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2,084】

大腦決策手冊: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

內容
* 2010-05-26
    * 中時樂活
    * 作者:雷勒
     【內容簡介】

     超市有那麼多種牌子的草莓果醬,該挑哪一罐?

     棒球打擊手如何在瞬間決定,這一球要不要揮棒?

     你應該稱讚孩子「很聰明」,還是嘉許孩子「很努力」?

     做更多的醫療檢查,有助於醫生正確判斷病情嗎?

     雷達幕上出現不明光點,如何判斷是敵方飛彈來襲,或是友機返航?

     為了救五條人命,你願意犧牲一條人命嗎?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需要我們做決定的情境,有的決策似乎是深思熟慮下的理性結論,有的決策好像是感情用事下的直覺衝動。長久以來,從市井小民到大哲學家都認定,想做出好決策,應該摒棄感情,完全依賴理性。如果你也這樣想,當心你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在運用最新科技,打開腦袋這個黑匣子之後,科學家發現,最佳決策需要理性腦與情緒腦之間的巧妙調和。譬如說,購屋時,考慮太多之後所做的決定,往往不是最好的定奪。不過,我們在預測股市行情時,若只靠直覺,就常常會出錯。

     那麼問題是,何時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來下決策呢?訣竅是,我們要先破解心理的陷阱與謎團,了解大腦各部位思考運作的優缺點,然後視情境來決斷。

     這本書除了包含神經科學與行為經濟學的最新研究結果,還提供真實世界中各種「決策者」--從消費者、投資者、企業主管、選民、運動員,到撲克牌玩家的經驗,幫助我們了解大腦如何思考,並做出更好的決策!

     【作者簡介】

     雷勒(Jonah Lehrer)

     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之後,榮獲羅氏獎學金,到牛津大學進修。曾跟隨200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肯德爾(Eric Kandel)做神經科學研究。

    雷勒後來發現,想獻身科學,不一定非得當科學家才行,寫作也是一條途徑。由於接受過科學方法訓練,他能夠把我們周遭所發生的事,化為有趣的問題。因為接觸過神經科學研究,他能夠汲取出深奧論文的精華,化為一般人都看得懂的建議。

     雷勒現在是專職的科學作家。為《紐約客》雜誌、《自然》期刊、《華盛頓郵報》和《波士頓環球時報》撰稿;也在《科學美國人》雜誌部落格主持〈腦力〉專欄,個人還有一個備受讚譽的部落格The Frontal Cortex(http://scienceblogs.com/cortex/);第一本著作是《普魯斯特是神經科學家》(Proust Was a Neuroscientist)。

     【譯者簡介】

     楊玉齡

     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牛頓》雜誌副總編輯、《天下》雜誌資深文稿編輯。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專事科學書籍翻譯、寫作。

     著作《肝炎聖戰》(與羅時成合著)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創作首獎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與羅時成合著)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屆小太陽獎。

     譯作《生物圈的未來》榮獲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首獎金籤獎、《大自然的獵人》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譯作推薦獎、《雁鵝與勞倫茲》榮獲中國大陸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三等獎。
精選書摘》別讓「焦慮腦」想太多

    * 2010-05-26
    * 中時樂活
    * 作者:雷勒

     情境16/選果醬、買住宅,道理都一樣

     《消費者調查報告》(Consumer Reports)每次測試產品時,都會遵守一套嚴格的規則。首先,工作人員會請來一群該領域的專家。如果測試的是小轎車,他們會找汽車專家;如果是測揚聲器,他們會找聲學專家。然後,工作人員會把該領域相關的產品搜集齊全,並盡可能將商標遮蓋起來(這通常會耗掉一大堆膠帶),因為這份雜誌希望能保持客觀的立場。

     1980年代中期,有一次《消費者調查報告》決定要進行草莓果醬測試。和平常一樣,編輯請來好幾位食品專家,這些專家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品評員」。專家們以盲檢試驗來品嚐四十五種草莓果醬,根據十六項特性來評分,像是甜度、水果風味、口感以及塗抹展延性等等。然後再把各項分數加總起來,決定每種果醬的排名。

     大學生對果醬的排名,與專家相去不遠

     幾年後,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威爾森(Timothy Wilson)決定要以他的學生為對象,重做一次這個實驗。學生的品味是否與專家一致?所有人是否都同意某個品牌的草莓果醬最可口?

