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爸爸過世的前一、兩年,他偶爾會跟我講他做過的夢。行動不便的他,好幾次在講述那些夢境時,都躺在醫院病床上,彷彿總在那個狀態中,他特別多夢。 有一次,他講了一個相當具有懸疑感的恐怖片。醫院發生了火災,他跟照顧他的幫傭在漆黑的醫院中逃生。醫院的地下室,有個像是機場提領行李的轉盤,許多人都被綁著,在上面轉啊轉的。所幸,最終他靠著他的機智而成功脫困,還解救了許多的病人。 勾起我興趣的其實不在於這個故事,而是在於,當我的家人們來到病房探望他時,他跟每個人重新講述夢境時,都會是一個新的版本。比如,多出一段之前沒講過的細節,或多出一個重要人物。也就是說,每個大老遠來看他的人,都可以獲得一段專屬的故事。能說他不是個非常貼心的病人嗎? 前幾天,我夢見爸爸的那個清晨,我如常在山手線電車上通勤。每天早上,東京山手線都擁擠得不得了,每個擠上車的人都只能有一方窄小的立足之地,不得動彈,就連想要換個站姿都不行。爸爸應該從來沒見識過這麼擁擠的電車。不過,他再也不會有行動困難的痛苦了吧。如今他可以自由來去,頻繁地進入我的夢中。而且不用搭飛機,就可以倏地飛來東京。 我想起在告別式後完成火化的那個下午,我和姊姊們看著工作人員推出他的骨骸,每個人執起筷子,象徵性地撿一塊腳的骨頭放進骨灰罈中。「放進去的時候,要喊爸爸的名字,要爸爸住新家喔!」一旁的師父囑咐我們。真難想像不久以前,我們才在隔壁火葬室的大廳外,隔著好一段距離,對著裡面的爸爸喊著「爸爸,快跑喔,火來了!」然後落下淚,看著工作人員按下按鈕,將棺木緩緩升起推進火爐裡。一個多小時後,老爸這個形體就再也不存在,變成了我們筷子中的模樣。 象徵性的撿骨儀式結束,靜靜地看著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很仔細地拿著工具,將爸爸的骨灰一堆堆鏟起來,放進骨灰罈中,最後封罐。骨灰罈比我想像中重得許多。即使有一個袋子讓我掛在脖子上,當我捧在胸前時仍不免覺得沉重。這是我第一次捧起他來吧,像個嬰孩一樣,靠在自己的胸口。時光不可能倒流,所以身為子女的我們,能夠將父母像個嬰孩一樣地捧在雙手上,恐怕也就只有這個時候了。 三十多年前,當爸爸第一次捧起剛出世的我時,究竟是什麼心情?是不是也比想像中的來得重?我從沒有問過他。 如果下次他飛來東京的我的夢境裡時,我想,我會問一問他的。 (改寫自張維中〈夢中見〉) |
閱讀上文,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根據文章,說明作者為何說他爸爸是個非常貼心的病人。(至多四行)。(占4分)
問題(二):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有許多疑問得不到解答,或許是沒有人知道,也或許是知道答案的人已故,無解的謎題常常成為生命中的遺憾。因此,有些人們便希望能透過夢境得到解答,或者說,透過夢境將心中猜度的想法變成「解答」。你是否也曾在夢中追尋生命中種種問題的答案?請以「問夢」為題,寫下你想透過夢境解開的疑問,以及夢裡夢外的情緒感受與體悟。文長不限。(占21分)
測驗目標: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
命題用意
此次命題引文出自旅日作家張維中(1976-)散文集《夢中見》中的同名散文〈夢中見〉。張維中《夢中見》一書,內容大抵描述生活見聞以及人我情感。〈夢中見〉一文書寫父子親情,從父親過世之後,在夢中幾次與父親相遇,繼而回想起過去與父親的種種互動。文中所寫主要是父親離世前的那段日子,並以幾次夢中相見作為聯結。
