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天地自學天地

【點閱數:976】

唐—杜牧—阿房宮賦—後疫情時代新哲學

導覽

杜牧見晚唐君主大興宮殿,故作〈阿房宮賦〉以提醒君主戒奢的歷史教訓,也正如初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所言:「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但何只君主要戒奢知足,身為平凡的人們也需要。人們對於追求「滿足」總有一種嚮往、一種執念,因而常會忘記要「知足」。其實決定「不要什麼」比「要什麼」更值得深思,學習「斷、捨、離」並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能享受「減法的生活」才能讓人獲得心靈的自由與快樂。請閱讀下面的文章後,分項回答問題。

內容

只能依靠機器人嗎?後疫情時代新哲學:夠了就好

文 劉光瑩  更新時間:2020-05-12

  新冠肺炎改變了一切。從人類生活到自然環境,都天翻地覆。這百年來重創人類社會最巨的傳染病,讓城市沈寂了,地球卻活過來了。從北京、曼谷到新德里,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多個城市2月的PM2.5濃度降到2014年以來同期最低。印度新德里的AQI從平常的200降到20,很多印度人有生以來第一次看見藍色天空;從澳洲的袋鼠到英國的山羊,都從野外進入人類世界,在空無一車的街道上肆意跑跳。極為諷刺的,在世界地球日運動滿50週年之際,路上沒有汽車、工廠生產減少、人們減少出門與購物,讓地球找回了100年前的乾淨環境。

  台灣原本就有一群都市人,選擇走入山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七成食物來自親手栽種。早在大疫來臨前,就相信減法生活對地球的好處,走入另類生活方式。走入天母後山,尋回生活真諦,驅車來到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在猶如韓國電影《寄生上流》的豪宅區後方,拐進蜿蜒的紗帽路,霧氣就開始襲來。來到野蔓園,很難想像這兒離台北的塵囂車程僅20分鐘。這是人稱亞曼老師的唐嚴漢,16年前離開風風火火的商界後,一點一滴打造出的樸門永續基地,實驗對土地和人類友善的生活方式。

  樸門(Permaculture)融合了永恆(permanent)、農業(agriculture)和文化(culture)的觀念,由兩位澳洲生態實踐家於1974年提出,藉由觀察與模仿自然運作的模式,學習以「順天應人」的方式,設計出讓人們在環境中能充分獲得食物與能量的系統。放眼望去,這一甲半的園地。野蔓園的菜園是「雜菜園」,各種菜長在同一塊土地上,有韭菜、青蔥、生菜、茄子等。樸門設計的原則是自給自足,有三大準則:照顧地球(earth care)、照顧人類(people care)、資源公平共享(fair share)。

  為了照顧土壤和人體健康,野蔓園的菜園是以土壤和堆肥交錯堆疊,不用化學肥料,照顧土壤。資源公平共享,體現了「夠就好」的哲學。負責人說:「自給自足的前提,是人類每天消耗的資源,都該來自付出勞力得到的收穫,有做才有得。如果自己的資源足夠了,多的應該分享給其他人,而非服從一般資本主義邏輯,不斷累積財富存在銀行裡,只是為了不斷膨脹的數字。」自給自足的重點,是知道自己需要多少,而不是吃到飽、吃到撐,造成資源浪費。

  2012年,野蔓園「吃自己種的米,留一塊乾淨土」計畫,榮獲第四屆學學獎綠色公益行動組特別獎。如今,他們每年3月都會邀民眾上山插秧,期間由野蔓園志工幫忙照顧稻穀,收成後,民眾就可吃到自己親手參與種出來的米。野蔓園最新的計劃,是打造共生農場,除了農活勞力,更要營造讓人放慢腳步的生活環境。對於野蔓園來說,新冠肺炎是「思考人類對自然環境、對自己做了什麼,才造成今天的後果?」的反思時刻,該是時候轉向更永續、簡單的生活方式。5年前在IG貼文,全世界用 #zerowaste(零廢棄)標籤的貼文只有1000多則貼文,前幾天看已有500萬則。可看出人心和行為已永遠改變了。

  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因為人如何對待環境,不論產生的是好或壞的影響,最終結果都會回到人類自身。

節選自〈【天下雜誌】只能依靠機器人嗎?後疫情時代新哲學:夠了就好〉

網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0043?from=search

 

問題(一):作者認為「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原因為何?(文長150-200字)

問題(二):從杜牧〈阿房宮賦〉中的敘述可以明顯感受到秦王「滿足」於追求安逸且奢侈的生活,以至於百姓怨聲載道,自取滅亡。想想我們的生活,似乎有些束縛,是我們自找的;有些壓力,是我們自給的;或許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的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嘗試大膽丟掉真的不需要、失去也無妨的東西。減去這些不必要的煩惱,自在快樂也才能油然而生。請從自己的經歷或見聞之中,找出一次的體驗,證明減法生活的美好。(文長250-300字)

 

教學設計由高雄市立楠梓高中 顏嘉儀老師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