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命題 寫作命題

【點閱數:2,924】

110年十月份國寫測驗命題與佳作講評-知性題(秀峰高中 滕彩瀞老師)

內容

  1920年代的時候,一位先生說:「書只是供給知識的一種工具,供給知識其實不一定要靠書。」他又說:「太古時代沒有書,將來也可不必有書,書的需要可以說是一種過渡時代的現象。」

  說話的人,是民國初年的教育家夏丏尊。他沒來得及看到網路時代的來臨,但是他所歸納的,也在預言今天網路時代所發生的事情。

  人類對世界認知的方式,先是觀察,再用圖像、肢體、音樂、語言認知,之後再發展出文字來表達。在文字的出現之前,人類的「閱讀」並不是不存在的──只是以聲音、圖像、氣味、觸感,甚至意念而存在的。人類演化了幾百萬年終於在最後的五千年出現文字,以及其後更近的時間出現書籍來方便文字的傳達,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人類在使用了文字與書籍一段路程之後,又透過科技發明一種新的形式,企圖擺脫文字與書籍閱讀的限制,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從某個角度而言,我們的確是進入一個和過去截然不同的全新時代。網路出現的本意,雖然是為了方便文字的交換與傳播,但卻註定要提供一個文字以外的閱讀與溝通的過程。網路終將結合文字以外的聲音、影像、氣味、觸感,甚至意念,提供一種全新的認知經驗,讓人類重歸全觀的認知經驗。種種全新的發展,難免令我們忐忑不安。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可能不過是回到過去,恢復一些被壓抑了許久的需求。所以我對伴隨網路時代而來的圖像閱讀、影音閱讀、多媒體閱讀等等,沒有那麼多擔心。

  因為這不是人類沒有過的經驗,更不是人類不需要的經驗,只是過去幾千年被壓抑後的釋放而已。我們需要擔心的,與其說是這些發展會不會破壞文字閱讀、書籍閱讀,不如說是如何讓文字閱讀與書籍閱讀,配合這些既古老又新興的多媒體閱讀形式,一起產生更新的作用。(節錄自郝明義《越讀者》)

閱讀上文,請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依據上文內容,說明作者為何認為多媒體閱讀形式「既古老又新興」。文長限7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問題二:網路時代的來臨,使人們閱讀及獲取知識的形式產生轉變,有些人面對此變化與文中作者一般樂觀其成,但也有人面對此轉變忐忑不安。請參考上文,論述你對閱讀形式轉變的分析與看法,並以自身經驗強化你的觀點,題目自訂,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21分)

 

測驗目標: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命題動機】

  在新興的多媒體時代中,大家對於知識的來源,已經不像以往只依賴書籍的知識,有時候網路、媒體的資訊足以讓我們迅速的得到資訊,但在這麼五花八門的資訊中,有些人招架不住,感到驚惶失措、有些人對於龐大資訊,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廣度,感到樂在其中。因此,希望藉由文章內容思索最古老的閱讀和現代閱讀的差異,以及省思自己面對新興的多媒體時代,如何面對與因應。

【評分原則】

問題一:

規準

級分

分數

能清楚寫出「旣古老又新興」之間的關係,將古老和新興的意義闡述有條理,符合作者的關聯性,給予3-4分。

A

3-4

僅能說明「旣古老又新興」的在文中的意義,但是無法說明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或說明不清楚者,給予2-3分。

B

2-3

片面說明古老的意涵或新興的定義,斷章取義的論述,未能與文章的論述結合,給予1-2分。

C

1-2

完全沒有作答,文不對題,僅抄錄題幹說明者,給予0分。

 

0

問題二:

規準

等第

級分

分數

針對題目敘述,觀點論述深入,敘述嚴謹,表達清晰,文詞精煉,堪為佳作者,給予19-21分。

A

A+

19-21

題目掌握度佳,觀點說明清楚,條理分明,言之有物,並舉事例加已說明,給予15-18分。

A

15-18

題目論述已掌握,能分析與說明差異,且提出自己觀點與經驗,文章內容流暢,給予11-14分。

B

B+

11-14

大致掌握題目要領,架構清楚明確,觀點已有雛型,分析僅能看出大意,文句表達與辭彙運用尚可,給予7-10分。

B

7-10

僅有段落呈現,文章舖陳未能明確表達觀點,僅能敘述自身經驗,表達大致能理解,給予4-6分。

C

C+

4-6

只有論述幾行,對於題目要求僅書寫部分,文章不成段者,敘述自身經驗,卻未達題意,給予1-3分。

C

1-3

完全沒有作答,文不對題,僅抄錄題幹說明者,給予0分。

 

