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063】

《老師的十個對不起》--簡世明 勇氣感動學生

內容
  • 2010-03-28
  • 中國時報
  • 廖志晃

     這本書起源於簡世明在畢業考廿分送分題中,向學生真誠的說對不起,…結果,小朋友考試時邊寫邊哭,他自己改考卷時則痛哭流涕

     「說一聲對不起,要鼓起多大的勇氣?」因為坦然向學生認錯道歉,而引起廣泛迴響的《老師的十個對不起》作者簡世明,任教於南投縣南投市光 華國小,回想起當時畢業考出送分題的初衷,他說,他只是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勇於說出「對不起!」因為他先做給孩子看,他們照做就不會覺得困難了。

     《老師的十個對不起》出版後,在教育界刮起旋風,因為老師向學生說對不起,前所罕見!而讀者感動的信函如雪片般湧入校園,讓簡世明有點受 寵若驚。自承從無寫作經驗的簡世明說,書中敘述的只是自身經歷、真誠的小故事,許多人都可以在情節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出書,對他自己而言好像一段奇幻冒險 的旅程,想不到還能夠感動別人!

     考試送分題 老師的懺悔

     這本書起源於簡世明在學生畢業考廿分送分題中,向學生真誠的說對不起,因為他覺得考試成績好壞,並非對孩子學習成就的唯一判斷標準,反而是蘊藏在內心的部分最重要,而根源於內在的「感動」則是最大的力量,因為感動會讓人反省、改變行為,並且對所做的事情負責。

     結果,小朋友考試時邊寫邊哭,他自己改考卷時,怕被學生看到老師痛哭流涕的景象,還特地把窗簾拉起來!當年的畢業生,已經讀國中,回到學校找他,對小學六年生涯,記憶最深刻、感動的,就是那次畢業考。

     簡世明認為,教育要有感動,才能觸發幼小心靈的茁壯,光打、罵學生是沒有用的,他還記得小學老師體罰時,自己被打沒有哭,老師卻哭得很傷心,當時情景至今記憶猶新,他被打了,但是也感受到老師恨鐵不成鋼的急切焦慮。

     做好本分事 這就是人生

     有趣的是,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往往是伴隨一生成長的記憶。簡世明說,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外的故事,曾經瘋狂的演出、凸槌的行徑、爆笑的言行,往往被學生記一輩子;正經八百的九九乘法表、國民生活須知,大概沒有人記得是哪位老師曾經耳提面命!

     習慣把「這就是人生」掛在嘴上的簡世明,其實原本不是那麼宿命,因為舅舅陳志成當記者,他因而嚮往媒體工作,大學考上台東師範學院,負笈偏遠的後山,讓他很難適應,也不確定將來真的要為人師表?對未來更是充滿惶惑。

     廿年前,年少輕狂,他騎機車在台東縱谷發生車禍,被送到台東基督教醫院,為他診療的正是美國籍的院長譚維義,院長告訴他肋骨受創,但不必開刀,會自然癒合;簡世明反問院長怎麼會遠渡重洋,到這麼偏遠的地方行醫?

簡世明 勇氣感動學生

  • 2010-03-28
  • 中國時報
  • 廖志晃

     譚維義說「病人在哪裡,醫院就在那裡;上帝叫我來,我就來了!」院長的話如雷貫耳,讓簡世明的心境頓時豁然開朗,從此確認往後在教育界服務的座標;而且,「每個人都必須確知自己的價值與定位,把本分的事情做好,因為這就是人生。」

     台東基督教醫院改建時,他還特別寫一封感謝的信函及捐款贊助,這封信被醫院收入院刊中。簡世明說,一粒麥子掉落在土地上,就會發芽、茁 壯,那是他與台東基督教醫院的機緣;而在教育崗位上,不也是如此,現在教給孩子的知識、常識或閒聊的題材,即使沒有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與行為,但經過二、 三十年,當年的記憶或許會成為他們體會人生道理的觸媒!

     滿懷教育理想 心疼邊緣學童

     在學校任教十八年,或許是常年和小朋友在一起,簡世明看起來就像個滿懷教育理想的大孩子,除了任教的學校、社區,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包括中途之家、輔育院,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只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做更多一點點!」

     不惑之年出書,簡世明說那是人生的頓號、逗點,延續的是愛與生命的希望周記,除了手上正進行的兒童繪本,還有線上閱讀的兒童文學創作,希望激發孩子的想像與思考。

     他更在意的是對校園中孩童處境的關切,許多人在成長過 程中,都有被譏笑、排擠的不愉快經驗,簡世明對處於邊緣角落學生特別感到心疼,因此,正編繪以此為主題的兒童繪本故事,透過各種不同的「球」的互動,闡釋 每個人各有不同外型、思維與發展的可能性,應該彼此尊重,並且發揮個人的長處。更希望藉此提醒老師、同學注意被邊緣化學生的境遇,也幫助這些孩子及早找到 自己的定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