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比較高?
取決於評判員是公平的, 取決於你穿多高的高跟鞋, 取決於評判員有計算頭髮長度, 取決於評判員允許使用椅子。 |
上述圖文是享譽美國文壇的繪本大師──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作品。他多才多藝,集畫家、詩人、劇作家、歌手、作曲家於一身,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多國語言,全球總銷售量超過一千八百萬本。
謝爾的詩文幽默、生動、溫馨,帶著淡淡的哲學味,有時候古怪、荒謬,不過就是這種奇妙的質素與魅力,再加上簡單樸實、讓人感覺愉快的插圖,深深吸引大人和小孩,使他擁有各種年齡層的讀者。他藉由插畫和小詩探討人群互動的行為或現象,讓讀者從寓意中進行反思,幽默之餘也展現他特殊的風格與智慧。
請閱讀上述圖文,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依據上述作者簡介,說明插畫家「比身高」圖文受到各種年齡層讀者喜愛的原因。文長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問題二:依據上述圖文可能的寓意,舉例並闡述你的看法與見解。題目自訂,且題目須與所解讀的寓意相關。文長限500字以內。(至多23行)。(占 21分)
【測驗目標】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命題用意】
本題融入生命教育議題「人學探索:生-U2 看重人皆具有的主體尊嚴與內在價值,覺察自我與他人在自我認同上的可能差異,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和「靈性修養:生-U6 覺察人之有限與無限,體會人自我超越、追求真理、愛與被愛的靈性本質。」旨在評量學習者能否解讀圖像文本,要求學習者說明其中可能寓意,並加以反思及評論。
本題出自美國兒童文學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插圖與小詩。由圖文可知,本題核心概念是「比較」,針對畫中意涵解讀可以是:比較優劣的探討、社會公平正義探討、比較的標準如何訂定……等等涉及比較的概念即可。作答上唯須留意圖中兩人最終齊高的事實,可以視作「齊頭式平等」,正面肯定透過其他方式彌補不足,實踐公平正義,也可以反思形式上的平等未必是本質的均等,追求表象不過是虛有其表。
【評分原則】
問題一、
級分 |
分數 |
規準 |
A |
3-4 |
能明確寫出圖文受到各種年齡層讀者喜愛的原因 |
B |
2 |
能大致寫出圖文受到各種年齡層讀者喜愛的原因,或不符合字數規範。 |
C |
1 |
僅抄錄大量原文,卻未能針對題目妥善說明。 |
0 |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
參考答案:
作者的圖文深受各種年齡層讀者喜愛,因為他能藉由幽默生動、溫馨愉快的插畫,時而怪誕的風格,以簡樸的文字傳遞哲理,探索社會上人際互動的關係,饒富趣味,亦發人深省。
問題二、
作答情形 |
等第 |
級分 |
分數 |
能深入解讀漫畫寓意,命題獨到,闡述深刻,深具反思,結構嚴謹,文辭洗練,具有深刻的個人看法,首尾呼應。 |
A |
A+ |
19-21 |
能適切解讀漫畫寓意,自訂題目與所解讀的寓意密合,內容充實,結構穩妥,文辭順暢,並完整表述個人看法。 |
A |
15-18 |
|
能解讀漫畫寓意,闡述個人看法,結構適當,文辭得宜。 |
B |
B+ |
11-14 |
能大致解讀漫畫寓意,說明個人看法,結構尚可,文辭平順。 |
B |
7-10 |
|
解讀漫畫不具體,闡述看法偏離焦點,結構鬆散,文辭欠通順。 |
C |
C+ |
4-6 |
無法掌握題旨,闡述不當,文辭拙劣。 |
C |
1-3 |
|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
0 |
0 |
0 |
@特殊評分原則
1.全文只有討論身高比較者,沒有延伸加以闡發者,至多C+(6-9分)。
2.內容、文字皆在水準之上,但文不終篇,或一段、二段成文者,至多得B+(14-17分)。
3.得視標點符號之訛誤,與錯別字之多寡,斟酌扣分。
【學生佳作】
國立新營高中一年1班陳同學
問題二、
攀比
高盤的秀髮、踮起的腳跟,背對著另一方墊高的板凳,內心的比較漸漸萌芽,用盡手段、費盡心思,為爭得贏面而無所遁形的攀比心態,在人們的思想中氾濫成災,到頭來,無效比較終究是一場空,人們並不會成為獲利者。
正向的攀比是共同進步的催化劑。一如學習的路途中,總有幾位志同道合的摯友在一次次的討論與考試中相互切磋,激起好勝的火花進而使學習成績進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蘇洵亦是如此,中年時期看到兩位兒子優秀的文學學識,因而發憤圖強,成就更高自我。
然而,負向的攀比是墜入無底深淵的絆腳石。隨著無形的心魔,比較著利益與權勢使人們溺於泥沼中無法自拔,追逐著利慾薰心與權貴之中,並且往往為了「更上一層樓」而使用了不仁手段,違背著良善底線走在烽火前端。唐太宗為了取得皇權,獲得比他人更高的權勢,無情弒親篡位,即便事後治理國家有成,卻也在青史留下正反不一的名聲。
褪下比較的外殼,這是一種應付人們社會環境的生活方式,邁向旅途的嶄新篇章,掌握好分寸,發揮有效比較來提升能力,使生活充滿風采,即是充實自我的王道。
【評語】
首段能針對漫畫插圖和詩文內容進行說明,直接指出核心概念──攀比(比較),並提出「無效的比較,沒有人能受益」的觀點,提綱挈領,表達明暢。第二、三段則採正反對比手法敘寫,皆採「先論後敘」的段落架構行文,兼具「論點」、「說明」、「事例(史例)」,結構嚴謹,敘述簡練。末段運用轉化修辭表述個人見解:「褪下比較的外殼,這是一種應付人們社會環境的生活方式」,拿捏彼此的分寸,進而提升自我能力才是重點,頗有見地。全文緊扣「比較」的概念進行說明與詮釋,首尾呼應,扣合題旨,謀篇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