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以其輕薄易攜帶,方便儲存大量的書籍內容受大眾喜愛,而且它的形式與版面呈現上具有彈性,例如可以調整字體大小、顏色,以及在書上做各種電子標記。此外,電子書還提供語音朗讀等輔助功能,有助於視力或閱讀障礙者克服閱讀困難。然而,電腦閱讀容易分散注意力,難以專注和完整吸收內容,且螢幕上的訊息不斷變動,難以回溯尋找先前資訊。
心理學家認為「記住」某事和「知道」某事並不相同。「記住」是強度較弱的記憶型式,得根據前後文的細節,像是在何處或何時學到,來回想某段訊息;「知道」則是較強的記憶型式,代表能辨別某個事物的真偽。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做了一個研究:請五十位大學生在電腦或紙本上閱讀經濟學入門教材,該文本總共有二十二頁,其中包括了一些圖像和圖表,電腦組以文檔的方式呈現,紙本組則以螺旋裝訂的小冊子呈現,總測試時間為二十分鐘。二十分鐘包含閱讀與答題,受試者第一次讀完所有內容時須告知研究人員並記錄時間,其後再進行總共有二十個選擇題的閱讀測驗。在填寫測驗時,受試者除了回答問題,還需要紀錄對答案的記憶程度是多麼清晰或是多麼模糊,也就是把這個「記憶意識」的等級記錄下來。
測試後研究者發現,受測的兩組在閱讀時間和學習結果上差異不大,但在「記憶意識」的次數上有明顯的差異。考慮答題的速度與正確度,再根據受測者對意識類別的回答次數,換算其頻率的平均值如下圖。
圖一、記憶意識類別的頻率平均
(改寫自賈布爾《科學人.大腦偏愛紙本書:閱讀紙本建立的「心智地圖」難以被螢幕取代》和泛科學〈在網路世代電子閱讀才是王道?你有考慮過大腦的感受嗎?〉)
請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依據上列圖文,說明使用不同載具閱讀時,記憶意識的「記住」與「知道」的不同及造成差異的原因。文長120字以內。(占6分)
參考答案1:「記住」的平均頻率在電腦組略高於紙本組,是因為「記住」屬強度較弱的記憶型式,載具不同影響不大。「知道」的平均頻率則是電腦組低於紙本組,因為「知道」屬較強的記憶型式,而電腦閱讀容易分心難以專注吸收資訊。(100字)
參考答案2:關於「記住」的平均頻率,電腦組略高於紙本組,是因為電腦便於瀏覽,但「記住」的記憶強度較弱,所以差異不大。而「知道」的平均頻率,電腦組低於紙本組近一倍,更不到「記住」的一半,是因為電腦閱讀易分心所以吸收度不佳。(107字)
問題二、隨著電子書市場蓬勃發展,逐漸改變現代人的閱讀習慣,通勤時的「人手一書」逐漸成為「一機多書」。然而,電子書真的更勝於紙本書嗎?在閱讀載具的選擇上,你會選擇電子書還是紙本書呢?請就你的經驗,寫一篇短文,說明你對閱讀載具的選擇與考量,並闡述你對電子書閱讀效益的看法。文長限 400 字以內(至多 19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