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選登 學生作品選登

【點閱數:831】

小確幸(彰化高中同學第一篇)

內容

題目:小確幸

出處:文昌版模擬試題

學校:國立彰化高中

姓名:彰化高中同學

指導老師:彰化高中 楊雅妃老師

一、題目

  近幾年來,因為台灣經濟不景氣,國民消費指數偏低,另一種現象則應之而起,包括小型居酒屋、社區酒吧、迷你咖啡店、手工創意小鋪、選品商店……如雨後春筍般在都市中各角落萌芽。而且,這些店鋪不再位於傳統菁華商業區的大路上,反而是在都會巷弄中快速成長。

  這樣的現象有兩種解讀。一是因為大環境經濟不景氣,因此只能朝向微型經濟發展;而另一種解讀則是:臺灣社會已有自主能力回應大環境變遷、自我調適,不再只侷限於傳統大型製造業,而走向更有知識力、創造力與經濟控制力的道路。

  除了所謂時尚設計思惟外,更令人驚喜的是,這些店家雖然「小」、「微型」,卻相對有質感。相較於70年代股市蓬勃、房地產發展的時代,90年代起迄今,社會與經濟結構已逐漸蜕變,在各向度的逆境中,自我找尋一種出路與自我平衡的詮釋語彙。也因此,「小」確幸現象因應而生。如果仔細觀察探究,「小」加上「確幸」其實蘊含了多層次的社會現象與反思。「小」代表著不再大而無當,而「確幸」宛如一面社會轉型的鏡子。小而美、小而精,形塑了另一波社會「生活經濟」革命。「小確幸」未必只是消極妥協、被動接受現實,而可以看成在現實條件下對「品質」追求的一種調適與挑戰。既是對經濟現況的自我調整,同時也帶有不服輸的創新。

  當我們談及所謂「榮耀感」,它的尺度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整體民族。換言之,如何將庶民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幸福感」轉化拓展為全體民族的「榮耀」,其間確實有相當的鴻溝。畢竟,個體或小族群與整個大群體,在視野與發展標竿上都有不同層級與格局的需求。

  今日台灣的「小確幸」追逐已逐漸開花結果,也帶動諸多地方創生與自覺的活動。我們衷心期盼,台灣能跳脫政治色彩,尋求一種以國土為基盤、以島嶼自然人文地景為支撐,所發展出的國家競爭力。這種力道可大可小,包括傳統產業活化、農林漁牧轉型、多元族群融合對社經生產力躍升的創意等等,除了個人小確幸外,更能大開大闔,追尋更大的幸福與榮耀感。(節錄自《獨立評論》郭瓊瑩〈小確幸VS.大榮耀:有了「質感生活」,能不能走向「質感國家」?〉)

請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文中所表達的「小確幸現象」其由來為何?請就文中的定義,作簡要評述。文長限150字以內。(占7分)

問題二、請問你個人的「小確幸」為何?你要如何讓使自己滿足的「小確幸」,成為可以永續的一種幸福?文長限400字以內。(占18分)

 

二、審題建議

【問題一】

  1. 小確幸現象,名之為「小」,用意為何?
  2. 小確幸,是一種被動消極的無奈?抑或存在一種主動積極的現象回應?
  3. 小確幸引發的社會現象反思,及思維觀念的轉型,對於人們的生活幸福感產生怎樣的量變或質變?

 

【問題二】

  1. 個人的小確幸,奠定在生活幸福感的真切踏實,此中滋味,時而不足為外人道。
  2. 需要回應What與How的提問,什麼是個人獨有的「小確幸」?如何讓這樣的生活小確幸,成為永續的幸福感,甚或從個人的幸福推擴為對群體的關懷?

 

三、作品選登

示範作品1

  近年來,臺灣因為經濟不景氣、國民消費指數偏低,且臺灣已有自主能力回應大環境的變遷,進行自我調適,而形塑出小、微型、有質感之「小確幸現象」,「小」加上「確幸」,蘊含了多面貌之社會現象與反思,它既是對經濟現況的自我調整,也帶有著不服輸的創新,在各向度的困境中,小確幸逐漸成為自我找尋出路及自我平衡之最佳註解。

【評語】若能指出從消極因應,轉而為積極主動調整,更能彰顯調適之效。

 

  儘管被壓力以及煩惱蹂躪得喘不過氣,生活中的一點小確幸卻能使我笑逐顏開,獲得一縷沁人的芬芳。我住的社區擁有一間免費的課輔中心,在那裡,我獲得的小確幸正是我向前的動力。

  課輔中心的招收對象為國小學童,我也曾是其中一員。那是由熱心的里長以及數位熱血的高手、大學生擔任老師,教導小朋友們課業。每個週末我都會到課輔中心當志工,其最讓我沉浸的原因是將他們從滿臉狐疑的模樣,教導成一個茅塞頓開並且雙眸為之一亮、充滿信心的男孩、女孩。時常從他們口中聽見各種再真誠不過的感激,更甚由小朋友那天真、水汪汪的大眼中,感受到他們的尊敬與佩服。這些瑣碎不起眼的小事,卻是我無比幸福的小確幸,使我卸下煩憂,充滿動力繼續奮鬥,也有一種薪火相傳的永續幸福的感動。

  能在課輔中成長,並且在長大後回饋社區,又看著下一代漸漸成熟而接手。在其中獲得的快樂與成就,是每一個孩子的小確幸,也是屬於我和我們的永續的幸福。

【評語】善意的流動與傳承,永續了生活中的幸福感,別具意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