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703】

圖片、木雕和彩繪…樣樣驚奇 百廟說故事 郭喜斌歡喜出書

內容
  • 中國時報2010-04-06
  • 【林欣誼/台北報導】

     花費六、七年,走訪全台上百座廟宇,四十七歲的文史工作者郭喜斌完成《聽!台灣廟宇說故事》這本「廟宇工具書」。他挑選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廿四孝等一三六則經典故事,以故事為綱,搭配各廟中具代表性的圖片、木雕和彩繪,帶領大家欣賞廟中的裝飾「戲文」。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雲林的郭喜斌,從踏進社會起就對廟宇著迷,「不管陰廟還是陽廟、拜的是菩薩還是玉皇大帝,在我眼裡都是一座充滿藝術的殿堂。」

     廿年前起,他拿起筆和相機紀錄人文史蹟,十多年前加入台北保安宮的解說義工。近年他除了兼任導遊,其餘時間都投入廟宇訪查的工作。

     他笑說,他每到一間廟至少待一個鐘頭,而且每次造訪感覺都不同。不過,因為家鄉地緣,雲林、嘉義一帶廟宇是他走得最勤的區域,虎尾的德興宮、土庫的順天宮,都有他的童年回憶。

     郭喜斌過去曾與人合著過《拱範宮傳統建築藝術》等廟宇專書,《聽!台灣廟宇說故事》是他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作品。他表示,廟的欣賞可從結 構、從歷史、從裝飾花紋等角度切入。每間廟的結構差不多,紋飾卻有很多細膩可愛的地方,從細節還能反映出匠師的「心理狀態」,因此最吸引他。

     他舉例,例如台北保安宮一進門的三川殿,左右側木雕邀請兩隊匠師「對場」(又稱「拚場」)競技。仔細一看,可見到一邊的師傅偷偷在紋飾中刻了一句話:「好功手不補接,真手藝無更改。」這可是直接「嗆聲」呢!

     雲林麥寮另一座廟,則有件彩繪作品的角落畫了一個大人在吹氣球,底下有個小孩拿竹竿戳氣球。他津津樂道地說:「這就是匠師在暗示拚場的對手,不要吹牛!」

     為了寫作,郭喜斌早就把《封神演義》、《七俠五義》、《世說新語》等古典作品翻透,有時也會根據角色、關鍵字上網查詢,一一找到廟中每幅彩繪或雕刻的故事內容。

     完成這部曠時費日的工具書後,他卻一點也沒有「了一樁心事」的感覺,因為全台廟宇數量驚人,沒走過的還很多。

     未來他還想繼續出續集,納入沒被介紹到的廟宇,或從其他角度切入的廟宇,郭喜斌說:「能發揮的東西還很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