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663】

火殤世紀--你的離島,我的鄉土

內容
2010-05-23
    *中國時報 新聞速報
    * 【范宜如 (台灣師大國文系副教授)】

     ■火殤世紀/吳鈞堯著,遠景出版公司,350元;小說

     「固若金湯,雄鎮海門」。關於金門,你有什麼聯想?是高粱酒、菜刀、八二三?還是太武山、花崗岩與小三通?長期以來,從台灣觀點看金門 ──昔日的戰地意象,今日的觀光圖像──總帶有概括式的預設與偏見。這次,吳鈞堯以30則短篇小說為金門的歷史造像,似膠捲式的迴轉,以編年的形式為庶民立傳,創塑了我們未曾發現、不曾細覽的金門敘事。

     借用新歷史主義大將海登.懷特(Hayden White)的觀點,歷史的寫法是「眾多的歷史事件」(histories)。這本書揭開了遮蔽的金門想像,藉由事件與人物的相互詮釋,有如一扇扇觀景窗,讓我們回到了歷史現場:「溺女」的母親,本也是育嬰堂的孤兒;「相擲」的野蠻,其實是地方性的民俗與運動;熱血的將領,因緝私而魂斷烈嶼;樸質的農民,成為國共對峙下的異鄉人。

     作者從史書、方志耙梳資料,轉化成小說的說書現場;將時間的幅度拉長,跨越百年,從滿清末年辛亥革命、金門立縣、民國成立、日軍佔領金門到國民政府退守金門、解嚴之後與小三通之後的現代金門。無論是罕為人知有關日軍占領金門時期的民眾生活景況:或強押為馬伕,或被迫種植鴉片、重修西園鹽場以及「復土救鄉團」的抗暴事蹟;或是回溯胡璉在民國40年,因昔果山紅土不利耕種,搬運沙土滲合,中和酸鹼,並改種高粱的原委,這部小說又彷彿為島史,乃至於民國史補足了一頁。對照於書後的年表,這些「故」事,都是信而可徵的,以人的溫度與價值箋注歷史,在紀實與虛構之間,宣告了「小說vs.歷史」的辯證與思索。

     本書值得注意的部份是暗藏的批判視野,金門似乎是一只棋子,隨著政權的移轉而擺盪。鄭成功以此為根據地,砍遍全島的樹木造船渡海,留下赤土金門;軍隊防戍戰地,居民祖墳被毀、墓碑當作碉堡,土匪或軍隊與蝗蟲均無差異;為統戰,廟宇的牆面遭強漆反共標語;直到新的一代,才有發聲的可能。〈孤島〉透過來台北就學的學生,反思軍政扭曲民間價值;〈棗子〉中的顏文芬返鄉當老師,重新「學做金門人」。然而,金門人自我的覺察與反思,當是作者關注的焦點,一如〈暴民〉所述:「本也不知道金門人是委屈的……原來都不是命,不是冥冥中的主宰作祟,而是歷史、體制,帶給金門人苦難。」末篇的〈失蹤〉卻又以失婚(結婚後廈門新娘逃婚)的故事,點出了消費社會下金門所面臨的另一則現代課題。

     這部大書可說是吳鈞堯構築島嶼身世的「尋根」小說。其中關於作者故鄉昔果山的童年記憶,以及島嶼的風土地誌,以電影鏡頭般的視覺經驗點染歷史的滄桑,以紀實之筆涵藏抒情之眼,別具地方感。此地不再只是他在散文《金門》自書心境的「斷代島」,而是具有深刻意涵的鄉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