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選登 學生作品選登

【點閱數:1,008】

新與舊(武陵高中 徐冠銘)

內容

國語文學科中心高中職寫作學習網站各校作品選登

民國108年4月份推薦作品

 

 

題目:新與舊

學校:武陵高中

班級:高二10班

姓名:徐冠銘

指導老師:武陵高中 王鐿容老師

 

一、 題目
以下為著名歌仔戲團明華園演出《散戲》一戲時節目單上「編導的話」。請仔細閱讀後,回答問題。
  波蘭詩人辛波絲卡有首詩〈三個奇怪的詞〉:「當我說出『未來』這個詞,才發出第一個音,就成為了過去;當我說出『沉默』這個詞,我打破了沉默;當我說出『無』這個字,我在無中生有。」時間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前一秒還是未來,這一秒成為現在,下一秒變成過去。人們總是對未來感到焦慮。我們期待改變,又害怕改變;我們想要拋下過去,卻又害怕過去消失。

  與明華園合作的《散戲》,改編自洪醒夫的同名小說。歌仔戲是臺灣土生土長的劇種,過去曾風靡全臺,但電視和電影出現之後,沒幾年光景,戲班就接連解散,被時代擊敗了。

  我們希望傳統的東西繼續維持,但想維持就須與時俱進,可是創新之後的東西,又會被批評失去了原汁原味——不過問題是,原汁原味的東西就是無法生存啊!我不斷思索在《散戲》裡,要怎麼看待傳統與創新之間的關係?某夜,我突然想起原住民好友瓦旦跟我分享他在做太魯閣族的田野調查時,族人曾對他說:「我們部落的歌,為什麼要教你們唱?為什麼要你們來為我們保存?如果哪一天它該消失,就讓它消失吧……」這話看似傲慢,但我相信那位族人不是抗拒傳承,而是希望部落的歌舞順應自然,在生活中發生,有尊嚴地被流傳,而不是以「搶救」的樣態苟延殘喘。

  我不斷咀嚼瓦旦提及的往事,決定在《散戲》裡加上這段臺詞:「你看那鍋番薯湯,我們臺灣人總認為自己就是番薯。但是我聽人說,番薯本來不是臺灣的東西,是紅毛人從外國帶過來,種在臺灣的,結果適應得很好,臺灣人也愛吃。幾百年之後,就變成我們的代表。」
  生活中的每件事物,都不斷在演變,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擺盪,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拉扯。這個過程有時是加法,有時是減法;有些新元素進來了,也有些原來的東西流失了。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在加加減減中,是否有哪些東西是沒有變過的——這些就是這個事物的本質。
  找到了本質,就毋須害怕環境的改變。我們不能造勢,但可以順勢。活不下去,就變成歷史;能活下去,才能成為傳統。(改寫自《散戲》節目單中黃致凱「編導的話」)

問題(一):請說明作者認為傳統與創新之間的關係為何?文長約100字(限5行內)(占5分)。

問題(二):請根據自身經驗或見聞,「新與舊」為題,寫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文長至少400字(至少18行)(占10分)。

(題目來源:武陵高中10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國寫試題)

 

二、審題建議

1.發想:對「新」、「舊」的闡釋:

What:「新」、「舊」分別為何?兩者關係為何?

Why :「新」與「舊」為何需相輔相成或棄就從新

Where、When、who:新與舊的關係在何地?何時?哪些人實踐

HOW:如何才能讓新與舊達到最佳的結合?如何棄舊揚新?

2.要有對新、舊之議論,須闡釋新與舊的關係,如:新與舊相輔相成、新必須建立在舊的基礎上、發揚新(思潮、觀念、技術)揚棄舊的傳統。

3.勿只從表面意義來談,如:新╱舊鞋、新╱舊朋友、新╱舊環境;勿單純懷舊

4.思考第(一)(二)的連結→通常第一小題是對第二小題的引導可仔細揣摩當中關係。

5.段落結構建議:首段(定義新、舊)+中間(1或2段事例+議論)+新與舊關係之議論+尾段

 

問題(一)參考答案

  作者認為,【傳統與創新看似相互矛盾、彼此對立】,【但卻可以尋得不變本質的平衡點】,【讓傳統以此為基礎】,【順應瞬息萬變的時代環境】,【進行增減損益的新變調整,繼續順勢生存】,【否則,即淪為被時勢淘汰、僵死的歷史】。(95字)

 

 

三、作品選登

佳作三

武陵高中 高二10班 徐冠銘

新與舊

 

  新與舊並非一體的兩面,而是互相摻雜纏繞的。舊的事物也許在原本事物研究創新後,漸漸消失於時代洪流,成為襯托創新事物的綠葉,亦可能兩者相輔而成繁花盛景。新與舊也並非有絕對的優劣之別,有其古樸的醞釀;而也有其未知無限的可能。

  圍棋自古以來便是許多古人的一種智慧結晶,每一盤棋,每一手的心思都是人與碁的對話,沒有一盤棋是相同的,正如沒有一個人的思想是可以完全抄襲下來的,而圍棋正因為它的多變及無限可能而使我深深耽溺其中,無法自拔。

  近年來,有一款科技軟體名叫──Alphago逐漸取代人類在棋藝中的地位,這種新的科技產物也正挑戰傳統棋技。本來以為近千年累積攢下的智慧是不可質疑的,但在學習Alphago後所下出的一些俗手竟可成為每一盤棋的勝利關鍵,而一些古老的定式居然不曾出現於這名「天才棋士」的下法中。人們開始對自己產生了動搖,搖擺於前輩們遺留下的古老結晶,亦或是接受接連擊敗棋王無法撼動的絕對實力面前。

  我時不時便會於網站上和棋友們進行智慧的搏殺及城府的對抗。近幾年的確施展古老定式的比例一直在下降,舊有的一些棋步已逐漸無法追隨時代的腳步,新的定式逐漸在我們棋界蔓延開來,但我仍喜歡和古老棋譜進行對話,結合新知,在古老智慧中衍生出新意,成為自己的東西。

  正如新舊圍棋技藝沒有絕對的好壞,端看自己的學習和鎔鑄能力,新與舊也並非是存在絕對的優劣,如何於其中找出自己所需,開創一片天。並非一味的盲從新,抑或墨守成規,在新與舊之間尋得平衡,便是我不斷學習的課題,以及恆久追尋的理想。

 

【老師講評】

1.第一段先提出「新與舊並非一體的兩面,而是互相摻雜纏繞」及新、舊並無優劣之分的論點點題,接著以譬喻說理闡釋「有其古樸的醞釀;而也有其未知無限的可能」,若兩者相輔得宜,可能產生繁花盛景。

2.第二段以自己喜好下棋為例,說明兼容新與舊的棋藝之妙,是其深深喜愛其中之因。第三段則以Alphago軟體,闡論新的科技創造的下棋法,創造許多勝績,使許多人對傳統棋譜產生質疑,在棋壇上傳統受到創新的巨大挑戰。但第四段則回到自身經驗說明自己雖學習新棋藝,但也喜歡和古老棋譜對話,在傳統與創新相輔相成中,能夠得到最大收穫。以自身經驗印證新與舊的交融才能達到最高成就。

3.最後一段雖論及新與舊沒有絕對的好壞,端看自己的學習和鎔鑄能力,但並無提煉出就圍棋一技而言,其本質為何?可以說是其論據不夠完整處,可再加強闡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