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
閱讀框線內文字後,回答下列問題:
(一) 分別解釋材料(甲)、(乙)兩段「吾師道也」和「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中「師道」之意涵。(3分)
(二) 根據作者的觀察,為何會發生材料(丙)所述「小學而大遺」的情形?(6分)
(三) 綜合三段材料,作者認為「擇師的標準」是什麼?你的看法如何?(9分)
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寫。三小題合計文長限250字~300字(約11~14行)。
材料(甲):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材料(乙):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材料(丙):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
【參考答案】
(一) 材料(甲)之「師道」指「學習道理」;材料(乙)之「師道」指「從師問學的傳統」。
(二) 韓愈認為時人為子弟擇師教授章句句讀,是「小學」,即學習基礎知識;然而「人非生而知之者」,很難無惑,時人對於自身疑惑卻不知從師問學,是「大遺」,即遺漏解人生之惑的學習機會。「小學而大遺」是本末倒置、輕重不分的錯誤觀念,故韓愈譏其愚昧。
(三) 韓愈認為擇師的標準是「聞道先後」,他透過古今對比說明賢愚差異在於從師與否,以闡述學習的重要。韓愈主張無論地位尊卑、年齡大小、才智高下,先聞道者便能為人師的道理。我十分認同,因為學海無涯而生命有限,人不可能樣樣專精,以「道之所存」作為擇師標準,虛心向學,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