     威爾森的試驗很簡單:他從《消費者調查報告》排名中,抽出第一、第十一、第二十四、第三十二、以及第四十四名的果醬,要求一群學生幫它們排名。結果是,大學生的品味頗能反映專家群的偏好。兩組人都覺得Knott's Berry Farm和Alpha Beta這兩種品牌最好吃,Featherweight則緊追在後,是第三名。他們也同意,Acme和Sorrel Ridge是最難吃的兩種。

     威爾森把學生的偏好拿來與《消費者調查報告》的結果比較,他發現兩者的統計相關係數為0.55,算是相當高的。所以,說到品評果醬,我們都是天生的專家。我們的腦袋自有辦法選出最能滿足口腹之慾的產品。

     若還要解釋理由,結果就大不相同

     但這只是威爾森的前半段實驗。他把同樣的果醬測驗用到另一組大學生身上,只不過,這次他要求學生順便解釋為何覺得某個牌子的果醬比較優。這些學生在品嚐果醬的同時,一邊填寫問卷,等於強迫自己去分析第一印象,刻意解釋自己的衝動偏好。結果,這些額外的分析嚴重扭曲了他們的果醬評等。

     這一回,學生喜歡Sorrel Ridge(《消費者調查報告》中的最後一名),勝過專家最喜歡的Knott's Berry Farm品牌。他們與專家群在偏好上的統計相關係數也陡降到0.11,這代表專家的評等與學生深思過的評等之間,毫無相關性。

     威爾森認為,對草莓果醬「想太多」,會害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各種其實並不重要的事項上。我們的理性腦,忙著搜尋某種果醬勝過另一種的理由,而不是單純傾聽我們本能的偏好--最好的果醬,會伴隨最正面的感覺。

     譬如說,某人可能注意到Acme牌子的果醬特別容易塗抹,所以他就給很高的評分,即使他並不真正在意果醬是否容易塗抹。又或者某人可能留意到,Knott's Berry Farm果醬的質地很粗,這一點似乎不太好,即使她之前從未真正想過果醬的質地。但是果醬質地不夠細緻,聽起來似乎是嫌惡的好理由,所以她就改變了偏好,以便反映這項錯綜複雜的邏輯。於是,那些人會說服自己去喜歡Acme果醬,勝過Knott's Berry Farm的產品。

     這個實驗說明了只依賴理性腦的危險。過度的分析,確實可能出問題。在不當的時機過度思考,有可能切斷你的感情智慧,而其實感情更擅長評估真實的偏好。結果,你失去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能力。你便選擇了錯誤的果醬。

     挑海報,也有類似情形

     這個果醬實驗很令威爾森著迷。這似乎與西方思想裡的一個基本信條相左:精確的自我分析能帶來智慧,就像蘇格拉底那句名言:「不經反省的生活,不值得過。」蘇格拉底顯然不知道什麼是草莓果醬。

     但是,食物有可能是特例,因為人類一向很不擅長解釋自己的偏好。所以威爾森又設計了另一個實驗。

     這一次,他找來大學女生,要她們挑選最喜歡的海報。他提供了五個選項:一張莫內的風景畫、一張梵谷畫的紫色鳶尾花,另外是三張令人會心一笑的貓咪海報。在做決定之前,把這些學生分成兩組。第一組為非思考組:她們得到告知,只要幫每張海報評分即可,分數從1到9。第二組則負有較難的任務:在幫每張海報評分之前,需要填問卷,解釋為何喜歡或不喜歡那張海報。做完這個實驗後,每個女生都可以將她最喜歡的海報帶回家。

