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改寫自2018/3/11〈國語日報‧社論〉 |
(乙) 節錄自2018/04/06〈華視新聞‧拼點閱率不擇手段,網紅成社會亂象?〉 |
請閱讀上列文章,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根據(甲)文所述,請分析「網紅」何以成為兒童與青少年未來的理想職業?文長限 150字以內。
問題(二):「網紅」藉由點閱率與粉絲人數創造商業價值,但為了衝高數值,時有爭議行為出現,「網紅們」究竟應該如何取得平衡?請以「取之有道」為題,從「商業」與「社會」兩個面向分析討論「網紅」應具備的態度。文長限600字以內。
測驗目標: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命題用意:
科技的發展不僅改變人類接收訊息的方式,同時也改變許多產業的型態,「網紅」是近幾年興起的特殊行業,有些人視其難登大雅之堂,有些人認為此乃青少年次文化的產物,但無法否認的是,「網紅」在網路上所產生的效應,已遠非傳統傳播媒體所能企及。以2017年臺北市舉辦世大運為例,市府委由「網紅」在網路上號召觀眾進場觀賽,最終以低於往例的廣告預算達到前所未見的進場率,「網紅」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許多新世代平日訂閱「網紅」的影片,更有甚者以「網紅」為未來職志,但對於「網紅」,真的了解夠多嗎?本題揀選兩則對於網紅的不同報導,先引導學生在文章中檢索關於「網紅」的相關訊息,再對於「網紅」應有的態度有更理性與深入的思考與分析。
評分標準:
2.能掌握題旨:第一題能分析出「展現自我特色、輕鬆創造財富」「凸顯自我價值」等原因;第二題則宜先抑後揚,論網紅在商業與社會應具備的態度與認知,文章結構穩妥,內容分析清楚,文辭暢達者,得A級
3. 第一題能分析出「展現自我特色、輕鬆創造財富」或「凸顯自我價值」任一原因;第二題未從「無道」著手,直論網紅在商業與社會應具備的態度與認知,文章結構堪稱適當但稍見鬆散,分析雖簡略而文辭平順者, 得B+級
4. 第一題能分析出「展現自我特色、輕鬆創造財富」或「凸顯自我價值」任一原因;第二題未從「無道」著手,直論網紅在商業與社會應具備的態度與認知,更讚揚網紅的影響力,文章結構大致完整,但論述層次不夠明確,文辭堪稱平順者, 得B級
5. 第一題未能清楚說明「展現自我特色、輕鬆創造財富」或「凸顯自我價值」任一原因,僅籠統言其爆紅而吸引人;第二題文章結構鬆散,對網紅的負評諸多護航而無客觀分析,文辭未盡通順者,得C+級。
6. 第一題未能清楚說明「展現自我特色、輕鬆創造財富」或「凸顯自我價值」任一原因,多言自己對網紅的嚮往;第二題文章結構鬆散,對網紅的負評諸多護航而無理性分析,文章結構鬆散,文辭不通,得C級。
7.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可評 0 分。
佳作共賞
北一女中 高三溫班 劉亭昀
(一)
對網路世代來說,資訊與娛樂取得容易,眼見網紅入行門檻低,又能從己所好,且在此取得成功的人,比起失敗者更容易被看見,因此容易產生倖存者偏差,以為所有網紅都能輕鬆致富,此為嚮往的原因之一。另外,AI時代來臨,網紅所展現的自我價值,能使他們在產業結構轉變中仍保有競爭力,更難以被取代,是兒少嚮往的原因之二。
評語:
第一題:分析精確而完整,理解並統整文章內容,除了「自我特色」「致富」「自我價值」之外,更以「倖存者偏差」簡論兒少心理,文辭精確而暢達。
(二)
取之有道
「高收入」能保障生活品質,更是達成理想的推進器,然而有些獲取財富的手段卻不是那麼恰當的。作為新世代的新興行業「網紅」,在吸引觀眾以提高收入的同時,也必須考量到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一般而言,網紅的粉絲數及觀看數與收入呈正相關,許多想要以此為業的人常透過誇大的標題吸引觀眾點閱,或是譁眾取寵來獲取關注,完全不顧合宜性與評價。如此一來,雖能在短時間之內竄紅,但對長期發展卻很不利,不僅使個人品牌的聲譽難以建立,也無法拉住觀眾的心。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比起在youtube平台上所獲得的廣告收入,企業贊助及業配才是網紅主要的收入來源,常見影片中充滿產品使用心得或以故事包裝的置入性行銷,但網紅若不好好把關自己所推廣的商品,也會因不信任感造成觀看客群與商品潛在消費者的流失。
從社會影響的角度來看,網紅也許不同於傳統媒體產業,但兩者的社會影響力卻是大同小異,網紅代表的意識形態及價值觀也可能改變觀眾的認知。無論是過激的處事方式,或是不擇手段、侵害他人權益的斂財手法,都可能誤導群眾,甚至造成社會亂象。故而,網紅在社群平臺分享的內容,除了追求曝光率之外,亦須審慎評估資訊正確性,以創造正面價值,進而帶來正能量。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網紅這個職業因其極高的自由度與廣大市場,令人心生嚮往,但在自由與潛在利益背後,唯有透過長遠的商業經營策略,不斷擴展自身各項能力、提升產業價值與社會認同,才是最適宜的取財之道。
評語:
第二題:文章結構完整,論述層次分明,先簡要說明網紅在當前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再針對「商業」與「社會」兩個層面進行剖析,最後扣回題目的「取之有道」,更見其對題旨與現象的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