以此篇文章出題原因有二。一是張維中文字淺近,情意深切,沒有艱澀的詞彙,行文亦偶有諧趣,對中學生而言,不會有閱讀上的困難,也能同理作者心境。二是雖然本文書寫的父親過世,對於中學生而言,此議題較為遙遠,但張維中的書寫,沒有宣揚父親的恩重如山,也不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而是以飽含想像力的文字,表達對父親的思念。文末以想問父親初次抱起自己的心情緬懷父親,更是高超筆力的展現。藉由此文作範例,讓學生想像「疑問未解」的心情,並透過夢境尋覓答案,縱然不見得能得知,但含有鼓勵學生想求知就詢問,想親近就行動的旨意。
評分原則:
第一小題:
「每個大老遠來看他的人,都可以獲得一段專屬的故事。能說他不是個非常貼心的病人嗎?」由此段可得知作者覺得,父親讓探病者可以得到一段專屬故事是非常貼心的表現。故回答到「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專屬故事」即可得分。依據文句完整度及文字多寡調整配分。
第二小題:
訓練學生描述夢中情景,並以自己想解開的疑問為綱領,寫出尋覓答案的過程及體悟。由於並非每位學生都有此種經驗,故將此題視為創作文,想像自己以夢境尋求答案的歷程亦可。
佳作共賞
第一小題:
因為作者的爸爸每次講述夢境給來探病的人聽的時候,都會跟之前的說法有些不一樣,比如不同情節或增添了人物,讓每個來探病的人都得到一個專屬於己的故事。
第二小題:
(一)
問夢
秀峰高中一年二班 林彥儒
從小,我就跟奶奶住在一起,我一直都對奶奶的一件物品感到好奇,就是──奶奶的金盒子。
剛上小學的那年,我跟弟弟迷上了「尋寶」。因為家裡很大,我們常在許多小角落發現特別的東西。我們的尋寶遊戲,就是找出這些小東西。有天下午,我們在奶奶的房間裡發現了一個金盒子。它看起來舊舊的、有些掉漆,上面用暗紅色加了一些花紋。雖然有點舊,但看起來還是挺華麗的。我跑去問奶奶這個盒子能不能送給我,但奶奶卻非常少見地拒絕了我。她說:「這盒子裡面有很重要的東西,不能給你喔!」我死纏爛打,奶奶依然不願意給我,於是我跟弟弟便悻悻然離開了。在那之後,我對奶奶的盒子與裡面的東西一直好奇不已。
上了國中之後,奶奶因為年紀大,器官老化而身體虛弱,住院也成了家常便飯的事。時常見到奶奶身上一根根的管子,一次十幾顆藥,心裡真的很難受。就在奶奶第九次住院,凌晨兩點多,奶奶在睡夢中去世了……。
隔年,在整理奶奶的房間時,我又看到了這個金盒子,出於對奶奶的尊重,我也只是收起來不敢隨意打開。隔天晚上,我夢見了奶奶,我問她:「奶奶,盒子裡究竟是什麼?」奶奶笑了笑說:「你自己打開後就知道了。」
夢醒後,我衝去打開那個盒子,想解開我多年的疑惑。打開後我愣了一下,盒內放了好多張照片和一張紙條,這些照片雖然都是黑白的,但照片裡一張張燦爛的笑容卻讓黑白的照片像彩虹一般繽紛。我問了爸媽後才知道,原來這是以前奶奶與她家人拍的照片。至於那張紙條,爸爸說之前盒子被我們發現後,奶奶就塞了一張紙條進去,上面寫著:「乖孫啊!將來當你們朝著耀眼的陽光前進時,別忘了後面一直追著、支持著你們的影子啊!」
看完紙條後,我呆坐在桌前,良久,我默默在心中許下了諾言:「奶奶,我一定會照顧好爸爸媽媽,不讓您擔心。」
評語:
以「奶奶的金盒子」為主線,書寫從發現、想知道裡面裝些什麼,到後來從夢中問奶奶可否打開,終於得知奶奶想傳達給自己的想法──好好對待支持自己的人。文中埋伏的懸念到最後謎底揭曉,始終保持著令讀者期待的興味,實屬佳作。
(二)
問夢
秀峰高中一年三班 許博智
在我國小二年級以前,我經常會過於在乎別人的想法而不愉快,導致夜晚做起可怕的惡夢。因此外公經常來到我房間,跟我說他聽過的故事。
有一次外公說了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外公在高一時,常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讓自己無法發揮原有的實力,在學業方面表現得不是很理想。然而,在他升上高二之後,成績突飛猛進,原因是他看了一套名人傳記,決定要學習書中的名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不輕易受他人影響。聽完外公的故事,我很想知道外公是如何脫離別人情緒的控制?是不是很困難?
