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到釋然 《清明時節》看人性
2010-09-09 中國時報 【李維菁、汪宜儒/台北報導】
作家鄭清文民國六十八年寫下短篇小說《清明時節》中,女人在清明前夕上山探望死去情人的墳,在出嫁前與他最後一次道別。男人當年因無法承擔外遇的社會壓力而自殺。下山途中,女人與情人的妻子擦肩而過。相視一眼,多年的轉折在妻子與女人心中翻攪,對男人的複雜感受湧上心頭。
鄭清文以他獨有的、在安靜之中充滿張力的筆法,寫的是外遇,談的是人性。
導演吳念真將鄭清文的《清明時節》改編成同名舞台劇,成為綠光劇團「台灣文學劇場」的首部曲。吳念真說:「外遇這個命題是永恆存在的,這個社會喜歡拿外遇來說對錯,我的想法是─你若沒有犯罪你就罵吧。」
這個年頭外遇變得平常,分分合合,男歡女愛。吳念真說,但在早年封閉的社會氣氛中,連情侶不被家人認同都見殉情,更何況是外遇受到的壓力,以死解脫並的案子並不罕見。
「現在的社會,你的事是你的事,不干我的事。而在民國五、六十年代的台灣,你的事就是全社會的事。」
「寫小說,在於找衝突。」鄭清文說,「我在小說裡頭要創造的是一個心裡掙扎,人在遭遇巨大困境中,如何處理,如何走出來的狀況。」
他說,當時的台灣充滿禁忌,很多題材包括政治、情色,都是不能寫的。因此他選擇寫小民的外遇,在外遇中創造當事人的龐大心裡困境。
吳念真在導演戲劇的風格,情感特別外放豐沛,而鄭清文的小說風格,卻總以節制的文字、微妙的細節來處理深刻的起伏。
知道吳念真要改編自己的小說成為舞台劇,鄭清文笑著說,改成戲劇就是另一個作品,他完全放手讓吳念真處理。「要怎麼改、要加什麼,是他的工作了。」
吳念真則說,短篇小說的篇幅短,人物角色的脈絡與背景他在編劇中要一直增加,以成為充滿戲劇張力的舞台劇形式。因此吳念真選擇將《清明時節》與鄭清文另一篇同樣也是民國五、六十年代描寫外遇的短篇小說《苦瓜》二合一改編。
《苦瓜》裡,女人控告自己的丈夫、丈夫的外遇情人,丈夫與外遇在法院裡頭表現的淡然決絕,寧願認罪也不願分離。家人、鄰里、法院都對這段外遇、妻子控告丈夫有她們的看法。最終丈夫與外遇兩人殉情,留下妻子與兩個孩子。
吳念真說,感情的事情除了當事人以外我覺得別人不需要說什麼,第三者的寂寞、妻子的痛苦、男人的渴望,每個人都有他的心境與承擔。「關於愛情,不管是婚姻或外遇,都是世間男女探索愛的過程。」
舞台劇版《清明時節》中,吳念真讓外遇的男主角自殺,但讓兩女活著,並且要她們在多年以後相遇。
他說:「因為,我希望那個結尾,是釋然。」
十年計畫 用戲劇推廣台灣文學
2010-09-09 中國時報 【李維菁、汪宜儒/台北報導】
綠光劇團推出「台灣文學劇場」系列,由吳念真打頭陣,將在十月推出改編自作家鄭清文短篇小說的舞台劇《清明時節》。未來計畫以十年時間、一年一齣戲的方式,陸續將台灣文學作家的作品改編成為舞台劇。
吳念真過去執導「人間條件」系列,以台灣人的小民生活故事成為主題,本土且貼近人性,談姐妹情、談祖孫情,同時反映社會的發展樣貌,從二○○一年首演至今,成為綠光的招牌戲。綠光又由團長羅北安發起「世界劇場」系列,演出國外劇作家的作品,讓觀眾接觸國外戲劇發展。
談及「台灣文學劇場」的十年計畫,吳念真說,台灣有很多很棒的文學作品已經漸漸被大眾遺忘,希望透過戲劇演出,讓更多台灣作家與他們的作品被認識,感受這些作家生長的經驗與感動。
吳念真說,鄭清文是自己打小時候起的文學偶像,大學念輔大會計系也是受到「鄭清文在銀行上班」的影響,「那時候想跟他一樣,白天在銀行工作晚上回家有空就寫文章。」
他說,因此一想到要將文學作品改編成戲劇,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鄭清文。他說鄭清文的小說讓他想到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總是很安靜,但是在安靜當中其實有著很多起伏。鄭清文現在七十八歲,每天仍持續寫作,作品一錄反映了台灣從日據、光復到現代等不同樣貌。
綠光劇團的《清明時節》將自十月八日起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