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虬髯曰:「此盡寶貨泉貝之數,吾之所有,悉以充贈。何者?某本欲於此世界求事,或當龍戰三二十載,建少功業。今既有主,住亦何為?……將余之贈,以佐真主,贊功業,勉之哉!此後十餘年,當東南數千里外有異事,是吾得志之秋也。一妹與李郎可瀝酒東南相賀。」因命家童列拜曰:「李郎、一妹,是汝主也。」言訖,與其妻從一奴,戎裝乘馬而去。數步,遂不復見。(杜光庭〈虬髯客傳〉) |
乙 翻翻看看,念念想想,一個上午也就只處理了堆在書桌邊,三十公分高的「案牘」,服務十年優良證書、一段文章成為某參考書測驗題的授權書、上一學期的授課講義、忘了要寄回去的版稅回條、好幾個紅字的健康檢查報告、一疊學生遲交的作業……好像都應該留著,但全部都丟了似乎也無影響。每一張紙都曾有它存在的意義,但這些意義已經可有可無。雜亂的日子、紛繁的頭緒,人生實在太過臃腫了,我想回到那個窮和尚的極簡理想:「吾一瓶一缽足矣」! 扔掉了想去證明自己身分與功績的心靈負擔,人生才能遠行,「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紅樓夢》裡的〈好了歌〉覺得功名、金銀、姣妻、兒孫都是該拋棄的東西,這中年人的心境就是白天覺得一切都無法割捨,但夜裡又覺得什麼都可有可無,連那一瓶一缽,打碎了也不可惜。(徐國能〈一瓶一缽〉) |
請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根據甲、乙二文,請分別說明文中之人在「割捨」的心境上有何不同。文長限120字以內(至多6行)。(占6分)
問題二:隨著年齡漸長,我們擁有的事物越來越多。這些擁有,可能是豐足,但也可能是累贅;可能是維繫,但也可能是糾纏。當擁有得太多,步履沉重蹣跚,唯有割捨,才能讓生命重新自由。對你而言,割捨的意義是什麼?請以「割捨是……」為首句,並融入個人生命經驗,抒發你對割捨的感悟。無須訂題,文長不限。(占19分)
測驗目標: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
【命題用意】
本題融入生涯規劃議題「生涯教育與自我探索:涯-U4發展主動建構個人生涯願景的能力」、「生涯規劃與工作/教育:涯-U5培養對教育環境變化的覺察與調適能力」與「生涯決定與行動計畫:涯-U8具備生涯評估與決定的方法,展現反思與彈性的能力」旨在評量學習者辨別文本內容差異,思考「割捨」的意義,並結合生命經驗抒發感悟。
本題甲文節選自核心古文——杜光庭〈虬髯客傳〉,呈現虬髯客能捨能讓的襟懷,值得注意的是虬髯客捨棄的是所有積累的財貨資源、詳細規劃的人生目標,再將其全數贈與他人,並另起爐灶,從頭來過,展現無畏且慷慨的豪氣;乙文節選自徐國能〈一瓶一缽〉,聚焦在「扔掉了想去證明自己身分與功績的心靈負擔,人生才能遠行」強調割捨的必要,同時也呈現人時時在應該割捨與不想割捨間反覆的矛盾心態。
作答上建議須釐清甲文豪放不拘心態,而乙文處在理性(捨)與感性(不捨)的矛盾心態二者的心態分別。接著進一步省思「割捨」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再結合個人生命經驗抒發感悟。惟須留意本題不宜寫成「選擇(抉擇)」。割捨雖然與選擇都具有揀選的意思,但割捨更加強調是將「本有的」放棄(割去、捨棄),因此與一般的選擇並不相同。
【評分規準】
問題一
等第 |
分數 |
作答情形 |
A |
5-6 |
完整詮釋二文主角的不同心境,文筆簡練 |
B |
3-4 |
大致能詮釋二文主角的不同心境,文筆流暢,或部分詮釋錯誤 |
C |
1-2 |
僅粗略詮釋二文主角的不同心境,或僅詮釋一位主角的心境 |
|
0 |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
問題一
參考答案:
虬髯客的心境是堅定果斷的割捨,他將積蓄的資源慷慨贈與好友李靖與紅拂,更是成全對手李世民,義無反顧地走另一條路;徐國能的心境是如釋重負卻偶感掙扎的割捨,明白捨去心靈的負擔,人生才能遠行,卻無法完全放下。(100字)
問題二
等第 |
級分 |
分數 |
作答情形 |
A |
A+ |
19-21 |