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外公中風了,在醫院待上好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我一直陪伴著外公,希望他能早點康復。但外公年事已高,沒能支撐太久,離開了人世。
外公過世兩天後,我在夢中遇見他。他對我說:「我們常常會覺得不了解自己,所以會從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來看自己。但我們必須靜下心來,想想他們說的話有沒有道理,不必每件事都聽信別人的說法。」外公說完這句話後,我就醒了。那整個月我都在想這段令我似懂非懂的話,究竟是什麼涵義?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忽然明白這是外公在解答我過於在乎別人想法的問題。解開這個疑問之後,我就像是中了樂透般開心不已。
我想好好感謝外公給我的解答,他的話讓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外公,可以再來我的夢中作客,讓我當面感謝您,好嗎?
評語:
「過於在乎別人看法」是許多人在成長歷程中曾遇到的困難。作者以此為緯,將自己曾因此受困的心情做為主線,書寫外公教導自己如何化解的過程。本文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半是外公以自己的故事為例,但作者並不明瞭;直至後半,作者從夢中詢問外公,外公直言,作者再經由自己思考,終於明白「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的涵義。全篇文章意旨清晰,亦是能提供同學們自省的範文。
(三)
問夢
秀峰高中 一年二班 黃筠婕
自我有印象以來,舅舅在我心中就是個不苟言笑的長輩,別說嘻笑聊天了,連最基本的互動都極少。只要舅舅待在家中,我都會變得特別安靜,因為他總散發著一種嚴肅而且不易親近的氣場,我想這和他身為職業軍人有很大的關係。
直到那場夢之後,我和舅舅的關係有了極大的轉變,他給我的形象不再是嚴肅,難以親近。
那天晚上我一如往常地早早上床睡覺,不久後便進入了夢的世界,在夢中所有的場景都和現實生活中相同,但不同的是舅舅居然被人暗殺了!兇手沒有留下任何犯案證據,現場就連一點血跡也沒有。儘管如此,我仍非常努力地想揪出兇手,替舅舅討回公道。夢裡的我耗盡了所有腦力,像偵探般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但還是找不到兇手。
夢醒了,我的臉上掛滿淚水,還好只是一場夢。
這場夢之後,我和舅舅之間的關係有了很大的改變。從原本對他的畏懼、冷淡、疏離,到現今能下棋、討論電視內容……等。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很大的突破。
我問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唯一得到的答案就是其實我心裡也是很愛舅舅的,雖然先前都沒有表現出來,但在夢中的我,也已經清楚地表現出我對舅舅的在乎了!
夢,雖然是虛幻的,但它卻真真實實地影響著現實生活中的我,讓我和周遭人的關係有了改變。現在再回頭看,這也不算一場噩夢吧。
評語:
本文亦為從夢中得到答案的佳作,然而與前兩篇不同的是,並沒有直接經由「問」獲得解答,而且夢中情景啟發了作者,終讓作者了解對舅舅的在乎,並改善了自己與舅舅的關係。
全文敘事流暢,情節緊湊,不以說教明言,而是透過夢境讓自我體悟,筆法相當獨特。是相當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