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維基百科:(摘引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F%A0%E5%AE%A2)
俠客 | 又稱俠士、遊俠、豪俠,或單稱俠,中國傳統社會一類身份特殊的人物,通常仗義助人、慷慨好施,時常為人打抱不平,不一定通曉武藝。 |
籍貫 | 俠客沒有地域之分,以祖籍考究,南方有春申君、劉邦、孫策、曹操、王守仁、廖添丁、黃飛鴻等;北方有孟嘗君、信陵君、魯仲連、祖逖等,另外傳統所說的古代俠士主要圍繞漢文化的核心,即中原一帶, 郭解、信陵君、劇孟、荊軻、張良皆是中原人,非南非北。 |
性格 | 〔闕〕 |
職業 | 俠客不屬於特定的社會階層,出身各式各樣,職業各有不同,包括官員、將領、士人、商販、農夫、工匠、醫生、道僧、屠夫或無業等。在清代,一些俠客成為鏢師或拳師,如大刀王五、霍元甲。另外,有些俠客成為盜賊,專門劫富濟貧,可稱為「俠盜」。 |
(乙) | 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於井廩,伊尹負於鼎俎,傅說匿於傅險,呂尚困於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飯牛,仲尼畏匡,菜色陳、蔡。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災,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勝道哉!」(節選自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 |
(丙) | 史上向來認為俠是一種美德,最好講「千里赴義」,但同時也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俠是一般浪人,不務正業,專管閒事,甚至作奸犯科。韓非就曾說過:「儒以文犯禁,而俠以武犯禁。」認為兩者都不對。可這祗是俠的流弊,祗在社會沒有綱紀、政治不上軌道時才會發生。中國史上第一個大俠,是墨翟。他不主張拿刀去行刺暗殺報仇,而從大規模的政治改革著眼。因此,墨翟反對侵略的戰爭,而不反對自衛的戰爭,甚至還幫助自衛的戰爭。楚欲攻宋,公輸般造雲梯,墨子往見公輸般,「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和公輸般鬥法,最後公輸般謀劃殺了他,他卻已預先派三百弟子至宋國防守。最終,楚王下了這番決定:「善哉!吾請無攻宋矣!」墨子不但提倡大仁大義大勇,而且能以最大的犧牲精神去求其實現,求其貫徹,這正是俠的精神!(改寫自羅家倫〈俠出於偉大的同情〉) |
請閱讀上文,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甲)表格引用自維基百科,目前「性格」欄位仍有闕漏,在此邀請你來協助編輯。請歸納(甲)〜(丙)參考資料所呈現的俠客性格特點,以短文形式(切勿條列)完成這個欄位,字數約100字。(4〜5行)
問題(二)有人說:「現代是一個俠客淪喪的江湖。」然而,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俠」這個角色的確演繹出多元繽紛的風貌。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面對一波波的食安危機,堅持敢言、無所畏懼;全臺熱議的地溝油事件中,揭發黑心地溝油的是一名不識字的老農夫,他自費購買數位相機、監視器,花了兩年時間來採證。當代其實不乏具有俠風義行的人物,在各行各業熠熠生輝。請以「我心中的俠客」為題,任擇一位當代人物,書寫其行事、俠客精神以及對你的啟發,文長以700字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