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命題 寫作命題

【點閱數:2,688】

111年八月份國寫測驗命題與佳作講評-知性題(屏東高中 蔡佩真老師)

內容

甲、

  著名德國學者Beck在《風險社會》一書中指出,現代性帶來的風險和早期的自然風險有顯著的不同,當代高科技社會存有非常多不確定性的風險,包括各種環境污染、核子輻射與災變、生物科技、醫藥用品等。除了關心現代性帶來的各種人為產製風險(如核能、化學製品),以及當代社會如何系統性地面對與處理這些風險,他更將現代的社會稱為「風險社會」。

  簡言之,所謂「風險」就是由現代化(全球化)所造成和引發的系統性災難和不安全感,而其源頭往往肇因於組織化的失職,涉及「公共生活領域」的安危。

  當上述災難和不安全性愈加潛藏、複雜和多樣,其影響愈是前所未有。在面臨當代風險社會時,過去習以為常的因應之道和自以為可以解決的制度,往往變得無效或失靈。因此政府和公權力機構就會顯得束手無策,公眾集體焦慮和恐慌上升,並且對政府的信心明顯下降,轉為獨善其身的消極態度,進而造成整個社會制度與經濟體系面臨全面性崩解的局面。。

  面對現代性及其風險產製問題,Beck主張必須透過深層地反省與改變現代化與工業社會的各種經濟、生產型態以及政治運作模式,才能面對與克服風險社會所帶來的新挑戰。其中關於政治運作方面,必須有更多、更有效的公眾參與,以解決專業化與技術官僚所帶來的集體不負責任之環境風險。

  對應於科技所帶來的風險問題,每一位公民也有權力去選擇一個自己所要的生活環境,例如:德國、芬蘭、瑞典、丹麥與荷蘭,在公民團體意識強大的社會基礎下,能夠進行社會與產業的轉型,就像近年來在再生能源的逐步改革十分成功,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成長與就業機會。

(改寫自〈風險社會與臺灣的下一步〉鉅變新視界電子報編輯室/蕭新煌《面對台灣風險社會:分析與策略》)

 

乙、

  自2022年5月以來,本土疫情嚴峻,而國內防疫政策滾動修正,逐漸朝「與病毒共存」發展並不斷放寬措施,但連日確診人數、死亡人數的持續攀升,也掀起民眾的自主「類封城」。下圖為Google最新的「COVID-19社區人流趨勢報告」,顯示國人對疫情的因應作為。

圖片來源:Google「臺灣COVID-19社區人流趨勢報告(2022年)」。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請根據甲文,說明何為現代社會的「風險」,以及風險造成社會制度與經濟體系面臨全面性崩解的原因。文長180字。(占9分)

問題二、請依據乙文,比較並說明各個項目基準值的數字有何變化,其間差異何在?並參考甲文,分析臺灣民眾如何因應疫情的風險問題。文長400字。(占16分)

 

測驗目標: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命題用意】

  在後疫情時代,「社會風險」的概念逐漸清晰,每個人都處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情境之中。希望學生從此觀念,進而知覺、關注自身與家國環境面臨的未來圖像,並從圖表分析中,再一次釐清所處現況,也能更明白未來將往何處去。

 

【評分標準】

問題一:

 配分

作答情形

6-9分

能明確指出何為現代社會的「風險」,以及風險造成社會制度與經濟體系面臨全面性崩解的原因,與其帶來的結果。

3-5分

能指出何為現代社會的「風險」,並推論社會制度與經濟體系面臨崩解的幾項原因。略為提及且未能全面性解說者。

1-2分

指出何為現代社會的風險,或寫出風險造成社會制度或經濟體系崩解的一項原因。

◎參考答案:

  現代社會的「風險」不同過往的自然風險,而是人為產製所帶來的風險,由現代化與全球化所造成和引發的系統性災難。當災難和不安全感愈加潛藏、複雜和多樣,其對社會的影響前所未見,過去習以為常的因應之道和自以為可以解決的制度,往往變得無效,致使政府失能,公眾焦慮與恐慌上升而不信任政府,最終造成社會制度與經濟體系面臨全面性崩解。

 

問題二:

等第

級分

分數

作答情形

A

A+

13-16

1.立意取材:可根據文本,比較並說明各個項目基準值的數字變化與差異,並分析臺灣民眾如何因應疫情的風險問題。

2.結構組織:構思巧妙完整或結構嚴謹、脈絡清楚。

3.字句表達:邏輯清晰,用字遣辭精確;文筆生動流暢,修辭優美。

A

10-12

1立意取材:可根據文本,比較並說明基準值的數字變化與差異,並分析臺灣民眾如何因應疫情的風險問題。

2.結構組織:構思或結構完整、脈絡清楚。

3.字句表達:邏輯清晰,用字遣辭暢達;文筆流暢,修辭優美。

B

B+

8~10

1.立意取材:尚能掌握題幹(題目及引導文字)要求,依照題旨發揮立意取材,可根據文本說明數字變化與差異。並分析臺灣民眾如何因應疫情的風險問題。

2.結構組織:結構大致平穩完整,脈絡大致清楚。

3.字句表達:文筆平順,修辭尚可。

B

5-7

1.立意取材:尚能大致掌握題幹(題目及引導文字)要求,大致能依照題旨發揮。取材尚稱恰當,思路尚稱清晰,分析過於籠統,論述不夠深入。

2.結構組織:結構大致完整,脈絡稍嫌鬆散。

3.字句表達:文筆平淡,修辭能力不佳。

C

 

