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選登 學生作品選登

【點閱數:927】

假新聞來襲之因應對策(建國中學 陳○叡)

內容

國語文學科中心各校作品選登

民國110年3月份推薦作品

 

題目:假新聞來襲之因應對策

學校:建國中學121班

姓名:陳○叡

指導老師:國立竹東高中 簡丞佐老師

 

一、題目

   「假新聞」(fake news)只是「資訊錯亂」之一,錯亂的型態與本質有程度上的差異;有時候只是查證不確實的「錯誤訊息」;有時候是扭曲事實、真假混合的「作假訊息」。上開兩種訊息的破壞力與禍害效果,遠遠不如「惡意訊息」對於社會秩序甚至國家安全的威脅與損害。

  依據歐洲理事會2017年9月27日對於「資訊失序」的研究報告,依據訊息的傷害性(harmful)與錯誤度(false),可將所有資訊分成三種類型:

  (1)「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

  (2)「作假訊息」(mal-information)

  (3)「惡意訊息」(dis-information)

  「錯誤訊息」縱有錯誤內容,但不會製造損害,社會大眾容易判斷內容的錯植或誤接;「作假訊息」置入錯誤資訊且與真實資訊混合,一般狀況下不容易辨識何者為真、何者造假,整體內容企圖對特定人或特定團體造成損害;「惡意訊息」則是有系統性作假,故意造成有目的性的損害,對於特定人士或特定團體、組織能夠發揮一定程度的殺傷力。(相關報導:他們相信地球是平的、登陸月球是假的,為何人們相信陰謀論?專家:因為這些人太自戀更多文章

  「假新聞」至少有兩種傳播效應,其一是擾亂資訊的真實與虛假,致使社會大眾不容易辨別內容的真實性,也無法順利剃除虛假資訊;其二,對於可以驗證的真實事實,假新聞可以發揮干擾作用,致使社會大眾困惑與質疑,分化社會、弱化信任,製造人民與政府之間的對立。「假新聞」的組成要件,依上開三種類型的訊息分類而論,一定包含「作假訊息」與「惡意訊息」,並非純粹是「錯誤訊息」。不會造成任何損害的新聞,就不是「假新聞」。(617字)

文章改寫自風傳媒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07839?page=1

 

題目:假新聞來襲之因應對策

 

二、審題建議

  根據引文,先釐清假新聞之樣態,再就不同樣態及傳播效應,思考並擬定因應對策,可分別從「政府及企業責任」、「媒體自律」及「民眾媒體識讀素養」等方面著手切入,說明不同角色對於假新聞應負之責任為何。

 

三、作品選登

    假新聞來襲之因應對策

  假新聞,已成了這個世代急需重視的問題,在現今一傳十、十傳百的社會裡,一眨眼的時間,訊息便可傳至千里之外,如此便可知網路影響力之大,所以,防範假新聞,更顯得格外重要。

  我認為,要防範假新聞,首先,要從立法層面下手,亂世用重典,應將散播假新聞的刑罰提高,並且政府應積極查看各網路平台,如一發現假新聞,便立刻下架,以免造成更大傷害。

  接著,就是民眾的媒體識讀觀念,現在的我們,一直在被動接收訊息,因而喪失了主動查證的想法,一接到訊息便全盤接收,甚至因為心理恐慌或看熱鬧的心態,而將這不論真假的消息分享給更多人,所以,在教育方面,應從小就重視網路安全這塊,在學生心中打下媒體識讀的根基,使我們這群生於E世代的學生,能夠更明智地處理假消息。

  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卻常常遺漏一群不諳網路的群體:老年人,由於對網路的不熟悉,使得他們更加容易被網路上的消息所影響,而急於分享給左鄰右舍,我阿嬤便是如此,因此,政府可以一個禮拜挑一天,把同里的老年人聚集於里民活動中心等公共空間,說明網路安全、假消息等議題,使得這群較遠離E世代的老年人,能不輕易被聳動的標題所煽動。我相信,如此三管齊下,必能對假消息的氾濫有所抑制。

 

【老師講評】

  柏叡的文章以破題法突顯假新聞議題的重要性,並分別從立法、識讀及宣導三個層面著手論述,層次井然,若能夠在家中長輩的事例上再稍作鋪陳,可更增文章說服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