤民瘼。假如不經貶官,他們會不會只是中國官場狂巨政爭濁流裡的一粒小浪沫而已?因為被貶,我總能在這樣一幅境地中,看見杜甫、韓愈、柳宗元,看見王禹偁、范仲淹、滕子京、蘇東坡……,看見一個個超拔而起的可敬的生命。

 

  閱讀以上資料後,回答以下問題:
1.石德華〈貶謫文學〉一文中,作者認為貶官士人的政治悲劇對他們的人生有何意義?文長約50字。

2.人生有如一條長遠的旅途,其間有寬廣平坦的順境,也有崎嶇坎坷的逆境。貶謫文學是前人面對人生逆境時的所思所感,呈現屢經災難卻仍超然可敬的生命。請思考曾經閱讀過的貶謫文章,說明你最欣賞哪一位前人的智慧,並說明原因與對自己的啟示。文章約200字。

 

 

教學文章由內湖高工 陳雪君老師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