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選登 學生作品選登

【點閱數:692】

101年9月推薦選登--- 誰改變了我們

內容

國文學科中心高中高職寫作學習網站各校作品選登
民國101年9月份推薦作品
屏東女中第七屆雨豆文學獎散文組
佳作
205戴寀如

誰改變了我們

   
「遶境」是指神明每年定期巡視其轄區,以安定人心、驅逐邪煞,是神明的「例行性任務」。「進香」則是信徒迎請神明前往外地廟宇的拜會、聯誼活動,藉此鞏固雙方情誼,因此進香不只是神與神之間的聯誼,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新活水》第 10 期〈苦行還願謝神恩─媽祖遶境進香〉


  這是一個陽光普照的冬天早晨,路上意外的出現了繞境的隊伍,伴隨著鑼鼓聲、電音組曲響徹雲霄。一旁的交警指揮著持續了兩個小時的活動,儘管烈日惡狠狠的燒燙著我的皮膚,卻燒不盡我的熱情與好奇。忘了是什麼時候,我和妹妹總是會在看到繞境隊伍時興奮的駐足觀賞,就算站上一天也在所不惜。
  現在的遶境活動,流行歌曲是家常便飯。但是,這卻是我第一次在屏東的街頭親眼看見鋼管女郎。我看得出來,妹妹和我一樣的震驚。她們濃妝艷抹、穿著火辣,在廟口隨著音樂扭腰擺臀,還不忘在結束時雙手合十,向土地公行個禮。不知道要怎麼形容這樣的感受?我多麼希望,她一直都只會在電視新聞上被報導出來……。
  這次的主辦單位是玄天上帝廟,因此在土地公廟前的儀式不如行大禮時那樣隆重。等待隊伍全部通過後,廟方施放了萬頭炮,巨大的聲響結束了早上這一處的活動。望著散去的人潮和漸行漸遠的隊伍,我帶著有點迷惘的心回家……。
  晚上吃過飯後,熟悉的聲音再度清晰,那是沖天炮的聲音。我和妹妹興奮的收拾好碗盤,出了家門,跨上鐵馬,衝向離家不遠的玄天上帝廟。「這會是今天最精采的部份!」我這樣期待著,略帶點不安。穿越馬路上一片鞭炮海,我和妹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搶到空位停車,鑽進人群中。才剛站定,我們最喜歡的八家將馬上就來到面前了。他們勾著代表各自的臉譜,踩著既定的步伐,手中的刑具因撞擊發出聲響,令人不寒而慄。而一直吸引著我的,是這項活動背後隱藏的故事和意義。我曾一度想抓一張椅子,狠狠的站上去,擋住那些長得比我高、擋住我視線的人。但是我曾聽媽媽說過,八家將不喜歡別人站的比他高,尤其是女生。想到此,我只好不甘願的打消念頭。雖然不知道這個禁忌代表什麼樣的意義,卻為這項活動更添加了他的神祕性,讓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八家將後面的「少年仔」扛著神轎,這是叫做「入廟」的儀式,站在我身旁、年紀稍長的阿嬤們紛紛雙手合十,虔誠的拜著。我無法感受那種祈求神明保佑的虔誠的心,因為那似乎不是我這個年紀會有的活動;我反而帶著一種欣賞文化的心,將這些人的一舉一動收在眼底。我想,那些扛著轎、和我年紀相差不遠的「少年仔」也不會在平常看到入廟時雙手合十吧!
  緊接著的下一個隊伍,前方是人高馬大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套在裡面的「少年仔」隨著最新流行的舞曲,頂著高達三百公分的人形偶,跳著街舞的腳步毫不遲疑馬虎。甚至輕盈的在廟前大片馬路上奔跑跳躍,活動自如。除此之外,千里眼和順風耳臉上一改嚇人的表情,讓小時候曾經多次被他們嚇哭的我感到不可思議。廟方在這一小段「神明的」街舞表演之後,從高大的人形偶上折下平安餅發給民眾,我瞬間有回到傳統廟會的感動。
  感動還未結束,旁邊的人接二連三拿起相機。轉頭一看,原來是鋼管女郎和街舞辣妹朝著這邊過來了。沒有注意看還真沒發現,拿起相機的都是男士們呢!他們各個虎視眈眈,相機一台比一台大,鏡頭一個比一個長,摩拳擦掌準備捕捉畫面。看到如此「繁榮」的景象,我不禁皺眉,究竟這裡還有多少人是為了這個目的而來的呢?這時,突然有個人伸手摸了辣妹身上的刺青,她很生氣的瞪著那個人,讓我心中也暗暗為她抱不平。
  短短一天,地上滿是煙蒂、檳榔汁、飲料杯、鞭炮殘餘……。回家時,我開始對這個我很喜歡的活動產生疑惑了。
                   

老師講評:汪惠蘭老師、翁瓊雅老師、李佳信老師、施志諺老
1. 本文描寫作者親身參加地方廟會的所見情景,透過青年的眼觀照文化傳承遞嬗中的差異,題材與眾不同。文中除記錄了進香遶境的現況,也呈現出作者從自孩提至長成對於民俗慶典活動的熱衷參與及虔敬的心,進而產生對文化精神及儀式存在的質疑。
2. 以時下進香文化進行反思,立意別具特色,流露青年關懷社會文化的深意,亦能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同樣的「逗熱鬧」,同樣的「迎神廟會」,同樣的「鑼鼓喧天」,作者卻有了不一樣的心情:什麼時候大家在意的不再是神聖遶境的感恩祈福,而是饜足於飲食男女的庸俗文化?作者歷舉所見的種種怪現狀,發出感嘆的聲浪,發人深省。本文與孔子「與於蜡賓,事畢,出游於觀之上,喟然而嘆」,有異曲同工之妙,時下民間的媽祖遶境文化,只重視排場如電子花車等大肆喧擾,變成僵化的形式,都已經偏離禮的真正意義。不禁令人發出「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的慨嘆。
3. 首段引雜誌的一段話作為文章的起頭,為下文的論述作鋪墊,形成一種批判性的反詰。平實中見深思,清新而不落俗套,確屬佳作。
4. 本文議論文字過少,削弱了省思的力道,難以和讀者交流心中的感喟,而結尾較倉促,無法收束全文,提出更深一層的省思。


 

相關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