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文學科中心高中職寫作學習網站各校作品選登
民國108年5月份推薦作品
題目:擁有與失去
學校:北一女中
姓名:北一女中同學
指導老師:北一女中 徐秋玲老師
一、題目
擁有與失去
閱讀下文後,請以「擁有與失去」為題,寫一篇文章,從自己真實的生活經驗出發,抒發心中的感受與體會。
《狗十三》是一個少女的成長故事。單親家庭的少女一直跟爺爺奶奶過,經過某次委屈後,父親補償了她一條狗,她給甜蜜黏人的小狗取名愛因斯坦,從此朝夕相處。但是不久愛因斯坦被爺爺不慎弄丟,少女在西安街頭奔走尋找她的愛因斯坦,但是狗消失在狗海茫茫。為了安慰急火攻心的少女,繼母給少女重新買了一條和愛因斯坦相似的狗,全家集體騙少女,牠就是愛因斯坦。少女不想接納新狗,但也平息下來。少女慢慢成長,新愛因斯坦也逐漸贏得少女的喜愛,但悲慘的是,新愛因斯坦咬傷了少女的同父異母弟弟,被氣急敗壞的父母吼叫著:「送狗肉店!」
新愛因斯坦被送走了,少女後來發現牠死在流浪狗收養站,因為倔強的牠拒絕進食。而不久以後,少女和堂姐在街上走,遇到了過去的愛因斯坦,甜蜜乖巧地跟在新主人身邊,但是愛因斯坦已經認不出少女,少女也在那一刻,拒絕指認牠,她說:「剛才我好怕牠認出我來,向我撲過來。」
鏡頭移向少女背後的牆上,還有當年她貼的殘破的尋狗啟事。(節選自毛尖〈狗一樣的前任〉)
二、審題建議
請同學依題目要求,閱讀引文加以聯想立論,從自己真實的生活經驗出發,進行「擁有」與「失去」的辯證。可從以下幾個方向構思:擁有不見得長保幸福,失去不一定始終悲傷;時間會帶來新的「擁有」與「失去」,「得」與「失」恆處於無常;自身的「失去」成就他者的「擁有」,反之亦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命題重點在於感悟的深淺,若能提供具體情境,以不同層次思辨之,必有可觀。
三、作品選登
(一)
擁有和失去只有一線之隔――那就是放手。
如同徐志摩曾說:「我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我的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他認為擁有和失去不是自己所能操控,因而放手讓命運決定一切。這個想法也深深影響了我。
從小擔任班長、風紀股長、模範生、獲得第一名的榮耀,我被視為一個乖學生。但是現在的我,偶爾叛逆,偶爾悲觀,我猜是因為我懂了如何在擁有和失去間做出取捨。
因為擁有好父母,我從小被安排在全美語的幼兒園;因為擁有和平,我得以不愁吃穿,專注課業;因為擁有愛人的能力,我可以幫助他人。然而現在的叛逆不是因為失去,而是因為發現擁有。擁有悲天憫人的心,讓我挖掘世上被掩埋的殘破角落;擁有獨立思考能力,使我不願只接受社會的安排成為乖乖牌;擁有較幸運的命,也該承擔起使他人看見希望的義務。
現在的我,在擁有之餘,也伴隨著失去。看見世界的不堪,我失去快樂;認清殘酷的現實,我失去了信心;不再像小時候為了一顆糖而笑,我失去了童真。不過,為了讓世界更好,我願在失去之餘,提供我所擁有的,而不是閉門一人享樂。畢竟,與人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
所幸,我擁有的並不少,還獲得了分享的能力。就算在茫茫人海中不見得有人需要我的幫助,但我始終相信:「享之,我力;不享,我病。」分享,不是失去,而是擁有更多。
【老師講評】
全文由「放手」破題,引用徐志摩之言,看似宿命,卻能在後文以個人經驗為例,就「得」與「失」反覆辨證,層層遞進。從自身擁有各式資源,到失去純真與快樂,其轉變來自看見世間的殘破,然後帶出「分享」的概念。由小我到大我、具體到抽象、惜福到造福,層次分明,格局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