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命題 寫作命題

【點閱數:14,007】

107年五月份國寫測驗命題與佳作講評-知性題(北一女中 林亭君老師)

內容

(甲)
  企業要懂得排隊的快樂設計,用排隊來提升產品的價值與客戶快樂的感覺。
  排隊可以帶來價值感。有一次我經過台灣萬里,看見街上有人在排隊買蛋糕,忍不住就下車去排隊。我為什麼去排隊?不正是因為有人在排隊。
  台北溫州街口有一家蘿蔔絲餅小店,每天下午也是大排長龍,我的母親時間多,常去排隊買蘿蔔絲餅給孫子們吃,大家都知道蘿蔔絲餅要排隊才能買到,得來不易,所以吃起來特別有味道與珍惜。
  IPhone智慧手機發行當時,台灣就是缺貨,愈是買不到,大家愈是想買,好不容易買到後就會有種快樂的感覺。懂得排隊設計的不只是小販,也包括高科技公司。
  許多時候,得來不易的東西特別有價值。空氣、陽光、水都是重要的生命三要素,因為唾手可得,所以不覺得有價值。

改寫自盧希鵬《大排長龍更快樂》

(乙)
  浪費時間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最昂貴的。
  晚上十一點了,但你發現油價明天每公升漲一塊五,你會不會趕去加滿油?離你家半小時以上的地方,某知名五星級飯店推出主廚便當,優惠價每個一元,限量三十個,你會不會去排隊?
  這些事,誰都做過。買到小小便宜的東西,每個人都會得意,但如果一直習慣本能的去湊熱鬧的話,一個鐵錚錚事實擺在眼前,那就是:你一定不會有錢。因為你習慣浪費時間去取得一點點小便宜。還有,你沒有理解時間與金錢是有對價關係的。
  很多人不是常感嘆,上班是在為五斗米折腰嗎?下班後,還要為這不足半斗米的錢折腰,不是很不划算嗎?寶貴的下班時間,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運動,有益健康;陪家人,有益家庭氣氛;看個電影,可以減壓:你也可以安排自己去學更多東西與才藝,卻在烏煙瘴氣的隊伍中排隊。
  我們常常把人生中最值得投資的東西,放在最後的順位。

改寫自吳淡如〈有些地方,愈省不會讓你愈有錢〉



  我們都有排隊的經驗,無論是上下公車、購物結帳、甚至各種生理需求,只要在場人數超過一人,人們自然而然形成隊伍。排隊,就社會秩序來看,是文明的表現;就社會經濟而言,表現市場與需求的關係。但是,就消費者來說,排隊,究竟體現什麼樣的價值追求?
  閱讀上文,請以「排隊,排對?」為題,書寫一篇文章,分析(甲)(乙)文章中對排隊的觀點,並舉出你的排隊經驗與體悟,文長不限。



測驗目標: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命題用意:
  無論是國際或台灣社會,都常見排隊的場景,甚至有些國家以「排隊」做為文明的檢視標準。但是,排隊真的都是必要的嗎?有些排隊是必要的:例如為了安全而排隊上下交通工具、或者為了生理需求所以排隊等候洗手間等等。但有些時候,人們會為了排隊而排隊、為了節省金錢而排隊、或為了限量而排隊,於是代客排隊、安全帽、礦泉水等替身排隊屢見不鮮,甚至提早兩三天就搭帳篷排隊的人也不在少數。
  有些觀察家以經濟觀點看排隊行為,認為排隊也有其經濟效應存在;有些評論家以心理學來分析,認為排隊的行為其實是業者透過數量與價格所操弄的心理遊戲;有些學者則以成本做為討論的依據,認為排隊以求賺錢的思維根本忽略所付出的時間成本。
  本題選擇不同觀點的兩篇文章提供學生閱讀,引導學生從不同面向思考「排隊」的價值意義,並檢視自己的排隊經驗,分析該次排隊對自己來說,究竟是「對」或「不對」的抉擇,以此為日後面對群眾排隊一事,能有更理性的思考與判斷。



評分標準:
1.能精確掌握題旨,分析兩篇文章的不同觀點,比較兩者差異,並且能夠描述自己的排隊經驗與感受,就此事有所體會領悟。文章結構嚴謹,對兩方觀點分析完整,對事描述具體且感受深刻,文辭流暢優美者,得A+級

