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是指加害者對特定對象長期的精神虐待,包括忽視、閃躲、顛覆和拒絕,這些行為的目的,在破壞受害者的穩定性並控制他們的行為和情緒,通常被視為一種控制和操縱的手段,可能發生在網路、校園、職場、婚姻、家庭或社交等各種人際關係中。不同於肢體暴力,它幾乎是無形的:沒有明顯的肢體傷害、沒有強烈的言詞衝突、沒有火爆的怒吼叫囂,暴力在隱微與模糊中持續發生。冷暴力不容易舉證,判定上也模稜兩可,加上周遭環境對這種暗中為害、既危險又邪惡的暴力行為往往沉默以對,讓受害者的處境更加孤立無援,雪上加霜。因而,冷暴力是一種罪行,它是「對靈魂的實質謀殺」。 除了單一個人的施暴,有時人們也會成為群體冷暴力的加害者。像是聽聞加害者散播關於受虐者的謠言或謊言,基於「正義」而排斥或抵制受虐者;又或者明知道加害者的施虐,卻因事不關己而冷眼旁觀,放任加害者變本加厲。這些作為與不作為,都會使群體成為冷暴力的共犯。(改寫自瑪莉法蘭絲《冷暴力》) 圖一、 圖片來源:勞動部「職場冷暴力就是霸凌」宣導廣告 |
閱讀上列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上圖描繪以群體為主的職場冷暴力,請根據圖中線索分辨出受害者與加害者,並依據上文說明理由。文長150字為限。(占4分)
參考答案:
畫面正中間掩面的「條紋衣女子」應是受害者,其餘四人則為加害者。畫中四人與她保持距離,不是背對就是面無表情,表現對她的冷漠忽視;再者,四人皆沒有畫出手部,正符合冷暴力的「不動手」和「未伸出援手」。另外,此四人的衣物都以灰黑呈現,也表現出群體冷暴力對被害者來說是灰暗而令人絕望的。(130字)
問題二、
人是群聚的動物,當身在群體之中,個人的思考與行為容易受到局限與影響,為了群體的秩序與和諧,人們往往選擇跟隨群體的規範,這即是所謂的「從眾」,在校園或網路世界中,從眾行為時常可見。雖然「群眾力量大」聲勢浩蕩,但群體的行事就可以因多數而等於「正義」嗎?那些在群體中你以為的「正義」,會不會是被害者日夜難安的心理傷害?請參考上列圖文,自訂題目,說明你對從眾行為與冷暴力的看法。文長400字為限。(至多19行)。(占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