能精準掌握題旨,聚焦個人生命中某一段經驗,且能具體敘寫題幹要求,包括事件的經過、割捨的決定,呈現細膩的感受與情境。結構謹嚴,體悟獨到深刻,內容豐富,敘述精鍊暢達,情辭優美動人。 |
A |
15-18 |
能細緻描寫題幹要求的內容,真誠抒發割捨的經驗與感受,體會深入,結構穩妥,敘寫生動,內容具體完整,文辭順暢。 |
|
B |
B+ |
12-14 |
詮釋題幹內容要求大體合宜,能適切描述經驗與情境,亦有若干體會、感受,結構適當,文辭通順。 |
B |
8-11 |
能大略達成題幹要求,但體會浮泛平淺,情致感受一般,結構尚稱合宜,文辭大致通順。 |
|
C |
C+ |
5-7 |
經驗與情境描寫不具體,或偏離焦點,結構鬆散,缺乏體會感受,文辭尚欠通順。 |
C |
1-4 |
無法根據題幹要求發揮,無法掌握題旨,文辭拙劣。 |
|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則給予0分 |
【特殊評分原則】
1.不須訂題,但訂題亦不扣分。
2.視標點符號使用之欠當或錯別字之多寡,斟酌扣分。
3.內容、文字均佳,但文未終篇,或一段成文者,至多得B級分(9-12分)。
4.未用「割捨是」開頭者,至多得B級分(9-12分)。
【學生佳作】
新營高中三年1班 吳同學
割捨是在一個地方,但不需要任何意義。茫茫渺渺,當人生逐漸飽和,原來的美好也會變得索然無味,但未飽和的我們總是不斷的索取,索取那些得不到的,索取那些別人有的。慾望的擴大彷彿悄悄漲起的潮水,無聲無息的將人淹沒於追求美好的洪水之中,容不下雜質。
我是個鑽牛角尖的人,我希望能在每次大考中獲得清晰的思路並拿到優秀的成績;我希望我能依靠出眾的談吐成為遊走人際的社交之花。生活總是被「我希望」給填滿,為了使自己變得充實而汲汲營營求取所謂的完美。我喜歡規劃滿滿當當的旅遊行程,精打細算到時刻表的分秒,準確預估公車每站停留的時間,找到所有必去、必吃的美食店家,彷彿這種病態卻「光鮮亮麗的完美」才得以得到眾人的掌聲,但這些掌聲又如掉落在空盪盪撲滿中的硬幣,在一聲清脆之下便消失在黑暗之中,我是一隻需要以讚美來填滿自己的撲滿豬。
感覺心就像是破了洞的口袋,裝了再多也會不知不覺掉落在腳邊,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空虛最終化為壓力與焦慮疊在頭上,使我不得不解決這些苦惱。我開始規劃讓自己放鬆的旅程,找了好逛的書店、文創園區、平價好吃的義大利麵店,但看著縱橫交錯的行程表格我感到無從下手,擴張的無力感使我無法如同昔日網羅精細的時間分配,現在的我或許不需要任何目的地吧。隔日,我睡到自然醒,隨意抓了把隨身用品就踏上了旅途。沒有事先規劃行程的我總是在公車站、火車站等著以小時為單位的車次,但就是這樣空檔我卻第一次感受到了飽和。我就只是聽著音樂,坐在室外等車亭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彷彿我割捨了整個世界,化為粒子飄散在空中,沒有實體卻處處都是飽和的。
我丟棄了緊湊極盡爆炸的完美主義,靜靜的看著被薰風吹動的葉子,感受曾經的焦躁被撫平,那慵懶的午後,我不在老巷中那必去的網美咖啡,而是坐在狹小的公車亭之中等待下一班車的到來。沒有行程,不再懼怕時間的浪費,割捨掉那些實體的、惱人的、塵世之海,將自己脫離的靈魂想像成水母,融入海中。我割捨掉了世界卻在這一瞬間成為了世界。
【評語】
立意聚焦在割捨便是獲得,並書寫自己割捨自己追求完美、事事預先規劃的自我強迫特質,取材妥切,相當深刻。
篇章結構方面,第一段破題;第二段寫自己病態地追求完美,內心對讚美的渴望似填不滿的撲滿豬,最終化為無止無境的黑暗;第三段書寫自我面對,割捨病態的自我強迫行為,敞開心胸出走,重新看看這個世界;第四段抒發感悟,並首尾呼應,末句「我割捨掉了世界卻在這一瞬間成為了世界」畫龍點睛,結構完整,脈絡流暢。
遣詞造句方面,善用譬喻(讚美如硬幣;渴望讚美的內心如撲滿豬;殘破的心如破口袋;靈魂如水母)與轉化(飽和的人生;身陷追求完美的洪水;壓力與焦慮疊在頭上;擴張的無力感)將抽象的特質與情感具象化,相當生動!
值得注意的是,吳同學巧妙運用「飽和」的概念,從未飽和的人生渴望飽和(不完美到完美),進而選擇「割捨」後,得到另一種高精神層次的「飽和」,體悟高深,感受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