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935】

世界書房-德意志與穆斯林

內容
世界書房-德意志與穆斯林

    * 2010-09-12
    * 中國時報新聞速報
    * 【郭光宇】

     柏林前財政委員、德國聯邦銀行現任董事薩拉欽出版新書《德國自廢》,譴責德國寬鬆的移民政策、砲轟穆斯林移民拒絕同化,引起各界錯綜複雜的反應。

     德國也許不曾因為一本書而發生如此劇烈的震動。這本書叫做《德國自廢》(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作者就是這期《明鏡》周刊的封面人物──柏林前財政委員、德國聯邦銀行現任董事提洛.薩拉欽(Thilo Sarrazin)。

     「薩拉欽事件」

     薩拉欽先是在報紙訪談中提到所謂的「猶太基因」,建立猶太人與中東古老民族的生理關連性。隔天《德國自廢》出版,書中砲轟穆斯林移民拒絕同化,同時譴責德國太過寬鬆的移民政策,導致不少外來人口都想分一杯羹。

     該書一出,舉德譁然。其中的論點雖然有待商榷,卻挑破了德國社會不願正視的移民問題。這幾天,消息傳遍全球,作者更積極曝光,演出「薩拉欽事件」。該書初刷25000冊,馬上被搶購一空,出版社目前已經加碼10倍,印了25萬本。

     薩拉欽如果只是一位極右派,大家或許批罵一陣就過去了。但他既非右翼人士,他所隸屬的社民黨又走中間偏左路線,這樣的背景說出這樣的話,自然更讓人「信服」。儘管銀行和黨團立刻與他劃清界線,薩拉欽的「人民英雄」形象卻也為他贏得不少支持。各界錯綜複雜的反應,正突顯出這本書的確擊中要害。

     移民處境和移民政策

     一方面,積極反對者批評薩拉欽將仇外合理化,讓移民問題雪上加霜。然而另一方面,雖然未必人人同意薩拉欽的挑釁觀點,卻也不得不承認,該書將大家打馬虎眼的移民議題攤開來,讓人重新檢討政治正確下的虛偽。一場移民政策大辯論已在德國蓄勢待發。明年又是德國引進土耳其「客籍勞工」(Gastarbeiter)50周年紀念,這本書等於提前暖場。

     二戰之後,德國在短短幾年之內,從百廢待興的狀態一躍而為經濟奇蹟,開始從南歐、土耳其和北非引進大量「客勞」。其中尤以土耳其勞工最受器重,在12年(1961-1973)之間,至少來了50萬以上的土勞。今日德國的榮景,這批土勞功不可沒。

     然而語言、宗教和文化的不同,卻也讓不少第二、三代的移民,至今依然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其間雖然也出現了像阿金(Fatih Akin)這樣改變德國電影面貌的新銳導演,卻有更多的移民之後正不斷成為新的弱勢,在事事講求專精的德國社會裡,淪為失業人口。

     開放社會的封閉

     但德國畢竟不是美國那樣的文化融爐,也少了那麼一點既往不「究」的胸襟。而技術與文化的高度,又容易讓人心生傲慢。還有納粹原罪,至今依然讓無辜的新生代動輒得咎…。這些潛伏在德國思想中的種種晦暗,都因為薩拉欽和《德國自廢》一舉浮上檯面。

     一個表面開明的社會,卻也可能到處都是玻璃牆。具有猶太血統的作家畢勒(Maxim Biller)就一語道破其中的封閉:「被德國社會接受的唯一可能,就是完全同化,不再堅持自己的傳統。」問題癥結也許不在政策,而在於德國太想把移民變成想像中的德國人。

     不幸的是,一旦涉及有限社會的資源分配,大同理想立刻成為謊言,只剩下大我的自私。如何在開放和傳承之間取得微妙的均衡,這顯然不只德國的困境,同時也是我們時下面臨的問題。

TOP