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
1964 年,美國紐約街頭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名叫凱蒂.吉諾維斯的女子在街道上被男子刺殺三次,期間總共有 38 位目擊者聽到她的呼救聲而亮起燈查看外頭發生什麼事,卻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制止歹徒,甚至沒有人報警,凱蒂最後因此死亡。
約翰.達利與比博.拉坦納兩位社會心理學家,因這起事件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實驗,看一般人在什麼情境下會幫助他人。他們請參與者到長廊上的一間房間裡,每個人都會單獨待在一個房間內,避免面對面交談。參與者都有耳機跟麥克風,但麥克風只有在輪到自己的時候才會被打開,且一旦有一個麥克風被打開,其他的都會被關閉,因此他們之間無法進行溝通。這是為了方便播放事先錄好的錄音內容,讓他們誤以為確實在和另一間房的人進行對談。
實驗的安排有一對一的組合、六人大團體和三人小團體的組合。輪到其中一位參與者發言時,他提到自己有嚴重的癲癇,在壓力很大或者考試時較常發作,等到下一次輪到這位參與者發言時,他癲癇發作,講話開始結結巴巴,對其他人求助。在實驗中,對於「有人癲癇發作」的狀況,在一對一組合裡有 85% 的人會立即求助;三人小團體中的比例稍微低了一些,但也有62%;而六人大團體中只有 31% 的人站出來。(改寫自潘怡格〈為什麼當意外發生時,旁觀者越多、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卻越少?〉)
乙文、
凱瑟琳・山德森在《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一書中指出:為什麼人們面對暴行卻不願挺身制止?道德勇氣並非與生俱來,無所作為才是人性!好人袖手旁觀,來自誤判狀況與權衡風險,下表為各種可能狀況:
好人袖手旁觀理由 |
比例 |
舉例說明 |
旁觀者效應 |
69% |
在有旁人在場時不會主動伸出援手:假設別人會出手相助 |
評價顧慮 |
81% |
不會介入夫妻即將暴力爭執的情境:怕搞錯狀況會很尷尬 |
社交代價 |
69% |
看到同事未遵循工作規範卻沒指正:擔心被當成告密者 |
從眾壓力 |
37% |
人會故意給出錯誤答案,以求與其他組員一致:寧可犯錯也不願被排擠 |
(改寫自《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根據上文,甲文兩位社會心理學家的實驗結果較符合乙文「好人袖手旁觀理由」的哪一項?請說明判斷理由,文長限120字以內(至6多行)。(7分)
問題二、根據甲、乙兩文,你認為影響「助人行為」的主要原因為何?助人背後隱藏什麼樣的內心劇場?請根據自身經驗或所見所聞書寫一篇文章,闡述你對影響「助人行為」的看法,無須命題,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18分)
測驗目標: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命題用意: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其中SDGs 目標3、10、16、17分別為:良好健康和福、減少不平等、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夥伴關係等均須以幫助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為底蘊。鑒於高中校園霸凌事件頻傳,社會上助人行為日益減少,冷漠氛圍愈益增長。這個題目的初衷在引發學生反思影響助人行為的可能原因,及其背後的內心劇場,希冀能啟發學生的助人熱情,讓校園及社會更加溫暖。
問題一旨在藉由凱蒂事件和心理實驗引導同學認識和反思「旁觀者效應」。問題二則根據《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一書提及的四種影響助人行為的可能原因,引導學生思考對他們而言最主要的原因為何?並藉由問題一希望學生觀察、思考、梳理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涉及的相關助人行為經驗,並結合論點加以完整論述,以測驗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評分原則
問題(一):要針對甲文的心理實驗符合乙文「旁觀者效應」的理由。
問題(一)作答情形 |
等第 |
分數 |
能確切掌握題目,能清楚說明甲文的心理實驗符合「旁觀者效應」的理由為「團體人數」的多寡,並具體陳述數據,敘述流暢,條理分明。 |
A |
6-7 |
尚能掌握題目,雖有說明甲文的心理實驗符合「旁觀者效應」的理由,但缺少具體數據論證,敘述有疏漏或不夠明確。 |
B |
3-5 |
只簡要說明甲文的心理實驗符合「旁觀者效應」,敘述紊亂,內容貧乏。 |
C |
