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120】

《金光啟示錄》--金光閃閃的台灣美學符號

內容

金光閃閃的台灣美學符號
 
果子離(文字工作者)(中國時報20100502)


     ■金光啟示錄An Apocalypse of Golden Rays Art邱武德著,發言權出版公司,450元;文化

     2006年,新聞局舉辦「全民show台灣」台灣意象票選活動,布袋戲獲得13萬多票,擊敗玉山、101大樓、台灣美食及櫻花鉤吻鮭,脫穎而出,可見布袋戲在台灣民眾心目中的地位。

     布袋戲作為台灣意象,眾望所歸且實至名歸。更準確地說,這分榮耀應屬金光(又稱「金剛」)布袋戲。布袋戲熱鬧滾滾,並形塑成為台灣特有品種,還得拜金光戲所賜。儘管如此,一般人對金光布袋戲的認識仍很模糊,印象大都來自電視,且多數年輕人只看霹靂戲,上一代但知黃俊雄,對金光布袋戲的傳承、沿革和興衰起合不甚了了,遑論其背後意涵。《金光啟示錄》一書正足以傳道、授業、解惑。
     作者邱武德從民間藝術角度來看布袋戲,序言開宗明義,便把布袋戲拉到和美國普普藝術、超人漫畫、達達精神同等位階。一如普普藝術讓美國擺脫歐洲文化附庸,確定自己的藝文主體性,台灣金光布袋戲,以及金光內涵所衍生出來的藝術創作,包括電影、戲劇、美術、歌曲等,則充分表現出台灣「俗擱有力」的特質。

     雖然《金光啟示錄》十分之九篇幅以金光布袋戲為主,相關的情節、人物介紹,讓戲迷回味無窮,但書名以及副題「台灣金光藝術的起生」均未出現布袋戲字眼。邱武德視「金光」為近代台灣美學符號,最後一章探討金光浪潮元素所代表的美學意義,才是全書主力所在。以「啟示錄」為書名,用意在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