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世界書房-沒帶旅遊書的背包客
* 2010-08-22
* 中國時報新聞速報
* 【郭光宇】
景氣波動、另類旅遊崛起、3C產品迅猛換代,在在為旅遊指南的前景投下變數。旅遊指南不必書,旅遊書的黃全時代,似乎一去不返了。
旅行最迷人的地方,就是要去遠方。然而遠方令人迷,卻也令人惑。為了以防萬一,總是帶了這本那本,裝得背包像書包,痛恨航空公司的行李限重。
但我們就快要懷念這樣的日子了。景氣波動、另類旅遊崛起、3C產品迅猛換代,在在都為旅遊指南的前景投下了變數。像指南一哥「寂寞星球」,去年之前,銷售量節節敗退,寂寞又添了落寞。旅遊書的黃全時代,似乎一去不返。
超越時代的旅遊指南
旅遊指南可能是最早的Google,早在電腦和網路出現前,它就已經體現了精確搜索的理想和功能。只要到書店輸入關鍵字「峇里」,馬上就跳出一本峇里島全指南。當時其他的專書,都還無法達到這樣的包山包海又目標明確,何況還要時時改版更新。
這種書當然也是時勢的產品。以旅遊指南的先驅──德國的「揹德客」(Baedeker)為例,1827年創辦的時候,正是工業革命風起雲湧,人類開始在地表上大量移動的年代,再過不久,《環遊世界80天》就風靡全球了。英文裡也出現了baedekering這個字,指的就是旅遊寫作。二戰期間,納粹還根據揹德客去轟炸英倫,史稱「揹德客閃電」(Baedeker Blitz)。
旅遊指南不必書
到了今天,旅遊指南的概念依然革命性十足,因為這裡的知識,完全是以「資訊」為單位。資訊這樣的單位,可以大到一本百科全書,也可以小到只是一條街的名字,完全視你所需,由你決定。如何提供給每個人對的資訊和剛剛好的資訊量,省去亂看亂找之苦,這種「資訊彈性」,顯然也是今後知識傳輸的指標。
回到當下,旅遊書市之所以萎縮,前3名的罪魁禍首依次是:網路,網路,網路,至於其他的因素,其實都可以忽略。旅遊資訊爆網的盛況,從近年來各式各樣的旅遊部落格就可以窺得一二。寫格寫到山窮水盡時,來幾張小吃或京都的照片,頓時又變成饒有情趣的人。
當然最大的挑戰,還是電子產品越來越神乎其技的導覽功能。比方說「谷歌眼鏡」Google Goggles的圖片搜尋,只要將地標拍下來,手機立刻會列出相關旅遊資訊。而且不只是風景,書籍、藝術品、條碼、商標無所不搜。在地使用的話,甚至不必拍,只要將頭對準店家或建築,立刻就有相關資訊。
可惜一堆人對著空中高舉手機,幾年前或許還算時髦,現在看來實在不怎麼優雅。也許這種眼鏡日後不必再附屬於手機,大可做成太陽眼鏡或貼在鏡片上的小鏡頭,搜尋結果也可以化為語音,邊看邊聽,甚至還可以結合擴增實境之流的技術,讓你一眼就透視建築結構或當時的施工程序。到時候,雖然全身都埋著看不見的科技,照樣可以像奧黛麗赫本那樣在羅馬亂逛。
寂寞星球就是從善如流的好例子。2007年在BBC的資源挹注下,這顆星球積極電子化,大推免費和打折的即時更新應用服務(app),果然成功扭虧為盈,去年業績竟大幅成長了19.5%!這個月更接連推出5本iPad旅遊指南以及擴增實境旅遊書,又是一哥風範。
鬆旅遊
至於不急著或沒打算電子化的出版社,也不是只有挨打的份。開發出新的旅遊指南,照樣能小兵立大功,像英國的小公司龐克出版社,就靠著「酷露營」(Cool Camping)和「野游泳」(Wild Swimming)這些奇招系列,讓業績在過去4年成長一倍。
這類酷遊野遊近來蔚為風氣,或多或少也與環保意識抬頭有關。即便搭飛機出國,越來越多的旅人也不再汲汲營營去準備,不再那麼野心勃勃要來一趟文化之旅,只是去到當地走一走,隨遇而安。這種之前被視為不長進的旅遊方式,如今卻成為一種品味,也許可以叫做「鬆旅遊」。鬆遊沒有明確的目的,不管起因是療傷還是放鬆,完全只是在享受咫尺天涯的遠方感,撇開知識的執著,反而更能欣賞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這時候,最萬能的導遊書,其實就是嘴。即使語言不通,比手畫腳外加開口傻笑,照樣能解決事情。更重要的是,一個地方會因為你開口問過了,聊過了,到過了,而變得完全不一樣。它會成為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