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 工業革命--禍福相倚,還是以鄰為壑?
內容
* 2010-06-06
* 中國時報
* 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你所不知道的 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aries: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World 1776-1914蓋文.威特曼(Gavin Weightman)著,賈士蘅譯,博雅書屋,450元;歷史
本書所稱的工業革命,不單指發軔於英國、有關蒸汽機的短暫性技術進步而已,它涵蓋的是廣義的、延伸百餘年的,有關工業技術與社會制度的大變革。
工業革命的火苗從英國點燃,因緣際會地蔓延到法、美、俄、德和日本。作者依照時間順序,詳盡介紹上述各國的工業化過程,以及推動這個風起雲湧時代的英雄們,包括為人類帶來蒸汽機、鋼鐵、火車、火藥、輪船、電報、電燈、石油、魚雷、合成化學的發明家與企業家。作者以國家為經,科技商品為緯,娓娓道來許多產業發展的必然與偶然因素。此書內容豐富,在嚴肅的大主題中,穿插有血有淚的小故事,是科技史或經濟史的優良參考書。
一般人總認定「工業革命」是正面的字眼。它代表創新、積極的生活態度,代表進步、有效率的生產方式。「工業革命」引申的終極美妙境界就是:為個體增財富,為群體富國強兵。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如果不以一人、一國的觀點看世界,而是以「天無私覆,地無私載」的胸襟觀照全人類;如果不從嚐盡工業革命果實的先進國家觀點看世界,而是從大多數落後國家曾被殖民的痛苦經驗出發,工業革命導致的結果實乃「禍福相倚」,甚且「以鄰為壑」。
且看拒絕工業革命的西班牙,本書第9章提及「西班牙痛恨新事務,痛恨別人催他們,一般認為騾子的徐行便是夠迅速的交通方式。」西班牙的下場如何,作者未表。但是在中國,拒絕工業革命的後果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火車引進中國之初,民眾極端排斥。經濟史學家全漢昇指出:中國當時勞工過剩,引進火車造成失業,國人拒絕火車有其經濟理性。中國自給、自足、自安的生活方式,並未侵犯他人,但卻不容於工業大國。
工業革命的原動力,與西方國家保護專利權的制度有關。發明、創新者的初衷,在本書的描述下大多是為了私利。這和服膺自然法則、計利當計天下利的中國文化相差甚遠。西方文化孕育工業革命,中國文化自足、自安、一盤散沙。後者何辜,奈何不容於前者!
記述日俄戰爭前因後果的第20章,讀來尤其令人扼腕。工業革命以前,日本受欺於西方,一如中國。工業革命之後,富國強兵的日本沒向欺負過她的英、法、美開戰,卻以侵略中國作為檢驗國力、躋身強國的手段。打了工業革命強心針的巨人,難道非以鄰為壑不可嗎?
日、俄為奪中國東北而戰,幸賴美國總統老羅斯福調停言和。老羅斯福把中國東北一分為二,滿足日俄兩國,也為自己贏得諾貝爾和平獎。同一個羅斯福,另一項傑作就是逼迫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而「獨立」,再讓美國開挖、掌控巴拿馬運河100年。美國以鄰為壑似乎情非得已,因為它也是打了強心針的巨人。
本書旨在介紹工業革命的歷程,有關列強工業化後果之省思,以及工業革命對國際局勢之影響,皆非作者關切的主題。但由於本書的細膩描述,工業巨人所作所為歷歷如繪。用心的讀者,應該都會質疑:為什麼工業先進國家都是殖民母國?都曾踐踏在別人頭上?
工業革命如果只帶來生活便利,而不是侵略、貪婪與不義,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