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特班.馬丁推理小說 《亞維儂少女之死》 看見驚悚畢卡索
內容
艾斯特班.馬丁推理小說 《亞維儂少女之死》 看見驚悚畢卡索
* 2010-08-19
* 中國時報
* 【吳垠慧/台北報導】
畢卡索一九○七年完成的《亞維儂少女》被視為開創立體派的藝術史革命性畫作,曾有藝評家形容,畫中五位女子的形貌表被分割得「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但究竟畢卡索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構思出這樣讓人看了不舒服、甚至有些恐怖的畫作?西班牙小說家艾斯特班.馬丁(Esteban Martin)想像,畢卡索畫中五位女子,其實是被巴塞隆納的「開膛手傑克」肢解的妓女!
《高第密碼》作者之一的馬丁近期出版《亞維儂少女之死》,是以少年畢卡索及《亞維儂少女》作為靈感來源的驚悚推理小說。畢卡索為什麼創作這幅畫?在最早的版本當中,五名少女之外還有一位醫生和水手,為什麼卻在定稿時拿掉?這些謎團激起馬丁的想像。
他虛構的故事地點設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而非法國亞維儂。故事中,《亞維儂少女》源於少年畢卡索捲入五起連續殺人命案,「亞維儂」街上工作的五位妓女,接連慘死於割喉。這五個妓女都是畢卡索的朋友,其中一位還是他的初戀,畢卡索經濟困窘時曾與她們同住。所有線索都指向畢卡索涉嫌。
凶手行徑殘暴,其實卻出身仕紳階級,凶手曾扮成醫生和水手的模樣外出,與畢卡索相遇時翻閱了這位少年藝術家的素描簿,發現畢卡索筆下盡是巴塞隆納底層人物,如妓女、農人、乞丐的生活。凶手對畢卡索有份特殊的連結:「我們的命運連結在一起,有一天你會開始用我的眼睛來畫你的畫,然後你這一輩子都無法回到原來的樣子。」
小說人物除了畢卡索,還有令人聯想到英國「開膛手傑克」的凶手,而洗刷畢卡索嫌疑的英國私家偵探拍檔,又有福爾摩斯和華生的影子。馬丁將藝術史、推理等元素融合,帶讀者與藝術大師、殺人魔、名偵探相遇。
馬丁的第一本書《高第密碼》是和卡蘭薩(Andreu Carranza)合作完成,以建築師高第至今尚未完成的聖家堂為靈感。現年五十四歲的馬丁對畢卡索著迷,在他心目中,九十二歲過世、長壽的畢卡索「根本就是活的歷史紀念物」。
在書中,命案發生八年後,畢卡索以五位遇難女孩為主題的《亞維儂少女》誕生。書中他對老友說,「這幅畫包含那些日子的所有悲痛,我不要美麗的造型,我要的是有意義的造型,能夠總結那段日子以及未來等著我們的苦痛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