1-4

1.立意取材:未能掌握題幹(題目及引導文字)要求,不盡符合題旨或明顯偏離題旨。材料運用不當,思路不清,內容貧乏,缺乏體悟、想像,未能抒發情意。

2.結構組織:結構較鬆散,敘寫不具體。

3.字句表達:字句欠通順,表達不清晰,囗語化表述,文句邏輯不通,論述零亂。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可評0分。

◎特殊評分原則

1.內容、文字均佳,但文未終篇,或一段成文者,至多B+級(10分)。

2.視標點符號使用之欠當或錯別字之多寡,斟酌扣分。

 

【學生佳作】

問題二、

1.屏東高中 張O維

  在社區人流趨勢報告中,各項數值的變化可分為降低和提高,其中有五項降低,只有一項提高。降低最多的是公園的62%,其次是大眾運輸的56%,緊接著是零售店和休閒設施的43%,而雜貨店和藥局和工作場所沒有像前述三者降低的幅度一樣多,分別為較低的14%和9%。在各個項目中唯一提高的項目為住宅區,提升了14%。

  在這個「風險社會」中,圖乙中的資料可說是台灣民眾因應疫情的方式。其中社區人流減少程度最大的三個項目的性質,皆為生活上「非必要」的條件,因此大眾選擇減少出入這些場所中,以其他方式或活動替代。而減少程度相對較小的雜貨店和服務和工作場所,其相對前述程度較大之三者偏向「必要」條件,因此人流趨勢只有小幅度減少,大眾前往雜貨店時比起以往可能一次性購買更多民生用品,降低外出染疫的風險,而工作場所的少量減少可推測唯有部分工作族群透過遠距辦公,因此僅有小幅度減少。而這些項目中唯一上升的住宅區可以得知為因減少出入其他五項場所,民眾減少外出而選擇待在住宅,因此住宅區的人流上升。

  綜合以上因素,可得出台灣民眾因應疫情的解決之道為待在家中減少外出。

 

2.屏東高中 馮O翰

  從乙文中對於「社區人流趨勢報告」可知,六個項目中,唯一人流成長的是住宅區,顯示出國人主要都待在家;而在工作場所及雜貨店、藥局的項目中,與基準相比的下降幅度較小,可能是因工作場所屬多數人上班、維持生計之處。雜貨店、藥局則是必須補充生活用品的地方,故下降幅度小;然而,其餘的「零售店、休閒設施」、「大眾運輸站」、「公園」則屬於人流下降較多的地方,而這個項目的共同處就是皆屬於人的聚集之處,皆是公共場所。

  在現在的疫情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面對大量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險,而政府「與病毒共存」的政策更使人民的恐慌上升。透過乙文的圖可知,在疫情中,人流在住宅區的比例上升,而其他地方的人流解釋下降趨勢。台灣人民透過待在家中上班、上課的方式,儘量少往公共場所群聚,減少與人的接觸機會,而在購買生活必需品,會選擇雜貨店,而非大型、人潮多的零售店。這些方法使政府「與病毒共存」政策所造成的恐慌下降,減少風險。

 

3.屏東高中 侯O偉

  根據這六個場所的人流趨勢報告,可以發現除了住宅區外,其他場所皆呈現負成長的趨勢。在零售店和休閒設施中,可以看到一開始先是增長,爾後漸漸下滑的趨勢,這個現象也能在雜貨店和藥局看到,有可能是民眾意識到疫情將會更加嚴峻,以致於許多人會進行囤貨的動作。而公園一開始雖是有龐大的人流,但之後卻一口氣下滑了大約八十個百分比,這應該跟疫情息息相關,大家會因為想降低被傳染的機率,而減少進出公共場所,此現象在大眾運輸站也能看到。在工作場所一開始急遽下降可能和公司規定有關,之後因為政府政策所以不斷放寬措施。而住宅區就能反映民眾的自主「類封城」。

  由這六個場所的人流趨勢可以得知,臺灣民眾面對疫情的風險問題,大部分都較不願意承擔風險,因而產生自主「類封城」的動作,即便在政府不斷採取放寬的策略下,民眾還是較不願意出入公共場所,此時政府制定的政策較無效。在當今社會,如何克服風險社會所帶來的挑戰,是政府和民眾必須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評語

以上三篇均能比較並說明各個項目數字變化與差異,在不同層面釐清數字消長之因,並以清晰邏輯,分析臺灣民眾如何因應疫情的風險問題,脈絡分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