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對海洋細膩的書寫,是夏曼.藍波安的情感投射,也是透過身體實踐加以時間經驗累積而來的智慧,是從真實生活中建構起的世界。海洋文化與傳統達悟人對於海的智慧,以及部落面對現代衝擊的悲喜,都是他創作的核心,從早期的作品《冷海情深》到近期的《天空的眼睛》、《大海之眼》等,不管是飛魚傳說、族群互動、部落回憶、生活情懷或現實衝擊,海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他的家也是歸屬。 夏曼.藍波安的海洋文學不是虛構的,而是非常具體的生活。不同於其他書寫海洋議題的作家,他追隨達悟族傳統,從自己部落和神話故事的眼光來看海洋,下海不是一天、一個禮拜,應該是一年、十年、二十年,用生命去實踐在海裡。達悟族對海底地形的瞭若指掌來自於用心理解,也用經驗回應洋流與魚類與月亮的引力關係,這些都充滿著海洋文化的孕育。他形容靠近海洋的過程,是一種共容的狀態,也希望透過文字,能帶給人親海的感受。(改寫自陳政偉〈夏曼.藍波安:來自大海深處的書寫〉) (乙) 廖鴻基以捕魚為業,成立黑潮海洋環境保護協會,投身保護海洋行列。20多年來執行不少海上探索計劃,鯨豚海上調查、創辦賞鯨活動、繞島航行、遠洋魷釣船隨船計畫、以獨木舟划過家鄉海岸、貨櫃海運隨船報導,每一項計畫在回到陸地上後都附帶著一部文學作品,試著透過文學搭建島民與海的橋樑,改變臺灣民間對海的負面看法。 對於大海的了解,廖鴻基絕不紙上談兵,總是身體力行地去感受、體會浩瀚的汪洋,再把這樣的經歷帶回給習慣用陸地思考的島民。例如推廣賞鯨活動,過去台灣人吃鯨豚肉、獵殺牠們,但隨著參與賞鯨人數增多,人與鯨豚的關係有了極大轉變,至少會因為鯨豚可愛而不吃牠們,進而關懷海洋生態。他說:「長期以來我們對待海洋的生物資源都是腸胃型的思維,我到海上捕魚寫成海洋文學,海洋提供給我的是文學養分,更可以有科學上的養分。」(改寫自鄭景雯〈海上品人生 浪裡握筆耕──討海文學家廖鴻基〉) |
閱讀上文,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夏曼‧藍波安和廖鴻基對於海洋,都有著堅定不移的熱愛,也都被稱為海洋文學作家。請依據甲、乙兩文所述,分析說明兩人書寫的「海洋文學」有何異同?文長限120字以內(至多6行)。(占6分)
問題二:生長在島國的我們,與海洋有著不可分割的連結,但我們對於海洋,又有多少的理解?是夏日的沙灘風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抑或是更多不同的認知與體驗?請參考甲乙二文,以「海洋教會我的事」為題,依據你的見聞,書寫你對海洋的認知以及接觸海洋的經驗與體悟。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19分)
測驗目標: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
【命題動機】
範文教材選錄了廖鴻基的〈丁挽〉,在講授海洋文學的相關補充時亦提到了夏曼‧藍波安,兩者寫作內容有異有同,想透過國寫測驗的命題讓學生多所了解。續以「海洋教我的事」為題,讓學生透過書寫,回想自身與海洋互動的經驗,梳理、說明從海洋學到的事。
【評分標準】
問題(一)
分數 |
內容要求與評分參考 |
4 |
(1)在至多四行之內完成。 (2)能依文內所述,完整說明夏曼‧藍波安和廖鴻基兩人心目中的海洋文學之異同。(同:皆寫出漁人在海洋上面對的真實世界、海洋與人的關係。異:夏──用部落與神話故事的眼光看海洋,含達悟人對海的智慧、部落面對現代衝擊的悲喜等等;廖──與海洋有關的人事物,把海上經歷帶回給陸地的島民。) |
3 |
(1)超過規定行數1行。 (2)能依文內所述,說明兩者的異同,但敘述不夠完整。 |
2 |
(1)超過規定行數2行。 (2)尚能依文內所述,但只寫異或只寫同且內容正確者。 |
1 |
(1)超過規定行數3行以上。 (2)說明欠缺完整,或只寫異或只寫同但內容不夠正確者。 |
0 |
未作答。 |