1-2 |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
0 |
0 |
問題(二):要能精確掌握題旨與要求,根據甲乙兩文提出影響「助人行為」的主要原因,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以自身經驗或所見所聞加以論證,最後能以省思收束。
問題(二)作答情形 |
等第 |
分數 |
|
論點明確,論據貼切,論述周延,能闡述省思,結構完整,文辭精練 |
A |
A+ |
16-18 |
論點清楚,論據適切,論述完整,文辭暢達 |
A |
13-15 |
|
論點尚稱清楚,論述合理,結構完整,文辭得宜 |
B |
B+ |
10-12 |
論點還算明白,論述大致合理,結構尚稱完整,文辭尚稱平順。 |
B |
7-9 |
|
論點模糊,論述空泛,文辭欠通順。 |
C |
C+ |
4-6 |
論點不明,論述雜亂,文句不通,層次結構雜亂無章。 |
C |
1-3 |
|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
0 |
0 |
0 |
※特殊評分原則
參考答案
問題(一)
在實驗中,以為只有自己知道對方癲癇發生85% 的人會站出來,比例最高,而六人大團體中只有 31% 的人會站出來,比例最低。顯示影響人們是否會給予幫助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團體人數」的多寡。符合「旁觀者效應」:越多的旁觀者在場,會降低受害者被幫助的機率。(120字)
佳作共賞
武陵高中 黃O綺
問題二、
我認為影響助人行為的主要原因為「旁觀者效應」。助人是將自己涉入事件中,很多人並不願意讓自己捲入麻煩,發生危難之事,而且圍觀的人越多,大家就越覺得事不關己,而產生旁觀者效應。假設需要幫助的人正深陷泥淖,圍觀的人很多,大家都不想弄髒自己的手和衣服,也認為一定有人會出手相助,若每個人都是這個想法,那人終究會被泥淖吞沒。
國中時,班上有位同學被三,四個女生霸凌,我那時深信其他十五位同學一定會有人挺身而出替他解圍,幻想有人會救他於水火之中。倏忽三年過去了,沒有一個人願意當他的遮陽傘,為他擋住毒辣的言語、灼炙的欺凌。畢業後我才知道,原來大家都和我一樣陷入「旁觀者效應」中, 相信有人會救他,只是那個人不是自己。
偶然看到新聞,一位身體不適的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有一位阿姨大聲嚷嚷的要她讓座,理由僅因她是老人,但當場沒有人為那位年輕人出頭抱不平。她只好強忍著不適起身讓座。這些冷漠的群眾在社會中屢見不鮮。
助人是一項充滿善意的美好舉動,不可因為各種原因而影響我們助人的意願和行為,「為別人點一盞燈,照亮別人,也照亮了自己」,當危難發生時,更別陷入旁觀者效應,而選擇袖手旁觀。
【評語】本文能明確寫出影響助人行為的主因為「旁觀者效應」,並闡釋當中的內心劇場。第二段能舉出自身經驗印證旁觀者效應,敘述清楚流暢。第三段能舉出新聞作為例證,使全文更據說服力。最後一段能進一步闡述助人的本質,並舉言例提出針對助人行為的建議。
武陵高中 林O妤
我認為影響助人行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評價顧慮」,人們常害怕主動幫助別人後卻是搞錯狀況造成尷尬,而不敢伸出援手。
我曾經獨自一個人走在上學的路上,遠處看見一群同校的少年聚集在角落,其中有些兇神惡煞的瞪著一兩個相對弱小的同學,包圍在他周邊不知在說些什麼,但總覺得氣氛不是很愉快,瘦小的同學看起來楚楚可憐。見到這一幕,我的第一個想法是他們在霸凌同學,正當我在想如何幫助受害者時,我突然猶豫了,或許他們其實是朋友,只是普通的玩鬧,若我盲目的去阻止,不僅弄得自己尷尬又破壞了他們原本的交談,於是在經過許久的抉擇後我沉默地離開,但內心卻一直記掛著弱小同學們的安危。
如同新聞中常見的家暴事件,目擊者可能都是基於評價顧慮而選擇沉默,害怕自己搞錯狀況,成為眾人的笑柄,久而久之,社會上願意主動幫助他人的民眾就寥寥無幾了。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曾寫過:「起初,納粹抓共產黨人的時候,我沉默了,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當他們抓猶太人的時候,我沉默了,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最後當他們來抓我時,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我覺得在一個社會中,人們應該適時的幫助他人,儘管有他人評價的疑慮,也應該在謹慎評估後勇敢地伸出援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評語】本文能明確寫出影響助人行為的主因為「評價顧慮」,並闡釋當中的內心劇場。第二段能舉出自身經驗印證評價顧慮,敘述完整流暢。第三段能舉出新聞作為論據,使全文更充實完整。最後一段能引用言例進一步闡述顧慮評價可能帶來的弊端,並反思助人行為的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