     這兩組女生的抉擇大不相同。非思考組的女生,95%都選擇莫內或梵谷的畫,她們憑直覺選了藝術作品。而在選擇前必須先思考的那組女生,幾乎平分成兩半,一半選擇藝術作品,一半選擇貓咪海報。

     要怎樣解釋這種差異?「在注視莫內的畫作時,」威爾森寫道:「大部分人都會油然生出一股正向反應。但是,當他們開始思索,為何會有這種感覺時,他們想到的、且最容易用文字表示的,卻可能是某些顏色不很討喜,而且畫作的主題,例如乾草堆,也頗無趣。」於是這些女生最後就選擇了有趣的貓咪海報,只不過是因為這些海報給她們更多能解釋的理由。

     幾週之後,威爾森對這群女生進行後續追蹤研究,看看哪一組認為自己的決定比較好。果然,非思考組成員對自己的抉擇滿意度高出許多。選擇貓咪海報的人,有高達75%都感到後悔,但是卻沒有人後悔選了藝術海報。事實證明,那些傾聽自己情緒所做的決策,強過那些依靠說理做出的決策。人們對自己想要的海報,思考得愈多,思緒受到的誤導愈厲害。自我分析會讓自覺變少。

     我們買房子時,通常會犯同樣的錯

     這個問題不只會影響無關緊要的小決定,像是選果醬,或是選一張便宜的海報。人們在做重大決定時,像是買房子,也可能想太多。荷蘭奈美恩大學的心理學家迪克斯特霍斯(Ap Dijksterhuis)就注意到,購屋時,通常也會犯下與草莓果醬實驗相同的錯誤,也就是他所謂的「加權錯誤」(weighting mistake)。

     假設可以考慮兩個選擇:一個是市區的三房公寓,每天通勤只要十分鐘;另一個是郊區的五房別墅型住宅,通勤需要四十五分鐘。「人們常常會陷入長考,」迪克斯特霍斯說:「大部分人最後會選擇大屋。畢竟有第三間浴室或是額外的臥室,對於接待聖誕節來訪的祖父母非常重要,至於每天開兩個小時的車,好像也沒那麼慘。」

     有趣的是,人們思考的時間愈長,那多出來的空間,就變得愈是重要。他們會想像各種狀況,例如開一場盛大的生日宴會、感恩節晚宴、多生一個小孩等等,郊區大宅變得不可或缺。值此同時,漫長的通勤時間,則顯得愈來愈不重要,至少抵不過多一間浴室的誘惑。

     但是,迪克斯特霍斯指出,這推理其實反過來了:「多出來那間浴室,在一年當中起碼有362或363天是用不著的設備,反觀長時間的通勤,不久就會變成沉重的負擔。」例如,最近有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某人上班或下班的單向通勤時間超過一小時,這人的薪水必須比通勤時間短的人高出40%,才能獲致相等的「生活滿意度」。另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經濟學家克魯格(Alan Krueger)主導了一項研究,調查德州的九百名職業婦女,發現通勤是一天當中最不愉快的時間。

     然而,即便有這些統計數據,在美國,還是有20%的上班族每天的單向通勤時間超過四十五分鐘(超過350萬美國人,每天花費超過三小時在上下班的途中,而且他們還是通勤族當中增加最快速的一群)。根據迪克斯特霍斯的說法,這些人都是因為選擇住家地點時,沒有正確權衡相關變數,才讓自己活得這般辛苦。

     就像試吃果醬的人有意識的去分析自己的偏好,結果卻被一些不相干的因素給說服了,例如,塗抹延展性以及質地;思前慮後的購屋人則太專注在一些比較不重要的細節上,像是坪數大小、浴室數目等(考慮「量化因素」比考慮「將來的情緒」,例如尖峰時間困在車陣的心情,來得容易)。準屋主往往以為,一棟郊區大屋能帶給他們快樂,即便代價是每天多花一小時的車程。但是他們錯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