參考答案:兩人在海洋文學的共通點,在於都透過身體力行、實際體會海洋之後才寫出具體的作品,其中的情與景都是真實的描述,也都有親海的期望。兩者的差異在於:夏曼.藍波安乘載達悟傳統,用部族與神話來看待海洋;廖鴻基則希望搭建島民與海的橋樑,進而關懷海洋生態。
問題(二)
等第分數 |
內容要求與評分參考 |
A+ 18~21 |
明確說明「海洋教我的事」為何,並能妥善組織、利用各種材料,提出明確的看法。見解獨到,發人深省,結構嚴謹,文辭流暢有力。 |
A 14~17 |
能說明「海洋教我的事」為何,並組織、利用各種材料,闡述自己的看法,觀點明確,條理分明,敘述暢達。 |
B+ 11~13 |
能說明「海洋教我的事」為何,並取用相關知識、材料,說明看法,但發揮有限,結構、文辭得宜。 |
B 7~10 |
能概略說明「海洋教我的事」為何,並根據相關材料說明自己的看法,但見解平平,論述泛泛,文辭尚稱平順。 |
C+ 3~6 |
未能說明「海洋教我的事」為何,運用材料未盡允當,不能言之成理,結構鬆散,文辭欠通順。 |
C 1~2 |
未能說明「海洋教我的事」為何,拙於運用材料,無法掌握題旨,敘述雜亂,辭不達意。 |
0 |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
特殊評分原則:
(1)內容、文字均佳,但文未終篇,或一段成文者,至多B+級。
(2)內容、文字、結構均佳,但自訂題目,而與原題目相關者,至多B+級。
【學生佳作】
【臺南女中 阮○涵】
(一)
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的海洋文學作品,都是從真實生活中建構的世界。前者追隨達悟族傳統,從自己的部落和神話的故事的眼光看海岸,而後者則紀錄漁夫在大海遇到的真實事件,將經歷帶給島民。
(二)
赤腳踩在那片溫熱的沙灘,面對著這片無垠的湛藍大海,展開雙臂迎著風的吹拂。我聽見海浪撞擊岸邊的節奏,配合著萬物敲響海的交響曲。來到久違的海邊。海,是如此美妙。
我看見岸上的大石因水的侵蝕而刻出了底部的凹洞,陣陣柔和的波浪擊著前方竟激起高昂的白色浪花。這是海洋的堅持不懈,教會我如何面對人生種種不如意。每當受挫而灰心喪志,總會想起那幕場景,接受失敗的淬煉才能更加成長,歷經失敗後驀然覓得的繁花盛景,才更顯其珍貴而意義非凡。
潛入海洋,我看見不同於陸地的風情萬種。那顏色繽紛的珊瑚點亮了海底世界,魚兒在其間自在穿梭,洋溢著悠閒的氣氛。海洋從不拒絕萬物的要求,以寬容的心滋養萬物,納百川。使生物得以愜意生存,其本身亦因包容更加寬廣而多采多姿。這是海洋的雍容大度,教會我以柔軟的態度與他人相處,以溫暖的心幫助他人,使世界更溫暖美麗。
海是我的良師,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意義,等著我再度發掘。
【評語】流暢切達,言之有物。從陸地寫到海洋,帶出堅持不懈與雍容大度兩個角度,層次井然,謀篇用心。
【臺南女中 林○宜】
(一)
兩人心目中的海洋文學都是親身體驗的,不過夏曼‧藍波安的海洋文學比較著重於族人對於海的智慧;而廖鴻基則是透過海洋文學搭建島民與海的橋樑,使大家更了解大海。
(二)
「海洋奇緣」中的主人翁為了拯救族人,而展開一場海上的冒險之旅。片中,我看到了海上陰晴不定的氣候,也感受到在汪洋之中的無力,然而想要到達目的地,靠著就是勇氣與毅力。
地理大發現時期,許多航海家奮不顧身的在海上找尋一條又一條的新航線,但這卻是一大挑戰,畢竟海洋不像陸地一樣擁有豐富的地形樣貌,且氣候極端,並在不知是否會平安地回到陸地的情況下,種種的未知與不安,令人膽戰心驚,而想要克服,就需要勇氣和毅力,勇氣可以使自己積極進取且臨危不亂,而毅力能讓自己堅持不懈,順利達成目標。
人生不就像大海一樣,充滿驚奇與冒險,而我們就如同航海家藉著一絲信念,在大海之中開拓一條自己的路。然而過程中有許多阻礙,使我們恐懼而退縮,但如果勇敢一點,試著突破障礙,或許就能到達心目中的小島,完成心願。
海洋教我的是勇氣和毅力,讓我在面臨困難時不放棄,而是勇於突破並堅持不懈地完成目標。
【評語】四平八穩,符應題意。透過電影〈海洋奇緣〉與地理大發現兩項事例,層層推衍出勇氣與毅力的重要,並能寫出自身的體悟,結構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