2.文章結構穩妥,對兩方意見有所分析,對事描述較多而猶有體會,文辭順暢者,得A級

3.文章結構適當,簡述兩方立場而略有分析,對事描述平實而略有抒懷,文辭平順者, 得B+級

4.文章結構大致合宜,兩方說法大略提及而無明確分析,對事描述與感懷皆略少,文辭大致通順者,得B級

5.文章結構較鬆散,對兩方說法都有提及但無分析,對事描述冗長且只有情緒化的抒發而無體悟,文辭未盡通順者,得C+級

6.解讀不當,僅說明兩方論點,敘寫雜亂,文章結構鬆散,文辭不通,內容貧乏者,得C級。

7.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可評 0 分。





佳作共賞

北一女中 高三恭班 周芷安

    排隊,排對?
  走在路上,大排長龍的景象屢見不鮮,有些人對排隊的人群充滿好奇與熱情,但卻也能見到有些人卻一副不解地對排隊人群搖搖頭,接著離去。在〈大排長龍更快樂〉和〈有些地方,愈省不會讓你愈有錢〉文章中,或許道出了以上兩種人的部分想法。前者注重的是努力排隊過後所帶來的價值,反觀後者注重的是排隊所耗費的時間。在兩位作者心中,「排隊」所付出的成本代價並不相同,前者認為排隊得到的成果超越了「排隊」本身的價值,所以他願意付出時間排隊;後者則認為排隊所付出的時間可以拿來有更好的運用,基於機會成本的考量,選擇放棄排隊去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
  我一直都不熱衷於「排隊」這件事,尤其是在小學經歷的「排隊」經驗後。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和家人一起到香港的迪士尼樂園遊玩。當時正值觀光旺季,遊樂園人滿為患。接近烈日當頭之時,我和妹妹看到一個開賽車的設施,便很興奮地吵著爸媽說一定要去玩。那時候媽媽看著似乎找不到盡頭的排隊人潮猶疑一會兒,後來拗不過我和我妹倆的堅持,全家便加入排隊行列。結果就這樣,五分鐘、十分鐘、三十分鐘、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在動線的樓梯爬上爬下好幾次了,卻不見隊伍前方的盡頭。艷陽高照的天氣,不到幾分鐘,全家人早已汗如雨下,頻頻襲來的熱風讓我好幾次想放棄。但是也因為一直浮現心頭的「快排到了」的聲音和「排了那麼久放棄很可惜」的心態,我遲遲不肯退出隊伍。終於,在太陽都快下山的時候,我們終於排到了!期待好久的賽車旅程終於要開始了!
  結果,一坐上賽車,上了橋,再下了橋,經過一段不怎麼長的路,享受了不怎麼久的消暑涼風,終點站就到了。下了車,我只是一愣,心想「就這樣?」。「原來排了這麼久就只有這樣?」我一直反問自己,內心幾近崩潰。排了這麼久的隊伍,花了這麼多時間,期待了這麼久,結果換來的只是一時的歡快。後來想想,總覺得那時的自己有些蠢,為何不拿排隊的時間多玩幾個人少且有趣的遊樂設施?那時的我竟選擇花好多小時,還在太陽底下被曬黑,就為了一趟賽車旅程。
  自此之後,我幾乎很少跟著人群排隊,就算要去排隊,也是經過審慎的思考和利弊得失分析才有勇氣去排。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排到了很值得,覺得不去排的遺憾對他們來說影響很大,但我覺得與其花時間排隊,不如花時間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我們在很多時候無法預測排到的東西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需求,或許只是一時的衝動,或許只是自己一時被價錢蒙騙,更或許在得到之後覺得「排到很值得」只是一種付出一切時間的自我安慰。不管如何,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金錢和時間使用觀念也不同,排隊的場景還是會不斷出現,但只要真正經過審慎思考什麼事對自己比較重要,排隊就會成為「排對」,而如果選擇不排,也會是「不排也對」。


評語:
能準確掌握兩篇文章的觀點不同,言簡意賅。在經驗的描述部分,敘述完整,但稍嫌冗長,如能將第二段的過程濃縮在生理與心理的糾結,會使第三段的幻滅更有力,也使文章更加精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