 

0

 

【學生佳作1】

新北市秀峰高中308林○倫

問題一、

  作者認為文字結合了聲音、影像、氣味、觸感,甚至意念,提供了新興的閱讀形式。而同時古老,是因為在文字之前,人的認知方式和新興閱讀結合文字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依靠人古老的本能。

問題二、

    網路閱讀的轉變

  書和文字都是前人學習的媒介,然而網路蓬勃的發展讓我們改變閱讀的習慣,除了縮短時間和空間的問題,並且把平面文字,結合了影像、聲音或是意念,讓閱讀所帶來的感官衝擊更上一層樓。

  過去的人要查閱書籍,可能需要用一疊又一疊的書來緩慢閱讀,如今我們只需要一台平板就可以去吸收書中大量的知識,而且還有栩栩如生的影像來加深我們的記憶。網路容納了地球上人們所有的知識,同時還整理的井然有序,減少了我們在無關的資料上浪費時間。

  我實際體驗到網路閱讀所帶來的轉變,莫過於是疫情停學的這段時間,不只是透過影音來讀取知識,更有了零時差的直播來跟老師學習和討論,讓我感到身歷其境,老師似乎就在旁邊教導我們,便利也就成為網路閱讀的代名詞。雖然輕鬆便利,但卻沒有書和文字上所擁有的溫度,互動也不如現實中來的細膩,而且網路上的閱讀也比較容易使人分心。

  網路閱讀就像是一把雙面刃,運用得當可以事半功倍,但如果只依靠冰冷的網路去學習,我們終將失去與文字、書和人之間變化多端的連結,失去真實感受所帶來的溫度,更失去依靠自己一點一滴去尋找答案的過程與熱忱。唯有實體與網路相輔相成,才可以真正登上樓的頂端,看到完整的景像,充實自己。

 

評語

(一)對於文章的內容分析將「古老」與「新興」的部分先分別論述,再將兩者於變化、發展簡而論述,並說明相似之處,結合作者的觀點,作為結語,讓論述更能聚焦,了解作者意涵。

(二)閱讀形式的變化論述清楚,其中觀點的呈現,能表現自身看法,舉例言之有物,並扣合時事,對於多媒體的網路閱讀與自身的影響、利弊分析,剖析清楚且流暢。

 

【學生佳作2】

新北市秀峰高中308黃○昀

問題一、

  多媒體閱讀形式結合了文字以外的聲音、影像及意念等,供人全新的認知及體驗,所以此閱讀形式「新興」,而古代也沒有文字傳達知識,也是藉由聲音,影像等方式傳達,因此是「古老」的。

問題二、

    我對閱讀形式轉變的看法

  在科技化的時代下,「多媒體」以是融入我們生活且不可或缺的存在,從大企業到小公司,從老年人到幼童,基本上已離不開科技,因為科技能讓人們隨時隨地接收新知識,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在學校上課時,有許多老師會搭配「電腦」上課,或是讓我們觀看補充影片,不在只是用傳統的「書面形式」來傳遞知識,而是用科技來支持教學。這已是現今習以為常的教學模式,方便且直接地提供我們更多面向的知識。我個人是抱持著樂見其成的態度來看待此事的發展。

  因為科技的發展,使多媒體閱讀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進而變成一種習慣,讓我們得以跳脫自然限制,快速地尋求知識,以五大感官:視、聽、嗅、味、觸,甚至是意念直接地接收知識,這不但使我們更貼近知識,也更能讓我們看見知識的全貌,而不是看著書本上的文字憑空想像。

  雖說多媒體是運用古代的方式在傳達知識,但我們是否能用老祖先的智慧加上現代科技呈現更多元的閱讀形式呢?多媒體閱讀形式豐富了我們接收知識的廣度,給人們一個全新的體驗,就如同引文作者所說:「既古老又新興。」

 

評語

(一)從文章摘要出符合「新興」與「古老」的意涵 ,再加以自身對文章的解讀分析其中的不同,濃縮二者再加以撰寫,呈現清楚且有條理的定義與說明,扣合作者於本文的闡述。

(二)以破題方式論述現代科技所帶來的變化,提出科技在生活中的功能,即能見科技對現代的影響力。接著以實例來說明古老的書面與新興的電腦所帶引的知識傳播,引入次段的生活面向與感官的的衝擊與刺激,並提出自身感受。全篇內容相互扣合,敘述流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