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推薦作品選登九十七年九月第二篇
推薦老師姓名:王麗珍
學生姓名:楊侑穎
學校全名: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班級:高三平班
作品類別:一般習作(97年第一次學測北模試題)
我心中有首歌
最近在回家的路上,常不覺地在心中輕輕唱著「只要我長大」,有時心聲無法悶在心裡,也常常脫口而出,引起旁人側目,但我已顧不得。
爸爸在這個暑假走了,或許是到天上繼續作守護我們家的天使。一切來得突然,就像平常一樣充滿歡笑的日子,一通電話就為它畫上了句號。曾經以為永遠的幸福快樂就真的像夢一樣消失了。媽媽不知所措的像個孩子,妹妹哭喊著不公平--為什麼我可以比她早到這個家?就在這一瞬間,「長女」的意義被重新定義。我,必須長大。就像林海音的那篇文章說的一樣:爸爸的花謝了,我長大了。
我想要長大,想和爸爸一樣守護這個家,但快速蠕動想離開繭其實會受傷。包攬一切才發現自己的沒用與無知,在未了解「生存」之前,怎可能體會「生活」?太多的人要我壓力不要太大,但我放下的壓力誰能為我承擔?
「家事不要你牽掛,只要我長大,只要我長大。」我知道長大是急不得的,但我希望自己加緊腳步,該向別人尋求幫忙時就要讓人一起承擔壓力。爸爸!你放心,我會唱著這首歌,勇敢面對我們的新生活--幸福快樂的生活,第二章。
一首歌絕不僅是一首歌,尤其是存在心上與歲月同度的那首歌,它必然伴隨著一份回憶、一種情懷、一段故事或一個人影,不論盼望、領會、無奈或自得,無論墜落、超越、傷害或重生--都不離開罪與悔、愛與痛。
辭曲所以難忘,背後必顯映著生命的無常或者人性的軔度。作者的情有多深,那首歌就被詮釋到多深,作者的體悟有多深,歌的意境就被拓展到多深。換言之,作者自己有多感動,便能使人有多感動,作者自己得到多少啟示,便能帶給別人多少啟示。
瘂弦說:「成功的作品是作者全人格的投影。作品的魅力,來自人格的的魅力;作品的光輝,來自人格的光輝。」這篇文字,我們讀到的正是大多數人不曾或不懂的感受,簡單的一首兒歌,卻讓人見識到「愛比死更堅強」,因愛而萌發的空前責任感,帶給讀者默想與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